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冊封大典

"父親,母親.你們這又是怎麼了?"

"都盯住勝男看個不停---"

笑笑一溜煙跑了過來.

"大姐,恭喜大姐,喜得大姐夫---"

笑笑的話,讓林府都笑成一團.

讓勝男臉頰緋紅.

她知道定時父親和魏府,將自己的婚事說好了,而且公布于眾了.

"大姐,不僅僅是喜得大姐夫,還喜得一座大豪宅呢."

笑笑再次眨巴著眼睛補充道.

昨晚大姐讓自己在全家人面前,臉紅的抬不起頭來.

今天終于風水輪流轉了.

笑笑可算是逮住機會,好好的讓大姐臉紅了一把.

"大豪宅?"

勝男不解的開口詢問道.

原本勝男,已經做好了去魏府住那簡陋房屋的打算.

如今聽聞笑笑所言,不由的驚訝了起來.

"勝男啊,是陛下賞賜與你和魏奕的大豪宅,就在咱家隔壁街上."

"改日母親要親自去,謝謝陛下和皇後娘娘對勝男的賞賜."

"這份禮物實在是太重了."

翠竹開心的握住勝男的手說道.

今日林然再一次親自下廚,為勝男的喜事,專門給全家人做了一頓手擀面.

滿屋子都是吸溜吸溜的吃面聲.

特別是程處雪,程大小姐,一人獨吃三大碗,還嫌不夠.

真是讓林府一家佩服的五體投地啊.

第二日一大早,裴行儉便上路了.

目標直指禮部貢院.

因為在這里,他們甲榜前十人,將一同進殿參加殿試.

以決定今年科舉,狀元郎的最終人選.

裴行儉到達的時候,已經有五六位同科的考生在等待了.

大家互相報上名諱.

畢竟他們才是這屆科舉的最佳精英.

以後同朝為官的概率很大.

同一屆的考生,自然會多許多親切感.

宛如後世的校友一般.

當裴行儉報上自己的名諱以後.

幾個人將他團團圍住.

"裴兄才高八斗,智慧過人,竟然能獨占榜首,實在是我等楷模啊."

"本屆狀元郎非裴兄莫屬."

"殿試過後,我等一起邀請裴兄,去那平康坊,快活一番如何?"

一位文質彬彬的年輕後生開口說道.

"是啊,是啊---"

"裴兄好面生啊,莫非不是住在平康坊附近?"

"那平康坊的姑娘,可是對裴兄這個甲榜榜首念念不忘呢."

幾位甲榜考生,紛紛出言附和道.

裴行儉被他們說的臉頰微紅.

"各位兄台說笑了,裴某已經心有所屬,不會留戀與平康坊之地的."

"唉,可惜,真是可惜啊---"

"裴兄,殊不知才子配佳人,那佳人只在平康坊啊."

幾人聽了裴行儉的話,得知榜首之人,竟然不是與他們志同道合之輩,不免為他歎息一番.

很快,其他幾人陸續到來.

甲榜前十,被分別安排坐上馬車,直奔太極宮而去了.

在太極宮門前下車.

禮部侍郎,再一次為他們講了進殿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這些禮儀是必須要交代清楚,若是殿前失儀,自己這領路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大家都聽明白了嗎?"

十人聞言,紛紛點頭附和.

"學生明白了."

禮部侍郎點點頭,帶領十人往太極宮走去.

來到顯德殿門口.

十人停下來腳步.

現實不允許他們不停下腳步!

因為禁衛軍要例行檢查了.

雖然明知他們是手無寸鐵的書生,可是該有的檢查還是要履行的.

萬一那個身上藏有凶器,那事情可就麻煩大了.

"好了,可以進去了."

禁衛軍檢查過後,開口說道.

"陛下,金科殿試的甲榜十人,在宮外候著呢."

顯德殿門口,響起了內侍通報的聲音.

"宣他們進殿."

李二陛下和顏悅色的開口說道.

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他心情極好的時候.

因為又有新的人才,可以供朝廷使用了.

這些新鮮血液,是維系大唐活力的根本和源泉.

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在心里,為自己當年的決定感到高興.

當年自己和還是少年郎的林然,一拍即合.

辦學院,重教育,全國掀起學習熱潮.

如今大唐各地的官員,有一大半是學院前幾屆的學生.

就連如今的朝堂之上,也有將近五分之一的新任官員,是學院培養出來的.

"學生參見陛下!"

一行十人在裴行儉的帶領下,緩步走進顯德殿.

然後叩拜施禮.

這十人的位置也是極其有講究的.

裴行儉作為甲榜榜首,自然是要走在第一位的.

身後則依次類推下去,最後一位,便是金科甲榜位列第十之人了.

"都起來吧,讓朕好好看看,我大唐的金科殿試才子."

李二陛下非常高興的開口說道.

裴行儉等人聞言立即起身.

"你便是金科會試榜首裴行儉?"

李二陛下抬頭看到一張,極其清秀的臉.

白皙的面孔,讓許多女子也會汗顏.

"陛下,學生正是裴行儉."

裴行儉再次俯身施禮,正所謂禮多人不怪,在這大殿之上,自己就使勁的施禮,終究不會有錯的.

"朕看了你的考卷以後,非常高興."

"你的策論回答的非常完美."

"為此朕讓人調查了你的身世."

"對你父親的遭遇,你怎麼看?"

"大膽直言,朕想聽聽你的真心話."

李二陛下這一招,讓顯德殿一片寂靜啊!

群臣瞬間便猜測到裴行儉的身份,更是對他父親是誰確認無疑.

裴行儉也沒有想到,陛下會在顯德殿問這個問題.

他准備了千萬個問題,來應對殿試的詢問.

唯獨沒有准備這個問題的答案.

就連一向風輕云淡的林然,也不由的在心里,為裴行儉捏了一把汗!

裴行儉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因為涉嫌謀反的罪名被斬首的.

