第817章 曹操提前出兵了



"是的.昨日主公只安排了十九萬五千人,還有兩萬五千將士,尚沒有進行改編.主公是要改編他們嗎?"

許定道:"沒錯.讓典韋去挑選五千士兵,作為駐守皇宮的禦林軍.讓太史慈將軍,統帥剩余的兩萬兵,作為許縣禁軍."

這樣一來,許定就無後顧之憂了.

新改編的六個軍,可以全部出征,與孫曹劉大戰.

郭嘉應道:"臣遵命."

經過數日改編,軍隊建制成型.

同時.

國淵負責修建的皇宮和皇宮外面的英雄會所,也在快速的修建當中.許定著手組建六部,軍機處,也都開始運轉.

隨著時間往後推移,迎來了新的難題.

既要建國稱帝,就要有國號,年號...

這些從無到有,都要慢慢的解決.

清晨.

戲志才和郭嘉,賈詡,來許定這里開會.

"剛才禮部尚書陳琳說九月九號,是登基的吉時.眼看時間迫近,我們也該考慮下國號和年號,你們有何主意?"許定坐下問.

賈詡回道:"主公起兵于東萊,就取'萊’字作為國號如何?至于年號...."

"萊?這也太隨便了吧?"許定知道曆來的皇帝,都喜歡取跟自己有關系的國號,如漢高祖劉邦,在建國之前,做過漢中王,建國之後,便取了一個漢字.

之後數百年,晉,隋,唐等,也都是根據高祖皇帝的名號和起兵地點,而制定的國號.

然許定卻不喜歡這樣.

"文和,我們能不能想一個特別的國號?"許定打斷他的話.

"特別的國號?"

"主公已經想到了?"郭嘉問.

"我確實想了一個.就以華夏為名,附帝國二字."許定道.

"華夏帝國...."賈詡慢慢的念了聲.

雖然不明白許定為什麼要這樣取,但是聽起來很有威嚴.

"好名字."郭嘉道.

"好在哪?"戲志才小聲問.

"這...主公取的,能不好嗎?"郭嘉也低聲回了句,然後拱手道:"主公,華夏二字,一定會傳百世,千世,萬世...綿延不息."

"嗯."

許定點點頭.

華夏兩個字,就是從後世來的.說他會傳千世,萬世,一點也不誇張.

取這兩個字作為國號,亦有長久之意.

"至于年號嘛,我也想到了.就叫...公元."許定道.

這兩個字比華夏還要難以理解.

為什麼叫公元?

賈詡忍不住問:"主公,公元二字,有什麼含義嗎?"

"沒有,我隨便想的.如果你非讓我解釋,可以理解為...無私的開始.因為公之一字,本為無私.元者,始也.合起來就是無私的開始."許定隨意解釋了下.

"主公妙解.世上最難,莫過于無私.而一個國家,要做到無私,就更難了.倘若我華夏帝國能做好這兩個字,定可傳千世萬世."戲志才道.


"你們沒有意見?"

"沒有沒有...."

許定立即拍板:"好,既然你們沒有意見,那就這樣決定了.國號為華夏,年號為公元.待皇宮建成,九月初九,正式登基."

登基之事不需要許定操辦.

但也要適時給予配合.

試穿龍袍,龍冠...

祭祀禮儀等.

這些都很麻煩.

按照陳琳的說法,越麻煩,才越顯得隆重.

好吧,為了建立皇權,許定忍了.

跟著禮部一遍遍試驗.

..........

轉眼一個月後.

距離登基的時日還有十五天.

國淵提前完成了任務,祭祀台,奉天殿,全部竣工.連奉天殿外的石階,都讓工匠們打磨的閃閃發光.

從遠處看,還真有玉階的意思.

本來工部還建議,將石階換成水泥地,但是國淵堅決拒絕了,許定也沒有答應.因為奉天殿外的石階,需要十分莊嚴,水泥地很難達到那種效果.

用整塊的青岡岩石打磨出來的石階,才能作為奉天殿外的玉階.

"主公,曹操出兵了...."今日清早,郭嘉拿著一封書信,跑進府衙.

"何時出兵的?"許定接過書信.

"昨日晌午.曹操在長安發布了天子檄文,將主公列為叛賊,急招天下諸侯,齊聚兗州,討伐主公.他親自率領六萬步騎,朝函谷關,弘農進軍."

