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主動投誠

會談還在繼續.

蓋亞特聯盟和古德聯盟的元首兩人相對而坐,面面相覷,同時露出為難之色.

古德聯盟元首:"確實,您說得對,如果古代文明的組織當真具備如此超絕的實力.他們橫掃整個星域也只是時間的早晚."

蓋亞特聯盟元首:"嗯,這可能是必然的結局吧."

古德聯盟元首:"那麼,我們蓋亞特聯盟和古德聯盟應該如何應對!?"

蓋亞特聯盟元首:"如何應對?我認為,既然結局無法改變,我們就不要多做無謂抵抗了."

古德聯盟元首:"哦,您的意思,蓋亞特聯盟將會向破曉組織主動投誠?"

蓋亞特聯盟元首:"蓋亞特聯盟,包括你們古德聯盟與希望聯邦,阿蘭特聯邦和西特斯聯邦不同,我們的聯盟並非掌控在皇室或者權貴階層手中,政體的更迭並不會過多的損傷掌權者的既得利益......"

古德聯盟元首:"確實,根據我們收集掌握的曆史資料描述,古代文明是一個擁有獨特的價值觀和道德風尚的世界,那是一個將神聖的權益毫無保留地交給人民,鼓勵平等和美德的時代......"

蓋亞特聯盟元首:"而且,那是一個科技文明,還有人文素養和價值理念都極度崇高的時代,這不正是我們向往和追求的世界嗎!"

說到這里,兩位元首原本的顧慮和為難已經散去大半.

古德聯盟元首:"這個分崩離析的世界本就是一個整體,所以,重返古代文明的懷抱,對蓋亞特和古德聯盟來說應當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蓋亞特聯盟元首:"但是,對希望聯邦,阿蘭特聯邦和西特斯聯邦的那些滿腦子都是財富,權利和奢侈品的權貴階層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古德聯盟元首:"此外,有一點我們還需要倍加謹慎,如今我們對這個忽然橫空出世的【破曉】組織還不夠了解,如果它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或者根本只是一群打著古代文明幌子的人在搞事,我們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應對准備."

蓋亞特聯盟元首:"您的擔憂不無道理.而且,我們必須保證現有的政治體系能夠得到完美順利的過渡......"

古德聯盟元首:"很快,希望聯邦的結局,以及接下來阿蘭特聯邦和西特斯聯邦的的反應會給我們答案的."

蓋亞特聯盟元首:"同時,我們都要再派出更多的情報人員,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情況!"

古德聯盟元首:"謹慎是不變的真理!"

......

穿過希望恒星系的外圍,繼續飛行31光年,"破曉號"太空母艦終于抵達了這個孤零零的恒星系統.

正是紅矮星失落之地!


她的質量不到恒星希望的8%,亮度輻射更是不到十萬分之一,在眾人的眼中,確實是小得可憐.

原晧宸還記得上一次見到她的情景,那時候他還是納蘭宇,還沒有恢複記憶.

"這紅矮星系內只有一顆小型的岩質行星和另外一顆矮行星."原晧宸一邊站在舷窗前遠眺,一邊說著,"如果沒有橋連各星系的空間隧道,得到其他恒星系統的支持,確實很難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但是,這里的地理位置卻無比的重要,值得我們大力投入資源."

"失落之地,終于要恢複曾有的繁華了!!"

俞亮目光閃爍著,站在原晧宸的身旁,感慨地回憶著過往的經曆.在宇宙大災變之前,正是他當年一手主導建造了這一個串聯各大恒星系統的重要太空要塞.

俞亮仿佛再次看到了無數的宇宙飛船在這里穿梭整頓,然後再通過隧道前往其他更遠的恒星系統.

......

"破曉號"太空母艦很快就在紅矮星的周邊安頓了下來,她的配套艦隊也開始有序地忙碌著.

開發一個全新的恒星系統算是一項極為繁瑣和浩大的工程,但是,人類文明早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即使面對一個貧瘠的紅矮星系,也會擁有適宜的改造和發展方案.

其中最浩大的一個工程便是建造一個包圍環繞整顆紅矮星的封閉能量圈(類似戴森球,用來包裹恒星開采恒星能的人造天體).

這一封閉的能量圈不僅僅可以完全收集紅矮星逸散出來的光能,還可以為利用紅矮星內部的資源提供技術平台,從而解決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的能量需求問題.

在建造計劃中,該封閉能量圈的直徑將近30萬千米,要比太陽系的木星還長一倍,能夠完整地將整個紅矮星全部包藏起來.

整個封閉能量圈一共由1500多億個能量發生器構建而成,每一個能量發生器能夠控制和形成一個覆蓋力場,並精密相連,最終形成完整的球體外殼.

人類文明的科學家早就有過相關的構想:完全包圍恒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以滿足失落之地太空要塞對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要求.

因為,每一顆恒星本身蘊藏的能源都是有限的,更何況是一顆黯淡的紅矮星.而且,恒星的絕大部分能量,都在肆意向外輻射的過程中被浪費掉了(例如,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到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1/10^9).所以,一個能夠完全且深度利用恒星能量的封閉能量圈,對每一個宇宙文明來說,都是尤為重要的.

當然,建造這樣的封閉能量圈不僅僅是工程浩大,在技術上要求也很繁瑣.

例如:這樣一個封閉殼體模型,如果沒有考慮到將恒星包含在內的,其自身的重力交互作用,將有可能發生偏離運動,從而導致殼體和恒星直接碰撞,發生災難性的結果(與戴森球不同,失落之地要建造的封閉能量圈直徑很小,幾乎要緊貼著恒星的表面).

而且,整個封閉能量圈還必須充分考慮到小行星,流星的意外襲擊.幸而,恒星失落之地只是一顆黯淡的紅矮星,它幾乎沒有特別劇烈的恒星活動,如弓形激波等,否則,封閉能量圈也會受到巨大的挑戰.

當然,包圍紅矮星並非獲取能量的唯一途徑,在失落之地太空隧道和要塞重建的過程中,原晧宸等人還可以選擇制造中型黑洞電池能量源,以及重元素衰變等不同方式來確保後續的生產活動.

(不管在哪里看到這本書,都請大家花費一些時間幫忙投一下免費票,十分感謝各位書友一直以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