就連大哥也一同被誅殺了.

那個時候自己還沒有出生,也就是自己都未曾見過父親一面.

想到這里,他多年的悲傷湧上心頭.

看來今天這關是過不去了,沒想到陛下會如此在意自己的身世.

畢竟那都是前朝的老黃曆了.

裴行儉原本以為,就此掀篇而過了.

沒想到今日陛下,舊事重提!

罷了,罷了!

自己終究還是要辜負笑笑郡主了.

若是陛下責罪下來,自己也就認命了,誰讓自己出身不好呢!

自己又沒有選擇父親的權力.

畢竟這條命都是父親賜予的.

生而為人,怎麼也不能恨自己的父親!

想到這里裴行儉抬起頭來,開口回答道.

"陛下,學生雖然未曾見過自己的父親."

"但是學生的生命是父親賜予的,父親的對與錯學生無法定論,父親做的事情,學生也無法阻止和勸慰."

"但是,學生知道他是自己的父親.不管他做了多大的錯事,他永遠都是學生父親."

"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即便他從未曾看過學生一眼,從未曾抱過學生一次."

"學生也永遠謹記自己是他的兒子……"

"若是陛下因此懲罰學生,學生無怨無悔,能為父親受罰,也是作為兒女應盡的責任!"

顯德殿里回蕩著,裴行儉慷鏘有力的聲音.

所有文武百官們都面面相覷.

他們被這甲榜榜首的回答給震驚了.

再看李二陛下一臉沉重的表情!

他們知道,這小子要完!

你他娘的還不知道,裴仁基干的那些事嗎?

你這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啊!

可惜了,這樣一個有文采的人.

剛剛說的一番話,也是聲情並茂,非常有道理.

可是,道理也要講對地方啊!

你在陛下面前,講這些,不是讓陛下發火嗎?

身為帝王之君,他們最恨的就是謀反者!

崔氏就是最好的證明和答案.

當初程咬金和尉遲敬德,在崔氏府邸搜出兵器玄甲.

整個崔氏,都被陛下一怒之下給滅族了.

林然微笑著注視著裴行儉,對于他的回答,林然感到非常滿意,也很高興他能這樣回答.

若是裴行儉當場和父親劃清界限,林然就要慎重考慮下,這個少年郎的人品了.

林然看向了沉默中的李二陛下,若是陛下責怪下來.

他肯定是要力保裴行儉的.

這樣的品格,這樣的不忘先祖之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他的父親,即便有錯,那也是在前朝犯的過錯.

與本朝毫無瓜葛.

"好,很好,非常好!"

誰也沒有想到,李二陛下連贊三個好字!

而且一個比一個慷鏘有力.

"朕沒有看錯人,當初讀你的策論,朕便知你是一個具有家國情懷之人."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咪\咪\閱讀\app\.mimiread.\】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今日一問,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令尊之過,不是你之所過."

"你竟然願意為父扛起責任,而不拋棄他是你父親的事實.而且從小他就未曾盡過父親的責任,你依然如此維護與他."

"實在是讓朕感動和敬佩."

"宣朕旨意,上酒菜."

"給金科狀元裴行儉賜坐……"

李二陛下一句話,就決定了金科狀元郎的歸屬.

不但林然頗感驚訝,群臣也是一陣目瞪口呆.

裴行儉則是在一陣震驚之後,立即跪倒在地.

"學生多謝陛下聖恩."

"快快請起,你這狀元郎,實至名歸."

"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男子,才是朕,真正需要的狀元郎."

"若是你當堂痛責親生父親,今天這狀元郎,則要與你無緣了."

裴行儉身後的九人,很是委屈啊.

原本他們以為裴行儉的回答,必定會觸怒龍顏,不曾想恰恰來了個劇情大反轉.

陛下不僅沒有發怒,反而直接就將狀元郎賜予了他.

再加上他本就是甲榜榜首,九人也只能破滅了心中,僅有的一絲希望.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喜得狀元郎."

顯德殿一片恭賀之聲.

百官們對李二陛下這一手,也是深表敬佩.

酒菜很快送了上來.

"讓那九位考生也一起入座吧."

說好聽點是酒席,不過是幾片點心,幾樣水果,幾個小菜,加上一壺美酒而已.

不過這不是吃的酒宴,吃的是一份榮耀啊.

每屆的科舉考生,成千上萬名.

最終能走進金鑾殿,享受到這種福利待遇的,不過十人而已.

所有人還是很珍惜這樣的機會的.

既能趁此機會在陛下面前展露下自己的才華,而且還能在文武百官們面前,混個臉熟,這樣的好事,終生也僅有一次啊.

"去將狀元郎的服飾取來,朕看這時辰也差不多了,讓狀元郎他們去巡游去吧,長安城的百姓們,肯定已經在翹首以盼了."

內侍領命,急匆匆而去.

內務府早就將一切備好了.

如今這狀元郎的服飾,可不像當年林然高中狀元時那樣,所有一切都靠現做了.

林然那次也是沒辦法,誰能想到一個小屁孩,高中狀元郎呢.

所以翻遍整個內務府,都沒有他合適的服飾,不得不單獨為其量身定做.

如今在林然的建議下,狀元郎的服飾可是按著幾個號碼來制作的.

即便是你身高七尺,亦或者是肥胖滾圓.

都能找到合適的服飾,給你套上.

裴行儉,一看便是那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標准的不能再標准的正常人的身材.

這樣的服飾還是最好匹配的.

外面已經准備好了十匹駿馬,狀元郎的馬背上和脖子上都掛滿了大紅花.

裴行儉穿好狀元服,整個人都顯得意氣風發.

他翻身上馬,身後九人也緊緊跟隨.

這些駿馬,那可不是一般的駿馬.

後面的九匹馬,可是知道前面那匹披紅帶花,才是老大.

它們只能跟在它的屁股後面行走.

不敢往前逾越半步.