許定看完書信,皺眉道:"曹操還真會找時間啊.我登基的時辰是在十五日後,他現在出兵,是要阻止我嗎?"

"主公...."郭嘉想說些什麼.

許定朝他擺了下手:"不要試圖勸我,放棄登基.我們已經萬事俱備,就像射出去的箭,已經收不回來.如果不完成登基禮儀,會被天下人恥笑."

"主公說的對.正是如此.可能曹操也是看中了這點,才提前出兵."郭嘉道.

"所以,我們也要提前出兵了!"許定心中早有計劃,取出地圖擺在案桌上,說道:"早在一個月前,我就把趙云的尖刀和賈詡的利刃調往虎牢關外.現在曹操還在弘農境內.即令趙云,賈詡,攻取虎牢關.同時,令徐晃率領盾防,作為後援,待趙云,賈詡攻取虎牢關後,堅守待命."

"遵命."

郭嘉應下.

但他並未離去.

"主公,曹操既已經出兵,劉備和孫堅,不可能袖手旁觀.臣料劉備會向我冀幽兩州,發起攻擊.孫堅也會出兵徐州,或前來兗州助戰,我們不能不防啊."郭嘉道.

"嗯."

許定道:"孫堅有周瑜,劉備有諸葛亮,確實不能小覷.徐州乃中原之腹,經我們管理多年,已經修建了水泥路,不能便宜了孫堅.你給關羽下一道令,讓他率領河北野戰軍,前往駐守河北.從他麾下分出一營騎兵,最好是馬超的重甲騎兵.一營步兵,進駐彭城,郯縣,堅守徐州."

"是."

"等等...."許定本能的覺得,這樣布置有些草率.

"奉孝,我這樣安排,真的好嗎?"

郭嘉回道:"臣以為極好.關羽的河北野戰軍,皆為精銳.不管是駐守中原還是河北,都不會有失.而我們則可以集中軍力,先消滅曹操.之後逐步殲滅孫劉."

"不,我再改一下."許定有些不放心,說道:"把關羽的河北野戰軍,全部調往河北,包括馬超所部.然後讓徐晃的直隸野戰軍,進駐徐州.這樣我們就不用再擔心河北和中原.我相信兩個野戰軍的軍力,加上地方軍隊,足以應付劉備,孫堅."

郭嘉道:"可是這樣一來,我們手上的兵力就薄弱了.直隸野戰軍本應駐守兗州和豫州.現在被調往徐州,那這里怎麼辦?"


許定道:"一個月前,太史慈將軍,已經組建了兩萬禁軍,典韋也有五千禦林軍.我再讓黃忠從中原野戰軍中,分出一部分騎兵,進駐譙郡.孫堅豈敢攻來?"

"好吧,臣這就去傳令."郭嘉快步離去.

許定實沒有想到,這場戰爭會來的這麼快,這麼急.

好在之前把都城牽來許縣,可以就近抵禦.

如果還在東萊呆著,估計兗豫兩州丟了,都還沒到戰場.

更加慶幸事先集結了二十三萬軍,擁有足夠的力量作戰.

...........

豎日.

趙云和賈詡接到許定的命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抵達虎牢關外,猛攻虎牢關.同時關羽,徐晃率軍前往冀州和徐州.

公孫瓚親率三營白馬騎兵,進駐譙郡.

一切有條不絮,慢慢的展開.

而在這期間,許定和許縣的官員們,仍在准備稱帝之事.並沒有因為曹操的到來,便放棄稱帝.

九月九.

許定登上祭祀台,正式繼位.

宣布建國.

國號為華夏,年號為公元.

並將許縣改名為許都.

許定宣讀了三道聖旨.

第一道,免去百姓稅負.

第二道,制定新的律法,只有殺人者償命.其余罪行,根據大小,判定牢獄年限.最嚴重也不過在牢中老死.

第三道,向曹操,劉備,孫堅全面開戰,並將他們三人列為罪犯,懸賞百萬兩.

登基儀式結束.

許定一連親筆寫了十幾封國書,派人送去荊州,益州,西涼等地,希望各鎮諸侯來降.

"志才,許都之事,就交給你了.我馬上要出征,沒時間再管."書房內,許定朝戲志才道.

"陛下放心,臣定不負眾望."

