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夜色組織

在原晧宸辦公室旁邊的一間小型會議室里,俞亮,特斯拉,羅凱等十幾位新世界的主要官員們正圍坐在一起,商談著未知宇宙文明天外來信之事.

"究竟是新世界里的什麼人或組織向銀河系的方向發出了通訊請求?"俞亮很清楚,這個問題,就是他接下來要完成的首要任務.

"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必須設法弄清他們究竟向銀河系發出了什麼訊息.事實上,我比較擔心的是該未知宇宙文明是否有能力破解截獲訊息中的內容."原晧宸繼續向所有人強調,"雖然新世界發出的訊號被加密了,但是,如果該未知宇宙文明持續有意識地捕獲從新世界發出的訊號.他們最終成功破解訊息的可能性也將逐漸上升."

"嗨,如此說來,我真是越發地擔憂了."科學部長,IEA總指揮官羅凱不無擔憂地說道,"如果訊息被破解,那麼該未知宇宙文明一定可以從中獲取大量關于新世界的訊息,"

"夠糟糕的!!"

"那可真是不妙!!"其他眾人也是一臉憂慮,面帶愁容.

"所以啊,俞將軍,這可都得靠您了!"羅凱對著俞亮說.

"恩,我們軍方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只要他們還在新世界,我們就一定會把他們挖出來."

俞亮也很清楚,如果可以找到那些在210年前向銀河系方向發出通訊訊號的人,就一定有辦法了解到被未知宇宙文明截獲的訊息中所包含的內容.如此,新世界在應對此次突發事件的過程中,也會多出一分主動性.

"特斯拉,你們的部門也要盡力配合俞亮的搜查工作."原晧宸轉而向一直保持沉默的特斯拉叮囑道.

僅從性格上來說,小特斯拉和他的先輩(陳汐的丈夫特斯拉)實在是相似,不太愛說話,每次開會都坐在角落,是個靦腆的技術功專家.

"啊,好的,我們的工作人員會隨同軍方一齊行動."特斯拉連忙應達道.

"那麼,你有什麼建議嗎?"原晧宸繼續問他.

"嗯......"特斯拉沉思了片刻,然後繼續說,"我已經分析過新世界近幾個世紀的科技應用和實際設備水准,如果是210年前的通訊設備,經過我的分析,是絕對無法達到20倍光速的,五倍光速已經是當年設備的上限了."

"那麼,這些發送訊息的人使用的應該是新世界創建初始,即空間隧道崩塌之前的通訊設備."

大家都很清楚,宇宙大災變和綿延數千年的戰爭將新世界的科技傳承摧殘成了什麼樣子.

"如果是這樣,這些發送訊息的人的身份也變得撲朔迷離了."原晧宸推斷,"要麼他們就是從沉睡中蘇醒的新世界創始時代的人,不然就是當代人意外發現並使用了從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通訊設備."

"從沉睡中蘇醒的新世界創始時代的人......."俞亮顯然對此說法表示十分意外,"難道,還有人像我們一樣沉睡在類似孤島星基地的地方?"

稍作沉思,俞亮又繼續說:"確實有這種可能性,我們在調查的時候也會慎重留意著一個方向."


"好,辛苦了."原晧宸隨即又將目光停留在羅凱的身上,"關于未知宇宙文明的情況,我以為,意外收到並發回訊息的應該只是該外星文明的一個星際艦隊,或者是該文明位于某個星域的觀察站,類似銀河系暗能文明設置的觀察站.因為,如果僅僅與新世界相距3500光年,那麼,以他們的科技實力,應當很早就發現了新世界的所在."

隨著科技水准的不斷攀升,3500光年的距離實在不算過于遙遠,也難以掩藏住過多的秘密.

"您的意思是,該未知宇宙文明的老巢要比3500光年的距離遙遠得多."羅凱反問道.

"不錯!"原晧宸篤定地回答,"但是,按照計算(與人類文明相似,最高星際航速大約是最高通訊速度的50%.),對方的艦隊依舊將于35光年後抵達新世界."

"35年後就要見分曉了嗎?"聞言,眾人一下就緊張了起來,對于尋求解決之道的新世界,35年實在不算是過于充分的一段時間.

"于是,關于未知宇宙文明的問題將再次回到了原點.我們需要獲得更多的情報,才能夠作出更加精准地判斷時局."原晧宸望著羅凱說,"這一部分工作,你們也要加緊了!"

"明白."

......

自從發現未知宇宙文明發來的訊息之後,常余便被要求一直逗留在新世界聯邦政府的首都.

參與各種討論會議,協同開展各項研究工作,這便是常余每天的工作.

常余發現,除了自己,還有很多傑出的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心理學等各個學科的專家也陸續抵達了首都.

而這些所有專家,最後都加入了一個代號為【夜色】,專門針對未知宇宙文明研究工作的特別機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常余和奧利奧台長.

緊張的工作有序地開展著,正當常余繼續利用超級計算機篩選從新世界各地天文機構送來的觀測資料的時候.一條簡訊通知發給了常余的.發送者是科學部下轄的【夜色】組織,內容則是:"三小時後,准時抵達第三號會議大廳,召開全體成員會議!"

常余預感,這將會是一次人重要的會議.距離會議召開還有一段時間,他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一些事情.

直到現在為止,除了那三條信息之外,新世界方面並沒有掌握和這個未知宇宙文明的底細.

常余一直在思考的是:這些科技水平遠在新世界人類文明之上的未知宇宙文明,他們究竟為什麼要到新世界來?

(不管在哪里看到這本書,都請大家花費一些時間幫忙投一下免費票,十分感謝各位書友一直以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