狀元郎騎著高頭大馬,昂首挺胸的離開了太極宮.

街道上的百姓,果然是已經人山人海.

"哇,今年的狀元郎好帥啊---"

"哇,今年的狀元郎真是俊啊---"

人群一片驚歎之聲.

有大膽的女子.

已經開始偷偷運送那秋天菠菜了.

一時間,裴行儉是頭暈眼花,目接不暇.

不過他一點也不慌,因為他已經心有所屬.

待巡游結束,自己便要去林府求親了.

林府里面,程處雪一溜煙跑進了府里.

"笑笑姐,裴公子身穿狀元服,去巡游去了."

被孫氏聽到後,一陣痛罵.

"處雪說過多少次了,不能喊笑笑姐姐,你倆差著輩分呢."

"姨娘,處雪才不管呢,笑笑比處雪大,就該是姐姐."

"晉陽公主不是也和笑笑差著輩分嗎?以前不也是姐妹相稱."

程處雪大大咧咧的回答道.

讓孫氏無可奈何的搖搖頭.

"這麼說裴公子真是高中狀元了."

武曌快步走出了房間.

"那可不,俺可是看得真真的,騎著那高頭大馬出去的."

"一幫小姑娘,在街上嗷嗷直叫呢,也不嫌害臊."

"笑笑姐,要不咱趕緊去吧,萬一被別人搶走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那唐三藏不就是被妖怪搶走了好幾次嗎?"

"處雪覺得這裴公子,比那唐三藏還要俊俏幾分呢---"

程處雪的話,讓一院子的林府眾人都大笑起來.

"哼,淨胡說八道,裴公子才不是那樣的人呢."

"他可是說好了,今日來林府提親的."

笑笑丟給程處雪一個大大的白眼,一跺腳回自己房間去了.

"笑笑姐,可是那裴公子不認識路怎麼辦?"

"處雪去跟他當那指路明燈去---"

"若是有人敢勾搭裴公子,就讓她們嘗嘗俺程處雪的厲害."

程處雪扭頭就往府外走去,惹得笑笑臉上露出幾分笑意.

沒想到這知道吃飽就睡的程處雪,也有機智的時候.

裴行儉這狀元郎,騎著高頭大馬,圍繞著長安城整整走了一圈.

然後,依照舊制就該原路返回,太極宮了.

因為中午,才是有真正的酒宴.

要不然,他們一出宮巡游,文武百官們,就該原地解散,打道回府了.

裴行儉一路腦子里,都是昨晚對笑笑郡主的承諾.

可是他蒙圈了,因為不知道林府在何處啊.

都怪自己,竟然不打探清楚,林府在那條街道上.

就在他左右為難,要不要出口詢問百姓們的時候.

一個姑娘跳躍著給他揮舞雙手.

裴行儉定睛望去.

這不就是昨晚上,撕掉一只雞腿而去的程處雪,程姑娘嗎.

程處雪見裴行儉看向了自己.

做個指路的手勢,便往前走去.

裴行儉心頭大定.

自己的指路明燈來了.

于是他便跟隨程處雪一路前行.


直到一直走過太極宮的岔道口.

眾人才發現不對,這狀元郎,怎麼沒有原路返回啊.

不但百姓們感覺到不對勁,後面的九位仁兄也是不知所措.

程處雪一路跑進了林府大院.

"來了,他來了,他騎著高頭大馬來了------"

程處雪的話,把林府一家都從屋里炸了出來.

武曌的腳步尤其快捷迅速.

自己可是還沒有見過,女兒的心上人呢.

今天可得要好好把把關.

只有笑笑羞紅了臉頰,躲在自己房間里不敢出來.

裴行儉在門口翻身下馬.

舉目望去,林府兩個大金字,熠熠生輝.

沒錯,就是這里了.

裴行儉深呼吸幾口.

平複一下自己激動和緊張的心情.

畢竟親自登門提親,對裴行儉來說,可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會.

圍觀的百姓們和裴行儉身後的九人,見狀元郎舉步往林府而去.

所有人都驚呆了.

沒想到更讓人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

裴行儉進入林府大門,便磕頭跪拜.

"林府眾位大人在上,晚輩裴行儉今日高中狀元,特意來提親來了."

一時之間,百姓們是全部都嚇壞了.

自盤古開天以來,還未曾見過這樣的提親方式.

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而那些一路跟隨而來的姑娘們,則全部一起掉進了傷心太平洋里面.

久久不能上岸.

孫氏帶領府內的五朵金花和兒媳晉陽公主,一起來到了府門前.

身後則是一大群笑的呲牙咧嘴的孩子們.

眾人一起看到了眉清目秀,面色白皙的裴行儉,果然是一表人才.

怪不得,能讓笑笑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母親,您看這事---相公如今不在府中."

長樂的話,提醒了孫氏.

"登兒,快點跑去顯德殿叫你父親回府,這事離了你父親,咱們誰也做不了主."

林登答應一聲,一溜煙往太極宮跑去.

"狀元郎,快快起來."

"隨老身,進府先喝杯茶水."

孫氏開心的開口說道.

"老夫人,今日林府不答應晚輩和笑笑郡主的婚事,晚輩就一直在這里跪著,絕不起來."

裴行儉一臉鄭重的開口說道.

笑笑在房間里,聽到裴行儉的話,羞紅了臉頰,抿嘴直笑.

林府外面看熱鬧的,終于知道了女主是誰了.

原來竟然是笑笑郡主.

那些未婚的男子們恨得是咬牙切齒啊.

笑笑郡主那可是,花容月貌,有那閉月羞花之姿.

在茶館但凡聽過說書人講過的,誰不知道,就連那什麼西施和貂蟬,看到笑笑郡主都要退避三舍,自愧不如.

如今這小子竟然打的是笑笑郡主的主意,那簡直是太欺負人了.

這小子考慮過我們長安城未婚青年的感受沒有?