"嗯."

許定將雙目掃過書房中的文武們,說道:"明日一早,中原野戰軍,隨我趕往虎牢關,我們將在司隸洛陽境內,與曹操決戰."

"遵旨..."

眾文武應道.

這是許定建國後的第一仗,也是在建國之後,第一次禦駕親征.許定早已經對麾下將領說了,此仗的成敗,將關系到天下歸屬.更關系倒了華夏帝國的未來.所以各級將領,都必須身先士卒,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大軍離開許都,開赴虎牢關.

也就在這時,許定接到消息.

孫堅出兵了!

不過孫堅並沒有攻打徐州,也沒有攻打豫州,兗州.而是讓周瑜率領所有兵馬,直奔襄陽,與劉表大戰.

這讓許定有些詫異.

在這種時候,孫堅還敢有小心思,利用曹操抵擋華夏國精銳,自己去收漁翁之利?

行軍路上.


郭嘉都快笑歪了嘴:"這一定是周公瑾的謀略.他知道孫堅地盤小,實力弱,即使相助曹操,戰敗了陛下,也不可能活到最後.所以,他干脆先打劉表,收複荊州.正好借這時間觀望一下.只可惜,他們三家聯手,都未必能勝我們.還分去打劉表.真是自尋死路."

許定也是笑道:"我還以為孫曹劉聯盟,牢不可破呢,沒想到才剛開始,就生出了間隙.這樣也好,我們快些擊敗曹操,回過頭再打孫堅."

"陛下英明."

郭嘉對戰場戰事已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曹操,孫堅,劉備,看似強大,實則互相猜忌,各行其事,難成大事.而反觀許定,剛剛建國,將士們士氣高昂,麾下二十三萬大軍,已經改制完畢,並且在兗州訓練多時.現在拉出去參戰,必定所向披靡.

"報...."

許定過的大軍還沒到虎牢關,便有士兵來報:"稟陛下,前線捷報!"

"拿來."

許定從車碾里走出來,接過士兵手上的書信.

上面清楚的寫到.趙云已于九月初九,攻克虎牢關.並且與賈詡的利刃軍,向洛陽開進.同時張遼率領盾防軍,進駐虎牢關.

"好,哈哈哈...."

許定高興的大笑.

跟在車碾旁的郭嘉,黃忠問:"陛下何事如此高興?"

"子龍已經攻克虎牢關,我大軍正向洛陽開進."許定收起捷報道.

"好啊...."

周圍的將領皆喜.

虎牢關一破,洛陽門戶洞開.

中原野戰軍便可以長驅直入,與曹操在洛陽大戰.

而這場戰斗的勝敗,亦將決定洛陽歸屬.

郭嘉拱手道:"為防事情有變,臣建議加速行軍,務必在三日之內,趕往關中,與趙云將軍會合.謹防曹操反奪虎牢."

"嗯."

戰機稍縱即逝,許定也不想錯失圍殲曹操機會.

更要提防曹操反攻虎牢,將趙云和賈詡困在關中,這樣華夏帝國的軍隊,將面臨險境.

荊州.

襄陽.

經過數日准備,周瑜率軍攻打劉表.

周瑜帶來了五萬人.

劉表有三萬.

按理說守城足夠.

然而周瑜的大名早已名揚四海,孫堅的軍隊更是驍勇無比.而他麾下就一個文聘拿得出手,軍隊缺乏訓練,實在難有信心.

蔡瑁勸道:"主公,周瑜乃天下名將,我荊州將士很難匹敵,不如降了孫堅,與曹操,劉備一起,討伐許定."

"不可不可...."謀臣蒯越道:"即使要降,也該降許定,他已經建國稱帝,手上有數十萬軍,定能戰勝孫曹劉."

"萬一敗了呢?那時我們還能轉投孫堅嗎?"蔡瑁反駁道.

"主公...."文聘站了出來:"許定實力極強,不會輕易戰敗.如果有主公加入,他如虎添翼,孫曹劉必定不能成事."

文聘早已打算投靠許定,只因害怕劉表怪罪,才遲遲沒有表明態度.

現在既然談到了降事,他便不得不諫言了.

"孫堅圖謀荊州之心已久,他不會善罷甘休.我們要麼投靠孫堅,要麼投靠許定,必須早做決定."蒯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