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加強團軍建制



"武器不如人,打起仗來,就英雄氣短.之前我們在荊州,揚州,實屬運氣好,在沒有火器的情況下,接連取勝.但是漸漸的,敵人熟悉了我們的戰斗方法,並進行針對性的進攻,我們再想取勝,就變得十分艱難了."許定道.

"陛下說的極是.之前揚州之敗和荊州之敗,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要盡快打造出和敵人一樣的武器,才有可能取勝."

郭嘉十分著急.

這關系到整個華夏帝國的前途.

關系到天下百姓.

許定在兵器坊里走了一圈.

發現了好些問題.

"我們現在還不具備制造新式武器的條件,兵器坊就開始著手制造一些零件,造出來有用嗎?"許定問.

"有用."

郭嘉回道:"我們的槍支破損後,可有送回來,換上我們自己制造的零件,同樣可以使用."

"那也不能耽擱制造槍械.雖然造出來的槍械射程近,威力不強,可是要好過戰刀,盾牌."許定走出了兵器坊,說道:"奉孝,我們不能一味的等著前線繳獲武器,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

"每一場戰斗,都存在許多的變數."

"即使我們武器比敵人好,都未必能取勝.你還敢奢求,在武器不如人的情況下,繳獲敵人的武器嗎?"

"萬一前線戰敗,我們後方沒有多余的武器,組建軍隊,豈不要素手就擒?"

.......

許定提出的問題,值得提高警惕.

一直以來,後方官員皆以為,西商帝國不是很強.即使使用戰刀,盾牌,也能取勝.因為之前的荊州之戰和揚州之戰,就說明了這一點.

因此,很多官員都沒把西商帝國當回事.

甚至...

他們還不知道有西商帝國的存在.

還在議論,出現在江東的敵人,來自哪里.

不過.

在諸葛亮,黃忠戰敗,魯肅撤離荊州後,大臣們都開始醒悟了.

西商帝國的戰斗力,確實超乎想象的強.

但是在制造武器方面,郭嘉和戲志才都是死腦筋.要麼造重鎧甲和重盾牌,要麼想方設法造新式武器,可又造不出來.

現在直接僵住了.

回到奉天殿內.

許定說道:"零件的需求量,並不是很大.派十幾個人制造即可.從現在起,我們要全力制造火槍,手榴彈.一旦前方戰事不順,就得需要大量的槍械.我們制造的這些,就能派上用場了.還有...我們得加強第一集團軍的戰斗力."

"奉孝,魯肅的軍隊到哪了?還沒撤回來?"

郭嘉回道:"五日前,軍機處接到魯肅的來信,他已經率領大軍,撤回到南陽郡內.並讓程普領一軍,在襄陽作戰,拖慢敵軍形成.讓黃蓋據守樊城.甘甯守內江.現在魯肅應該到宛城.陛下要招他回來?"

"是啊.第一集團軍,兵力太少,實力弱.必須加強."許定想了一會,說道:"把原來荊州境內的兵力,都給程普,黃蓋,甘甯,讓他們守襄陽,樊城,南陽.讓魯肅率領其余的部隊,趕回許昌,我要增強第一集團軍的實力."

"另外,讓駐守在洛陽的尖刀,盾防,調回一半的兵力.從關羽的河北野戰軍,以及河北各州地方軍,再調兩萬人赴兗,加入第一集團軍."

"你覺得如何?"

郭嘉連連擺手:"陛下,這樣可不行."

"之前組建第二集團軍,就已經抽調了河北的兵力.現在河北各州,也是拙荊見肘啊.全靠關羽鎮守.一旦減弱河北野戰軍的實力,豈不是...."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許定輕笑道:"我們現在的軍隊,已經在慢慢的改變.將冷兵器換成熱武器.一旦兵器坊制造出大量火槍,可以配備給河北野戰軍.他們還需要數萬兵力,鎮守地方嗎?我看一萬人足矣.現在關羽手上,應該有三萬五千軍吧.我調回萬余,不會影響大局."

"別忘了,還有程昱,呂布在幽州呢."

.......

郭嘉仔細想了想.