不就是個狀元郎嗎?

狀元郎很了不起嗎?

不過仔細想一想,還真挺了不起的.

畢竟一年也只有一個而已,這還是如今在改革後的情況下.

以前可是每逢三年才出一個,連公主都有可能被賜婚給狀元郎.

林登可是有自由出入皇宮的護身符的.

林府的所有小公子和小郡主們,如今都享受到這一極其有規格的榮耀.

別看林登如今只有五歲多一點.

那小腿蹬噠起來,也是一路火花帶閃電.

一溜煙便到了顯德殿的門口.

顯德殿的守衛,一看是林登就樂了.

"小公子,跑來作甚,王爺今日怕是要午宴以後才回府呢."

"叔叔,林登有急事要告訴父親大人.俺家門口跪下一個狀元郎,他要來俺家提親呢."

林登的話,讓整個顯德殿都清晰可聞.

李二陛下當場就站起來了.

這叫什麼事啊,自己的狀元郎,跑去林府磕頭下跪,求親去了.

"讓林登進來說話."

李二陛下話音一落,林登便跑了進來.

"父親,父親.大事不好了,狀元郎在咱家門口跪倒了."

"奶奶讓父親,快快回家做主呢,那狀元郎是來提親的."

林登跑到父親身邊,拉住父親的衣袖一臉著急的模樣.

"叔父,大哥,您也跟著回家吧,登兒一個人估計打不過那狀元郎------"

顯德殿立即驚掉一地眼球.

文武百官們是面面相覷啊.

昨日禦史大夫魏奕,剛剛確定與那勝男郡主的喜事.

而且陛下還送了豪宅.

今日狀元郎,又去哪林府磕頭跪拜求親.

這好事都跑林府去了.

就連這林登小公子也語出驚人,竟然已經做好了戰斗准備,而且還知道拉叔父和大哥去幫手.

這麼小就是一個人精啊.

"陛下,臣先和厚厚以及平安回府一趟."

林然恭敬的施禮說道.

"好."

"若是那狀元郎中意勝男郡主,就讓他死了這條心吧.朕的豪宅已經送出,豈能言而無信."

"陛下放心,臣,知道該如何處置."

林然牽著林登的手,厚厚和平安在身後跟隨.

四人直奔林府而去.

此時林府周圍,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百姓們,健步往林府趕來!

人們無不為狀元郎的勇敢和大膽,甚至有點不要臉,而交口稱贊!

百姓們看到天下王和長安王,以及平安大將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回府而來.

知道好戲即將上演了!

誰不知道,天下王是最疼愛笑笑郡主的.

你一個新科狀元郎,也敢來林府提親!

知不知道,這些年,被林府轟出來的媒婆,沒有八百也有一千了.

簡直是不知所謂!

百姓們非常整齊劃一的為林然等人,讓開了一條狂闊的道路.

眾人已經准備好,看天下王痛打狀元郎的好戲了.

所有人眼睛都不舍得眨巴一下,生怕錯過了最精彩的環節.

可是人們都失望了.

他們並沒有看到天下王,痛打狀元郎的場面.

那些咬牙切齒的小青年,更是失望的厲害.

拳頭都握緊了,不得不松開而來.

因為天下王親手將狀元郎扶了起來.

不僅僅如此,臉上還帶著很溫和的微笑.

雙眼更是散發著,老丈人看小女婿的光芒.

那光芒,簡直就是燦爛無比,比那陽光還要耀眼幾分.

完蛋了,笑笑郡主,十有八九,要被這狀元郎給拐跑.

這狀元郎簡直是走了狗屎運了.

不但功成名就,而且還要抱得美人歸.

真是太讓人嫉妒羨慕,加上一個大寫的恨了.

不過天下王一開口,人群全部都震驚了.

一個個震驚的無以複加,鴨鴨不知所措.

"狀元郎,你真的考慮好了要入贅林府?"

王爺的聲音不大,但是穿透力卻非常之強.

因為整個林府外面,此時此刻,都是一種無聲無息的狀態.

人們在等待狀元郎的回答.

原來王爺疼愛笑笑郡主是有道理的,難怪會趕出來成千的媒婆.

因為他們要為笑笑郡主找一位上門女婿.

這郡主招上門女婿,狀元郎會答應嗎?

人們都在等待著狀元郎的答案.

很多小青年的拳頭又握緊了,只要這小子不答應.

他們就立即跪在王爺面前,懇請入贅林府做上門女婿.

這可真是一世的榮華富貴啊,這輩子都他娘的不用奮斗了.

每日端茶倒水,加捶肩按背伺候著,都無怨無悔.

哪怕是每日洗腳加倒洗腳水,也麻溜的答應下來.

可是,他們失望了,大大的失望了.

因為狀元郎沒有給他們,哪怕是一絲絲機會.

剛剛被王爺扶起來的狀元郎,再次麻溜的跪倒在地.

"岳父大人在上,小婿,願意入贅林府,此生無怨無悔,若違背此誓言,天打五雷轟."

好家伙,林府外面的老百姓,全部驚訝的睜大了眼睛.

一個個在溫暖的春風里瑟瑟發抖,驚掉一地的眼球.

這狀元郎不愧是狀元郎啊,果然是膽識過人,勇敢無比.

入贅還入贅的如此理直氣壯的,而且還要山盟海誓一番.

"好,既然狀元郎執意如此,本王就替笑笑郡主做主答應了."

林然再次微笑著將裴行儉扶了起來.

"走,去府內喝杯茶水,本王給你介紹一下林府的家人."

天下王的話,一錘定音.

府外的百姓們,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一個個見好事已成,紛紛快步離開了.

這可是,驚天動地的大新聞.

務必要抓緊分享傳播出去.

看熱鬧的百姓們快步離開.

跟隨裴行儉巡游的九位同窗可就尷尬了.

他們只能在林府外面,等候狀元郎的出來.

好在,他們並沒有等待太久.

