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科研進展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年之後.

"轟隆隆!轟隆隆!嗚!嗚!"

在一個無比?31?闊的實驗場上,成千上萬台"機械怪獸"正在此起彼伏地轟鳴著!

這些"機械怪獸"的造型看上去頗為奇異,體型更是大的驚人,與之對比,站在一旁的工程師簡直就像螻蟻一般渺小.

"機械怪獸"的原型正是造物主在沙之星地底城市中留下的勘探和挖掘機器人.

這是一種具備極高自動化系統的機器人,它們能夠獨立在極深的地下世界完成挖掘工程任務.

它們是造物主的"挖礦機器人",如果配合上另外一種型號的機械,就可以在地底世界直接將礦石冶煉成多種金屬材料.

星際探索聯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高效的資源采集方式,一邊開挖著地下空間,一邊收集著建設地下城市的資源.

"您好,霍伯特指揮官."

一位工程師主管正在向負責【地心城市】建設計劃的地球危機科研團隊副指揮官霍伯特介紹著眼前的"機械怪獸".

"恩!"

霍伯特望著眼前聲勢浩大,氣勢磅礴的場景,十分滿意地點點頭.

"這些就是我們制造出的第一批地下城市建設機器人!我們給它起名字叫做【地心建設者】"工程主管頗為自豪地說,"如果有一萬台地心建設者機器人同時參與【地心城市】建設工程的話,預計每座地下城市的主體開挖工作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順利完成."

"效率竟然如此之高!!"霍伯特指揮官瞳孔一縮,不禁贊歎道.

"確實,我們在制造階段以及進行實驗檢測的時候,也很是訝異."工程師主管聲情並茂地揮舞著雙手說,"如果這些地心建設者機器人數量夠多的話,要不了幾十年,地球就會像沙之星一樣被挖空."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地球的核心可要比沙之星熱得多.地心建設者如果可以挖空地殼層的大部分,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霍伯特搖搖頭,不以為意地說.

"您說得對,要不是考慮到過高的地熱,實際上,【地心城市】還可以建的更深一些."工程師主管附和道.

"讓我來見識見識這些金屬怪獸吧!"

霍伯特一邊說著,一邊朝最近的一台【地心建設者】走去.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霍伯特指揮官在工程師主管的指引下,開始近距離地觀察和操控地心建設者機器人

不久之後,海量的【地心建設者】被接連制造了出來,並火速投入到地下城市的建設工作中.

有了地心建設者機器人的幫助,各國的【地心城市】建設效率果然得到了飛速的提升.由此,全世界人民的信心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雖然最後的結果極有可能還是杯水車薪,但是,能夠多一分生的希望,多一些進入地下城市的名額總是好的.


西藏,希夏邦馬峰南側,星際探索聯盟總部,弗蘭克副指揮官的辦公室里.

幾位星際移民團隊的研究員正在向弗蘭克做著工作彙報.

"指揮官閣下.我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利用四維空間來束縛人造黑洞的科學技術,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開始研制更大功率的黑洞動力系統.這是詳細的研究數據,請您過目."

幾位研究員正利用全息多媒體技術向弗蘭克和其他人展示相關的研究成果.

隨後,來自中國的研究員李躍卿也生動地向眾人展示了太空城的標准化單元設計方案.在他的設計方案中,整座太空城除了核心部件以及部分個性化部件以為,其他主體結構都被設計成易于拆裝,且強度很高的不同型號的標准單元.

"你們的樂高模塊設計的很是精巧!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

弗蘭克微笑著表示贊賞,這樣的設計無論是對于太空城的建設還是維修,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指揮官閣下.這是用于運送太空城標准單元的電磁彈射軌道設計方案."

接下來,另外幾位研究員也開始展示他們的設計成果.

"這是一條可以延伸至60~100公里的電磁彈射軌道.最終建成的電磁彈射軌道,其理論目標為:一分鍾完成十次發射,並且能夠滿足連續發射1000次的要求."

"在美國和中國的專家幫助下,我們極大地提高了電磁彈射軌道的能量轉換率.此外,軌道制作采用的是飛米技術制造的金屬材料,所以有效地降低了運行過程中軌道燒蝕的程度,很好地延長了導軌的使用壽命"

"不過,電磁彈射軌道的耗能確實非同一般,計算模擬得出,至少需要具備發電功率為300億瓦特的電站支持,才能正常工作.這相當于2500萬個家庭的供電量.幸好我們已經掌握了受控核聚變技術,可以利用核聚變能來發電,否則根本無法喂飽這個龐大的怪物."

"很好!"弗蘭克很是贊賞地說,"除此以外,還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指揮官閣下,確實有一個很大的難題."幾位研究員紛紛面露難色.

"哦,請直言."弗蘭克示意道.

"是這樣的,電磁彈射軌道建設方案需要消耗的經費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使站在全世界聯盟的高度來看,都會是一筆令人瞠目結舌的開銷!我擔心"

"這個問題你們不必擔憂,直管繼續修正和完善計劃.經費的問題,我會去和首腦們溝通和爭取!"

弗蘭克擺擺手,直接打斷了這幾位研究員的話.

"多謝指揮官!!"眾人欣喜地說道.

接下來,另外幾位研究員還彙報了關于太空電梯等其他研究工作的進展.

可惜的是,這些項目都遇到了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暫時都還無法脫離圖紙階段,更不要提開展實驗驗證了

(不管在哪里看到這本書,都請花費一些時間幫忙投一下免費票,多謝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