如果能把河北野戰軍,以及河北的地方軍,都換成火槍,那戰斗力會比現在強好幾倍.

兵力少些,也能守住.

"為了增強第一集團軍,在主戰場的作戰能力,適當的減弱河北守軍,也是迫不得已.奉孝就不要與我爭辯了,按照我說的執行吧."

"是."

郭嘉在心里嘟囔.

剛才還征求他的意見呢,現在強制執行了.

不過他已經從心里接受了這個決定.


豎日.

許定挑選出了風林火山特種兵,部隊的指揮員.

他是賈詡之子,賈橫.

賈橫,十九歲,身高一米九.

在所有特種兵中,他算是身材很高大的了.

不過.

選他當特種兵的指揮員,並不是因為他的身高.

而是賈橫在軍事學院畢業,成績最好.

本來把他放到第二集團軍,應該是師長一級的人物.

但是考慮到特種兵指揮員還沒人選,許定把他扣下來了.

再有.

賈橫是賈詡的長子,賈詡忠于華夏帝國,是第二集團軍的總司令,賈橫也肯定差不到哪去.

把特種兵交給他,許定很放心.

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

賈橫並沒有參加過訓練,冒然接管特種兵部隊,會被特種兵們瞧不起.因為他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才被挑選出來的.

在進行野外生存時,還差點喪命.

而現在,賈橫從天而降,成為他們的指揮員.

誰會服氣?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

許定讓賈橫也接受訓練.

而且讓特種兵隊員們,負責訓練他.

所有的訓練科目,都由他們決定.

如此...

特種兵們都非常的激動.

之前被許定訓練,折騰的死去活來,現在終于有機會,訓練別人了.而且,還是賈詡的兒子,以後他們的指揮員.

想要成為指揮員,就得接受住他們的考驗.

從這一刻起.

賈橫進入了特種兵部隊,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突擊訓練.

在此期間.

徐州保衛戰打響.

魯肅也從南陽郡趕回來了.

"陛下,魯肅先生求見."典韋在屋外道.

"讓他進來."

魯肅走進禦書房,拱手道:"臣參見陛下."

"先生不必多禮."許定問:"不知第一集團軍,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魯肅回道:"遵照陛下的旨意,已經把程普,黃蓋,甘甯,留在了南陽.他們有三萬多的兵力,可以堅守一時.臣率領一萬六千余,返回許昌."

"兵力這麼少...."許定本來還想,像第二集團軍一樣,組建十個師.現在看來,組建五個師都難.

"先生請坐."

"謝陛下."

魯肅坐下後.

許定說道:"我有意增強第一集團軍的實力,你可有好的建議?"

魯肅道:"陛下是在愁兵力太少嗎?"

"嗯."

"臣倒有數萬兵,可以給陛下,就看陛下願不願意接收."魯肅笑呵呵的道.

"數萬兵?"

許定急問:"在哪啊?"


"在南陽.之前我主公...也就是孫堅將軍歸順,從江東戰敗回來的軍隊,陸續撤往荊州,前些時日才轉移到南陽.他們的裝備很差,一直沒有作戰的任務.還有俘虜曹軍徐晃的人馬,所有加在一起,不少于三萬五千人.如果陛下肯把他們納入第一集團軍,可組建三到四個師."

許定到現在才想起來,孫堅的部隊還沒有進行整編.

俘虜徐晃的人馬,雖然不多,也是一股助力.

在這兵力短缺時,他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許定幾乎沒有多考慮,便道:"把他們都召回許昌,待我各地的兵馬到後,編入第一集團軍序列."

"是."

魯肅心中歡喜.

歸降華夏帝國的江東軍,只有他和陸遜受到了重用.

一個是第一集團軍的司令.

一股是第二集團軍的師級參謀長,在前線指揮好幾萬軍.

魯肅早就接到江東舊部的請求,想讓他在許定跟前求求情,讓江東軍舊部,也加入華夏國軍.

魯肅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今天終于說出來了.

沒想到.

許定很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請求.

或者說,同意了他的建議.

"去辦吧,越快越好."許定道.

"是."

魯肅起身離開.

徐州.