林然將林府眾人,為裴行儉簡單介紹一番之後.

考慮到府外還有金科的九位甲榜考生,而且中午顯德殿還有酒宴.

便帶著裴行儉一行,直奔太極宮而去.

笑笑直到裴行儉離開以後,才眉開眼笑的走出了房間.

一頭撲進母親的懷里,流下了激動而幸福的眼淚.

"笑笑,真有福氣,母親看這裴公子,以後絕對會非常心疼笑笑的."

武曌拍打著笑笑的後背,真心的為女兒感到高興.

"陛下,臣有喜事要報."

林然帶領裴行儉等人,回到顯德殿以後,立即開口啟奏道.

文武百官們心里苦啊,可是他們不能說.

你這天下王也太過分了啊,昨日剛剛報過喜事,今日又有喜事要報.

讓我們這些個沒有喜事的同僚們,怎麼活啊?

"是不是剛剛狀元郎的事情,有眉目了?"

李二陛下聞言微笑著開口說道.

看來狀元郎中意的不是勝男郡主,那這事情就好辦多了.

"陛下聖明,狀元郎願意入贅林府,做笑笑的贅婿,臣已經答應下來了."

"呲---"

顯德殿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就連李二陛下也震驚了.

狀元郎竟然要入贅林府.

我的天哪,這可是本朝的狀元郎啊.

竟然成了林府的贅婿.

實在是太讓人意想不到了.

不過想想林府已經早就有了一位狀元郎,如今兩位王爺,兩位公主,還出來兩位王妃,一位大將軍.

自己把自己最寶貝的兩位公主,都嫁進林府了.

狀元郎願意入贅林府,也就不足為怪了.

"好,實在是大喜事."

"今日朕當與眾位愛卿,一起恭喜天下王."

李二陛下龍顏大悅,開心的開口說道.

群臣也是一片恭喜之聲.

"上酒菜,今日算是雙喜臨門."

"朕,喜得狀元郎,天下王喜得贅婿."

"把美酒,多搬上幾壇子出來."

內侍領命而去.

很快,美酒佳肴便依次被宮女們端了上來.

顯德殿里,一片歌舞升平.

酒至酣處,李二陛下靈機一動,突然開口對著狀元郎詢問道.

"你是如何與笑笑郡主所結識的?"

裴行儉抬頭看看自己的准岳父大人,見林然點點頭.

于是便將如何開始讀,郡主寫的大唐遠征軍的故事.

第一日,腦袋撞到了南牆之上,尤不知回頭.

第二日,還是沉迷在故事之中,與女扮男裝的郡主撞個滿懷.

當日為了給郡主賠禮道歉,前往茶館喝茶,于是聽到說書人講到那段,郡主一個多月沒有吃到一口肉,父親為自己烤了一根羊腿的時候.’

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的他,便去四季酒樓購買了兩根烤羊腿,送與笑笑郡主的事情,逐一說了出來.

李二陛下和文武百官們,才算是知道了事情背後的故事,心里也就全部都釋然了.

郎有才,女有貌.

碰撞在一起,產生愛情的小火花,屬實是再正常不過了.

"哈哈,哈哈---狀元郎也是善有善報啊."

"朕,算是知道為何你的策論考題,如此優秀了."

"原來你是熟讀了笑笑郡主所寫的故事,如此也算是一段佳話."

"來,眾位愛卿,一起舉起酒杯,為這段佳話,釀造的良緣干一杯."

在李二陛下的帶動下,群臣紛紛舉杯祝賀.

顯德殿里,一片喜氣洋洋之色.

此時的林府,同樣也是舉杯,為笑笑找到好的歸屬慶祝.

勝男中午回府以後,才知道此事.

雖然昨晚上,她便知道裴公子回來林府提親.

但是沒想到會是,這樣一種方式.

回府聽聞經過以後,勝男整個人都被驚呆了.

這裴公子的勇敢和大膽程度,真是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

不過勝男真心為笑笑,找到一位這樣愛自己的夫婿而高興.

顯德殿的酒宴散去以後,李二陛下急匆匆的往立政殿走去.

將今日所發生的事情,給觀音婢一說.

笑的長孫皇後是前仰後合.

"二郎,這真是有趣啊."

"狀元郎去林府入贅,而且還跪倒在大門口."

"臣妾還是第一次聽聞呢."

"別說是你,朕也是第一次聽聞這樣的事情."

"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如今勝男和笑笑都有了歸屬,朕就看看這小子著不著急,平安和平順的婚事."

聽了李二陛下的話,觀音婢也來精神了.

"是啊,咱們的平安和平順早就到了大婚的年紀."

"這駙馬不著急,長樂這個做母親的也不著急嗎?"

"不行,臣妾得好好為平安和平順挑選挑選."

"這可是咱們的親外孫,平安如今是大將軍,平順也是學院年輕有為的老師."

"什麼樣的千金小姐,咱們娶不到啊."

聽了觀音婢的話,李二陛下深以為然.

"好,這事就交給觀音婢去撮合吧."

"一定要給他們找心地善良的姑娘,太子妃可是個前車之鑒啊."

說起太子妃,長孫皇後不由的就想起太子來.

"二郎,最近承乾那邊可安穩了許多?"

李二陛下聞言臉色立即鐵青.

"莫要提他了,朕也不想再提他了,枉費朕和觀音婢多年的心血培養啊."

"過幾日,便讓他去那海島上吧."

"朕希望他能夠好之為之,幡然悔悟."

"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李二陛下的話,讓長孫皇後瞬間悲傷起來.

畢竟承乾是自己的第一位孩子,而且還是嫡長子.

實在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對果果下手.

若是他換做對任何一個人下手,他們都會原諒他的.

唯獨果果不行.

因為果果受的委屈太多了,而且剛剛為了照顧她的身體,而失去了一個孩子.

可是,要讓自己的嫡長子,從此遠離自己的身邊,長孫皇後心里不難受才怪.

