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章當今陛下乃是天命所望

林然的話差點把李二陛下感動的當場痛哭流涕.

原來自己竟然這麼好,被眼前的少年郎稱之為好男人,讓李二陛下那小小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長這麼大,李二陛下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贊美之詞.

李二現在越發覺得口中的紅薯,更加的松軟甜蜜了,那味道勝過宮中所有的蜜餞.

"少年郎,不知道你剛剛口中其他值得你尊重的人還有誰?"

李二陛下內心掀起了無限的八卦之火,很想一探究竟這少年郎內心深處的秘密.

"老李啊,這還用說嗎?第一當然是生我養我的父母大人.第二肯定是教導我指引我走向正確道路的老師.這第三嗎?說出來,老李你可能不信?"

林然眨巴著眼睛仰望著天空,開口說道.

"哦,少年郎何處此言?"

李二陛下見林然一臉鄭重的樣子,詫異的開口詢問道.

"哎,這個人本公子一直從未謀面,可是他卻像一座山一樣聳立在本公子的心中,一直是那麼令人敬畏,令人高不可攀.正是因為有了他的付出和努力,大唐才有了如今的安定和祥和,雖然說如今國力尚顯薄弱,災害不斷,可是本公子相信這些表面的困難根本阻擋不了他那顆一統天下的決心和恒心------大唐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大唐的子民也一定會生活的比現在幸福和安甯-----"

林然仰視著天空,徐徐的開口說道,那神情那模樣,完全不像是一副只有八九歲模樣的少年郎應有的模樣.

"你------你說的可是父------可是當今陛下?"

李承乾驚訝的站了起來,激動的大聲開口說道.剛剛林然的話讓他佩服的是五體投地加六體,他從未想過一個從未見過父皇的少年郎竟然能如此的理解自己的父皇,一瞬間李承乾有一種想要一頭撞死的沖動的,因為在林然說話的時候,李二陛下不止一次的將眼光看向了他.

那意思很明顯,太子呀太子,你還不如一個陌生人了解父皇啊------

"小李啊,不要激動.雖然你也姓李和本公子最值得敬重的人一個姓氏,可是莫要起歪心思,妄想攀上黃家親戚.天下李姓何其之多,陛下如果認親的話,那天下豈不是大亂.你還年輕,就算是到了長安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來考取功名,說不定將來,你也能出將入相,侍奉在陛下左右."

林然一臉鄭重的交代道.

李承乾心中一萬句那個啥呼嘯而過,這他喵的也太神奇了,自己乃是當今陛下的太子,還有陛下兩個人,卻在這小山村里聽一個山野小子講天下和治國的道理.

"哈哈---哈哈---少年郎,既然你如此敬重當今天子,能否說說你心中的理由?"

李二陛下內心愈發的美滋滋了起來,被人暗中稱贊終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而且這個暗中稱贊自己的還是一個有著無與倫比的才華的少年郎,如今更是種出了畝產萬斤的土豆,還有這好吃的不能再好吃,美味的不能再美味的紅薯.

"當今天子乃是天命所望,民心所向,這還有什麼可說的?還有什麼可質疑的?十六歲時他的密友劉文靜被捕入獄,他只身前去探視,而且制定了起兵計劃將劉文靜從獄中救出.試問天下人有人能做到?大唐建立後當今天子官拜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武德元年薛舉父子進犯關中,又是秦王李世民率領部下將其擊潰.武德二年秦王大破劉武周,而且收服了尉遲將軍和尋相等良將美玉.同年七月秦王生擒竇建德,迫降王世充.這些不世之功,試問天下有幾人能做到?"

林然激情高昂的講解.


老李和小李眯縫著眼睛仔細的聽.

漸漸的老李和小李的眼睛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老李自己都沒有發現,原來自己做過這麼多驚天動地,熱血沸騰的好事.

小李滿眼都是星星,他現在對林然的崇拜之情,猶如那長江之水連綿不絕,也似那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說的好,村長說的太好了."

一旁的老劉和老徐紛紛拍著巴掌,大聲喝彩道.

"兩位老鄉,不知道為何喝彩?"

李二陛下難得抓住這一次微服私訪的機會,正好借機聽聽百姓們的心聲和願望.

這比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的奏折強上千萬倍.

"老李啊,你傻啊?為啥好?你不知道嗎?"

老劉一開口就差點把李二陛下和太子李承乾給雷倒.

李承乾不知道如果老劉知道他口中的老李就是當今天子會是什麼表情.

但是他知道現在他自己算是被今天的所見所聞給刺激到了.

原來宮外面有這麼多好玩的人,好玩的事情,自己整日呆在皇宮里都快郁悶死了.

"老劉啊,剛剛本公子怎麼交代你來著?這麼快又忘記了?"

林然聞言,略顯不悅的開口說道.

"村長,俺不是故意,就是這老李問的問題太弱智,太氣人了------"

"老劉啊,不可無禮,來者皆是客,好好回答老李的問題."

"村長,俺知道了.俺好好回答老李的問題."

老劉摸摸頭憨笑著開口回答道.

"老李啊,俺和老徐可都是從前隋過來的啊.前隋啊,簡直就是荒誕至極啊,老百姓們過的是啥日子啊?民不聊生啊,俺和老徐能活下來都是命大之人,林家村那些年死了多少人啊,俺劉根他娘就是活活餓死的,臨死的時候還要給俺劉根奶水吃------想想這些滿眼都是淚啊------狗日的前隋,苛捐雜稅多的數不勝數.老百姓養個什麼生靈都要變著花樣收稅,這是把人往絕路上逼啊---好在高祖推翻了隋恭帝,才讓老百姓的日子逐漸安定了下來.如今的天子更是把老百姓放在心窩里,均田制的實施,實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而且減免了許多前朝的苛捐雜稅---鄉親們的干勁才越來越大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