彭城.

賈詡帶著第二集團軍,趕到彭城.

准備與太史慈的部隊會合.

但是.

戰局並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好.

太史慈的三萬人馬,正遭到敵軍猛攻,被困在小孤山.

小孤山,顧名思義,那是一座很小的孤山.

周圍沒有水源.

一旦被困,就會陷入絕境.

噠噠噠...

從遠處的官道飛來一騎.

跑到賈詡面前,拱手道:"稟先生,太史慈將軍的部隊,在小孤山被圍,正遭到敵軍主力的圍攻."

"太史慈將軍的軍隊呢?都在山上?還是?"

賈詡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如果太史慈還有軍隊,怎麼會只挨打,不還擊?

如果第三縱隊重傷了,建制殘了...

第二集團軍的損失,將是空前的.

"太史慈將軍的部隊都在山上.騎兵在十五里外紮營...."斥候兵回道.

"還好還好...."

賈詡松了口氣.

他明白了.

太史慈是擔心打不過西商帝國的軍隊,造成大量傷亡.因此把步軍屯于山上,居高臨下以堅守.把騎兵都調開,一方面可以威脅敵人側翼,另一方面可避免與敵軍進行正面的沖突.

這樣做倒是減少了許多傷亡,可就是太窩囊了.

"你去傳令第三縱隊的騎兵,趕來與我會合,共同擊敵."賈詡道.

"遵命."

賈詡帶著大軍,向前推進了二十里.


在這段時間里.

他派出大量斥候,外出打探消息.

太史慈的一萬余騎兵,繞了過來.

啪啪啪...

槍聲從東面傳來.

打的異常激烈.

賈詡招來麾下的將領,商議對策.

由于事情緊急,他也沒和眾將商量,擺出地圖道:"敵人以十四個旅的兵力,圍攻小孤山,兵力要遠勝太史慈."

"加之,太史慈將軍把騎兵派往了別處,致使小孤山力量薄弱."

"我們要盡快組織一場戰役,擊退敵軍,救出太史慈將軍."

..........

說到這時,賈詡指著地圖道:"我剛才仔細看了,敵人的防禦陣地,很廣泛.而小孤山周圍,地勢又較為平坦,適合我們的騎兵馳騁."

"我決定...."

"把騎兵分為兩路,從南北夾擊.我們所有的步軍,由西往東,對敵形成壓迫式的佯攻.三方合理,擊潰敵軍."

為了節省時間,賈詡直接做出了安排.

徐晃率領第一縱隊的騎兵,前往北面.

張遼率領第二縱隊和第三縱隊的騎兵,前往南面.

所有步軍,跟隨賈詡,從西面發起猛攻.

半小時後.

所有部隊到位.

賈詡准備下令出擊.

然而...

還沒等他發令,前面就傳來消息,敵人朝東面撤了.

"撤了?"

賈詡想了想,命令道:"傳令各軍,不要貿然出擊.所有部隊,向彭城靠攏.讓太史慈將軍,也撤離小孤山.那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地勢,切不可久留."

"諾."

在賈詡的調配下,所有的部隊再原地駐守半小時.待敵人離去後,立即前往彭城.

............

彭城已經被敵軍攻占.

但是彭城的地勢不是很好,很容易被騎兵圍住.

賈詡刺來,有五萬騎兵,機動力極強.

一旦圍住彭城,敵人連撤離的機會也沒有.

因此.

得知賈詡向彭城靠攏,駐守在那里的一個旅,飛快的撤離了城池.

前往東面二十里,與大部隊會合.

彭城內.

府中.

太史慈回來後,向賈詡複命.

說實話,他很沒有面子.

見到賈詡時,始終低著頭,拱手道:"先生,末將這一仗沒有打好,望先生治罪."

"你確實沒有打好.但是能在局面不利的情形下,保住第三縱隊主力,還是有功的.就算你功過相抵吧."

賈詡沒有治罪太史慈.

他現在是用人之際,治罪了太史慈,誰來統領第三縱隊.

而且,太史慈用兵謹慎,也不是不好.

在接下來的戰斗之中,謹慎用兵,許就是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