"觀音婢,不要再為承乾難過了."

"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而且,他這不是一般的小錯誤."

"是非常嚴重的錯誤,甚至可以影響到國之根本了."

"父皇走的時候,拉住朕的手,不停的叮囑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善待林府,善待駙馬."

"唯有如此,方可保我大唐無憂."

"無AAA的事實證明,父皇的眼光是正確的,朕的眼光也是正確的."

長孫皇後聽聞李二陛下的話,深深的點點頭.

"二郎說的這些道理,臣妾都懂,可是臣妾就是心里不痛快."

"觀音婢,你以為朕的心里痛快嗎?"

"朕,廢除承乾,比任何人心里都難過."

"承乾不到五歲的時候,朕便在秦王府請來孔穎達,為其教導儒家學術."

"八歲,朕便立承乾為太子."


"而今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承乾這太子當的久了,怕是連心態也變了."

"這次駙馬將青雀和稚奴他們帶回來,讓他感覺到了壓力."

"這些朕都清楚的很,他是擔心自己太子不保,所以才會讓太子妃去毒害果果的."

"更讓人痛心的是,如今他和駙馬形同陌路,就是因為當初駙馬,去南大陸幫助青雀五年多的時間."

"而後又幫助稚奴打下來北大陸."

"最後更是為了給稚奴和果果複仇,遠征五年之久."

"他們十多年未在一起,承乾對駙馬的師生感情變了,朋友感情也變了,已經開始變得讓朕心寒了."

"朕,真的懷念二十多年前的日子啊!"

"那時候朕第一次帶承乾去林家村,駙馬竟然直呼朕為老李,承乾為小李."

"而且倆人還真的成為了好朋友!最後承乾還成了駙馬的學生,他給朕保證,一定要跟著駙馬好好學習……"

"如今他們都長大了,很多事情也都變了."

"歲月啊!改變的不僅僅是容顏漸老,而且還會改變人心……"

李二陛下長歎一聲,立政殿里一片沉寂.

長孫皇後更是深深的低下了頭.

良久,長孫皇後才抬起頭了.

"一切就按照二郎的意思去辦吧,承乾去的地方,離大唐也不是很遠."

"臣妾若是想他的時候,做船就可以過去了."

"觀音婢,那實在是一片寶地,朕與恪兒溝通過了,哪里如今已近接近,甚至達到了大唐許多地方的生活水平."

"承乾不是去哪里受苦的."

"不管他做了什麼錯事,畢竟,他是咱們的嫡長子."

"朕,也不忍心他在外面吃苦受罪."

"觀音婢,隨朕一起去看看承乾,將我們的決定告訴他吧."

長孫皇後聞言,點點頭.

兩人離開立政殿,直奔東宮而去.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後."

還在禁足期間的李承乾,見父皇和母後前來,立即恭敬的施禮參拜道.

他內心竊喜,以為父皇和母後,是來為其解除禁足令而來了.

可是,母後接下來的話,讓他心里頓時拔涼拔涼的.

"承乾,以後不再父皇和母後身邊,要學會照顧好自己."

"母後,想你的時候,回去看你的."

"父皇,母後.兒臣不能離開你們啊."

"兒臣,打小就跟隨父皇和母後左右,從來未曾離開過."

"父皇,母後.兒臣真的不知道太子妃要謀害果果啊,就再給兒臣一次機會吧."

李承乾,知道這是要廢太子的節奏.

立即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苦苦哀求道.

李二陛下見承乾還死鴨子嘴硬.

不由的非常來氣.

"真要讓父皇撕破臉皮不成?"

"你也不想想,此事父皇是如何得知的?"

"家丑不可外揚,更何況是你這東宮太子做下的丑事."

"外人知道是太子妃做的也就罷了,那是父皇不想讓皇家顏面盡失."

"不想讓你被世人唾罵---"

"你自己做下的錯事,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父皇若不是念及你是父皇和母後的嫡長子,你以為你還能好端端的,站在父皇和母後面前."

李承乾聞言滿頭大汗,他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原來父皇和母後,早就洞悉一切了.

早就知道是自己一手策劃的了.

看來自己這個太子之位是必須挪挪屁股了.

自己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了,在這個位置上的時間太長了.

已經麻木了,沒有新鮮感了.

可是,如今讓他退位,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舍不得.

"父皇,母後.兒臣真的知道錯了,兒臣一定會痛改前非的,一定會的---"

"去哪海島上反省去吧,那是一片富庶的海島,父皇已經詢問過恪兒了,如今的海島處處是瓜果飄香,一片繁榮景象."

"父皇和母後,不忍心把你送到那偏遠荒蕪之地."

"三日後,秘密出發,承乾啊,一切好之為之---"

李二陛下說完,就拉起觀音婢的手,一起離開了東宮.

李承乾卻是癱倒在地,久久未曾起來.

痛苦,悔恨,落寞和不安,種種心緒在李承乾的心里交織和糾纏著.

自己渴望的皇位沒有登上不說,反而要被發配到遠方.

秘密出行啊,父皇這是要讓他,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長安.

既然是秘密出行,肯定隨從也是極少的.

最多就是一輛馬車,帶上自己的一雙兒女而已.

三日後,天還未亮.

一輛馬車便停在了東宮門口.

前來送行的只有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長孫無忌也被李二陛下傳喚過來.

青雀,雉奴,長樂和兕子.

全部都沒有來.

因為李二陛下根本就沒打算讓他們相送.

這四個孩子一來相送,難免悲悲戚戚的,觀音婢看到後,會心里頭更加悲傷和難受.

李承乾知道自己走到這一步,如今說什麼都晚了.

"父皇,母後.兒臣給您磕頭了,兒臣走好,父皇和母後一定要保重龍體和鳳體啊."

李承乾跪倒在地,雙眼灌滿了淚水,滴答滴答的滑落在地面的石板上.

