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放開那個螞蚱,讓我來------

劉鵬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家公子是如何做到這未卜先知的!

幸好他剛剛安排伙計們,將酒樓的里里外外徹底清潔了一遍.

而且三樓廚房里清理蝗蟲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如果真如自家公子所說,陛下是帶領群臣來品嘗油炸蝗蟲的話,還得讓廚房的廚子們加快點進度才行.

可是眼下陛下已經到了門口,自己作為酒樓掌櫃的不出去迎接那是不行的.

"四季酒樓掌櫃的出來聽賞……"

外面響起了一陣洪亮的聲音,劉鵬現在只能硬著頭皮剛了.

"草民四季酒樓掌櫃劉鵬,參見陛下…"

劉鵬走出四季酒樓門口,立即跪拜在地.

正所謂禮多人不怪,多行重禮不會有錯的.

"起來吧,你便是這四季酒樓掌櫃,你們酒樓這次抗擊蝗災功不可沒,朕特意賜下筆墨,這塊牌匾就掛在大堂的正中吧,以後有朕的筆墨在,無人再敢來四季酒樓惹事生非."

李二陛下坐在儀仗上,威儀萬千,俯視劉鵬開口說道.

"草民謝陛下隆恩------"

劉鵬再次恭敬的施禮道謝道.然後激動的從內侍手中接過了李二陛下親賜的牌匾.

"朕的文武百官們聽聞四季酒樓的油炸蝗蟲非常味美,不知道劉掌櫃可否讓朕的愛卿們品嘗一番這美妙的滋味?"

"陛下,里面請,今日新到的蝗蟲,馬上就下鍋,很快就能讓陛下和百官們品嘗到."

劉鵬話音剛落,便有一股濃郁的香味從酒樓彌漫而出.

讓文武百官們都不由自主的使勁抽了抽鼻子.

"好,眾位愛卿便隨朕,去品嘗一番這上天賜予的美味."

李二陛下開懷大笑,心情無比的愉悅.

待眾位大臣坐畢,跑堂的伙計也飛快的將第一盤熱乎乎,香噴噴的油炸蝗蟲,端到了李二陛下面前.

大廳里的香味更加的濃郁了起來.

劉鵬仔細的將李二陛下親賜的牌匾懸掛在大堂的居中位置,天下第一酒樓,六個大字熠熠生輝,好不壯觀.

李二陛下起身看著面前的一盤油炸蝗蟲,抄起面前的竹筷,夾住一只.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厲聲痛斥道."你禍害莊稼吃百姓的糧食,讓朕的百姓們受苦,朕今天就為朕的子民報仇雪恨,朕要吃掉你------"

說完李二陛下將手中的蝗蟲放進了口中,咬牙切齒的咀嚼起來,表情極其猙獰,宛如在食敵人之肉一般------

"陛下聖明,我等當與陛下共進退,與這蝗蟲勢不兩立-----"

文物百官,紛紛齊聲高聲附和道.

"好,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來與朕一起將這禍害狠狠的咀嚼干淨."

李二陛下聞言,笑得更加燦爛了起來.

此時每張桌子上都已被跑堂的伙計,送上了油炸蝗蟲.


"謹遵陛下聖諭,臣等遵旨."

于是文武百官們紛紛抄起手中的竹筷,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

對著盤中的蝗蟲,狠狠的施展起來夾抄大法,頃刻間滿大堂都是咬牙切齒,狠狠咀嚼的聲音,委實驚人心魄,動人心魂------

最終不出十幾個回合,文物百官們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已摧枯拉朽般的攻勢取得了全面性的勝利.

盤子里的螞蚱腿都沒有逃出大臣們銳利的眼睛------被消滅的干干淨淨.

"放開那個螞蚱,讓我來------"

程咬金眼看自己這桌之上盤中只剩下一只蝗蟲,而尉遲將軍已經抄起手中的竹筷對准其要害,一路厮殺而去.

說時遲,那時快.

就在尉遲將軍手中的大殺器,即將觸碰到最後一只蝗蟲的身體的時候,意外出現了.

為了保護這最後一只毫無抵抗之力的蝗蟲,成功逃脫尉遲將軍的魔掌.

程咬金閃電般的伸手蒲扇般大的手掌,在尉遲將軍即將大勝而歸的瞬間,來了個釜底抽薪,將盤子給抽了出來-----

"哈哈---哈哈---小寶貝不要害怕,俺老程會好好保護你的."說完程咬金在眾人目瞪口呆的眼神中,一口將最後一只蝗蟲麻溜利索的放進了口中.

隨即一臉享受的表情,真真氣的尉遲將軍是火冒三丈啊.

如果不是看在十幾年的交情上,尉遲將軍這心中的熊熊烈火絕對會像小宇宙一般的爆發開來------

一場世紀大戰也肯定在所難免------

"老程啊,你不仗義啊------"

尉遲將軍不悅的拉著大黑臉開口討伐道.

"老黑啊,都是為了抗災,俺也是為了你的身體好,你看看你再吃下去都長成啥樣子了?以後萬一上戰場打架,你都胖成這樣,怎麼和人家打?"

程咬金老神在在的好言相勸道,一副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神情和模樣,竟然讓尉遲敬德,生不起半點的火氣來了,不得不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李二陛下紅光滿面的帶領意猶未盡的文武百官離開了四季酒樓,此時長安城的百姓都已經聞風而動了.

當老百姓知道當今天子也來四季酒樓大嚼蝗蟲後,對捕殺蝗蟲的信心更加的炙熱了起來.

尤其是四季酒樓還給出了令人非常心動的價格,這可是比眼下糧食的價格還要高上幾分的高價.

李二陛下親臨四季酒樓大嚼蝗蟲,而且為四季酒樓賜下牌匾的消息,風一般的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的大街小巷,市井坊里.

人們在歌頌李二陛下偉大的抗擊蝗災的精神的同時,也激發了自己對蝗蟲的痛恨之情,從而主動的加入到討伐蝗蟲大軍的隊伍之中去.

一個讓李二陛下和文武百官喜聞樂見的局面誕生了------

一個彰顯大唐百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局面誕生了.

田野里,池塘邊,山溝旁------

大人們,孩子們,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紛紛拿起手中的武器,加入到抗擊蝗災的一線隊伍中去.

"放開那個螞蚱,讓我來---"的聲音,在各個地方不斷的此起彼伏,不斷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