"上車吧,讓你舅舅送你一程,到達哪里後,立即讓李淳風返回長安城."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咪\咪\閱讀\app\.mimiread.\】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朕對他另有安排."

"承乾,上車吧,再晚了就會被人發現了."

長孫無忌將李承乾扶起來,兩個孩子已經睡在了馬車上.

他倆如今還不知道,要跟隨父王離開皇宮,離開長安城了.

馬車一路駛出長安城外.

百騎司的暗探早就在城外等候了.

為了不讓林府知道此事.

李二陛下連禁衛軍都沒有驚動.

"承乾,不要再執迷不悟了.若是沒有此事,你登基皇位是遲早的事情."

"你說你這孩子,動什麼心思不好,干嘛要去謀害果果?"

"孩子,你這都是自找的啊,舅舅也幫不了你---"

"去到海島,好好管理哪里,不可再消沉下去."

"有一片富庶的封地,也是極好的結果了."

長孫無忌拉住承乾的手,不停的叮囑道.

"舅舅,承乾知道錯了,承乾走了------"

八名百騎司的暗探,護送李承乾的馬車,一路直奔大唐東海岸而去.

哪里早已經按照陛下的旨意,備好了寶船.

顯德殿里,李二陛下一番話,讓除了那晚上目睹此事的十幾位重臣外,其他人等紛紛目瞪口呆.

"太子李承乾,身患隱疾,已經不足以再擔任太子之位."

"朕,已經讓他去外地求醫問藥去了."

聽了李二陛下的話,顯德殿里是鴉雀無聲啊.

能混進顯德殿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他們無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用腳趾頭想一想,也知道這是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否則的話,即便是太子身患隱疾,也可以在皇宮里醫治啊.

何必要一個身患隱疾的太子,去外出尋藥呢?

大家全部都抱著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的心態.

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就對了.

何必再去糾結前因和後果呢.

"陛下,太子乃國之根本,既然太子已經身患重疾,不能再擔任太子一職."

"臣,懇請陛下另立太子."

宰相房玄齡第一個站了出來.

當然這一切都是和李二陛下協商好的.

有了宰相這位群臣之首的帶頭作用.

群臣們也一起跟著,高聲附和起來.

"臣,懇請陛下另立太子."

因為大家都知道啊,這太子李承乾,肯定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而且還是不可公開的錯誤.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再另立太子了.

可惜了李承乾,已經做了二十余年的太子了.

竟然在最關鍵的時候給掉鏈子了.

讓一些特別看好和支持李承乾的群臣們,心里面也是失落落的.

"既然,眾位愛卿執意讓朕另立太子."

"那朕為了大唐的根基,也只好另立太子了."

"玄齡,不知愛卿對太子的人選有何建議?"

李二陛下微笑著注視著宰相房玄齡,開口詢問道.

都是早已經安排好的劇本和套路.

宰相房玄齡當然,得按照劇本安排的來回答,李二陛下的問題.

"陛下,臣以為,若是按照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傳統."

"應當立開國王李泰為太子."

"可是,臣感覺開國王是一位不喜歡朝政的皇子,他的志向在于學習和科研一道."

"所以,臣以為,太子的人選非晉王殿下莫屬."

李二陛下此時打斷了宰相房玄齡的回答.

"哦,玄齡說說為何立晉王的理由?"

文武百官們也是很好奇啊,是啊,你得說說為何立晉王殿下啊.

畢竟立開國王才是實至名歸啊.

宰相房玄齡深呼吸一口,接著開口回答道.

"陛下,晉王殿下仁厚,而且軍功卓越."

"說起仁厚,在北大陸第一次狙擊來犯敵軍的時候,便可見一斑."

"晉王親自上陣,與將士們一起浴血殺敵,那一戰真是極其慘烈啊,後來我們也都聽回來的戰士們說起過此戰."

"若不是晉王一直在將士們身邊,與將士們同患難共進退,後果還真難預料,因為敵軍可是我們五倍以上的兵力."

"最終晉王率領唐軍成功狙擊了來犯敵軍,可是我軍五千將士傷亡大半以上,陣亡更是高達兩千余人."

"晉王殿下為陣亡的將士們,立下了高大的墓碑,他和晉王妃在墓碑前跪拜的一幕,至今仍然被百姓們傳頌稱道."

宰相房玄齡的話,讓李二陛下頻頻點頭,文武百官們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要說起軍功,晉王殿下在諸位皇子之中,無人能出其左右."

"整個北大陸都是晉王殿下攻打下來的."

"而且成功狙擊來犯敵軍兩次,保住了我大唐大片江山和土地,可謂是戰功赫赫啊."

"不過這還不是完全讓臣,執意支持晉王殿下的理由."

聽到這里李二陛下,再次打斷了宰相房玄齡的話.

"玄齡莫非還有其它的理由不成?"

聽到李二陛下的話,宰相房玄齡繼續開口回答道.

"陛下,一國儲君固然重要,可是太子妃也是非常重要的."

"若是論起淑德賢惠,晉王妃之賢惠淑德,所有王妃里面,無人能出其左右."

"呲------"

顯德殿里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宰相房玄齡的話,讓大家都意識到剛剛忽略的一個問題.

那就是晉王一旦登基,晉王妃就是皇後了啊.

這林府現在就是一個不可招惹的存在,以後那還了得.

可是,群臣無人出言反對啊.

因為宰相說的話,句句都是實情.

若不是晉王妃的悉心照顧,皇後娘娘不可能康複的.

連太醫院的太醫都束手無策,讓陛下准備最壞的打算了.

更要命的是,為此晉王妃痛失一位孩子啊.

孝心可嘉,屬實令人贊歎啊.

這樣的王妃做了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

可謂是大唐之幸事,百姓之福啊.

"好."

"玄齡所言,甚合朕心啊."

"眾位愛卿,可有什麼異議?"

李二陛下,一腳將皮球踢給了文武百官們.

眾人那是面面相覷啊,有何異議?

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還能有何異議?

您老人家剛剛不是已經挑明了嗎?

甚合朕心啊.

"陛下,臣等,皆無異議."

"當立晉王殿下為太子,晉王妃為太子妃."

顯德殿里文武百官們,齊齊俯身施禮說道!

形勢比人強.

最重要的是一開始,李二陛下就是執意要另立太子的.

而且宰相房玄齡所言,非常非常的有道理.

李泰在百官們眼里,確實是個不喜歡關心朝政的皇子.

要不然,當初也不會請求陛下,讓天下王去南大陸輔佐自己.

而且這一輔佐就是五年之久!

反觀晉王殿下,雖然年幼幾歲,卻是有頭腦有主見.

自己一人和王妃,去北大陸管理整片大陸.

帶領將士和百姓們,在北大陸建立起一座座新城.

而且兩次擊退來犯敵軍,每次都是親自上場指揮作戰.

很有當年陛下的風范!

更重要的一點,宰相房玄齡說的非常好,而且也非常到位!

那就是晉王妃,乃是賢德淑惠的典范!

有這樣的王妃以後主持後宮,實在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李二陛下看著滿朝文武百官們,異口同聲的表示支持雉奴立為太子.

龍顏大悅的開口說道.

"既然眾位愛卿,都支持晉王當立太子,晉王妃當立太子妃."

"朕,便依照眾位愛卿的提議行事."

"宣朕旨意,冊封晉王李治為東宮太子,晉王妃林果為太子妃."

"即日起入住東宮------"

"明日早間,朕和皇後,親自為太子和太子妃,主持冊封大典."

隨著李二陛下的一聲旨意,一切塵埃落定.

林然目睹這一切,也是感慨萬千.

不曾想,自己改變了故事的路線.

依然沒有改變承乾被廢除太子的結局.

李治終究還是被冊封為太子.

果果也一躍成為了太子妃.

自己這個當哥哥的,肩膀上,突然覺得壓力山大啊.

消息傳到了晉王的行宮,雉奴和果果都是感覺既驚喜又意外.

林林和陽陽則是歡喜的蹦跶了起來.

"哦哦哦,父王和母後,要做太子和太子妃了---"

兩個小家伙,使勁的拍打著手掌,歡呼不已.

"雉奴,這事情,父皇和母後,事先跟你溝通過嗎?"

果果不解的開口詢問道.

"沒有啊,所以雉奴才覺得奇怪,而且讓咱們立即入主東宮,那大哥豈不是無處可去了."

"既然是父皇的旨意,咱們派人過去東宮,打探一下便知道了."

"若是大哥還在,咱們如論如何也不能將大哥,趕出東宮的."

果果溫柔的開口說道.

雉奴聞言點點頭,立即安排宮女前去查看.

不過一刻鍾時間,宮女便匆匆來報.

"晉王殿下,東宮已經空無一人了,連宮女和內侍.也都被陛下和皇後娘娘.遣散到別的宮殿去了."

"太子殿下,更是不知所蹤了."

雉奴和果果聞言,面面相覷.

"雉奴,既然這樣,咱們就先搬過去吧,明日父皇和母後,還要為咱們舉行冊封大典呢."

"晉王宮的宮女和內侍,果果覺得都挺好的,就帶她們一起過去吧."

一干宮女和內侍聞言,都內心非常歡喜.

以後她們就是東宮的宮女和內侍了,身份自然又高了幾分.

福利待遇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跟著晉王和晉王妃混,果然是可以混到肉吃的.

于是,雉奴一聲令下.

晉王宮的宮女和太監們,便開始著手收拾了.

也沒有什麼要搬走的東西.

無非是果果大婚時那幾百床被子,是真正的大物件.

還有那一箱箱的金餅子,也將內侍們累個半死.

皇宮的禁衛軍一看,抓緊時間過來幫忙啊.

這晉王妃的親弟弟,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

禁軍大統領一職,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說了晉王在軍中的口碑,一直是威望很高的.

兩次與將士們肩並肩的浴血奮戰,不是每一位皇子,都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在陣亡將士們墓碑前,下跪哭泣的一幕.

被所有將士們,廣為流傳.

這一折騰,終于在午膳前收拾完畢.

剛剛還沒坐下來喘口氣.

內侍總管便來傳喚雉奴和果果了.

"晉王殿下,晉王妃.咱家這是最後一次這樣稱呼您二位了."

"陛下和皇後娘娘,傳您帶兩位王子過去立政殿用午膳."

雉奴和果果帶領林林和陽陽,王立政殿走去.

青雀和林雪已經在立政殿等候了.

"雉奴,來坐到父皇的身邊來."

"果果,來母後這里."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分別微笑著開口說道.

這是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蘇氏,未曾享受過的待遇.

同時被父皇和母後,熱情相邀.

兩人對雉奴和果果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

宮女將酒杯斟滿.

李二陛下舉起酒杯.


"青雀,雉奴.父皇希望你們兄弟之間,不要有什麼隔閡."

"若是有了隔閡,咱們一家人關起門來協商,切不可做出像你們大哥那樣下作的事情."

李二陛下鄭重的開口交代道.

"父皇,母後.您盡管放心吧.青雀無心朝政,一心與老師一起建立設計院."

"青雀的願望,就是讓父皇和母後,在有生之年能遍覽大唐的所有土地."

"讓父皇和母後,不在為此感到遺憾."

聽了青雀的話,李二陛下很是開心.

"青雀,父皇知道按照立長不立幼的祖制,應該是立你為太子的."

"所以,父皇早早就征求過你得意見.既然你無心朝政,這太子之位父皇便給了雉奴."

"以後,無論什麼時候,雉奴要善待你二哥.青雀要協助你三弟."

"今日父皇和母後,將你們一起召集過來,就是說說家常話."

"父皇今日做主,既然雉奴以後要登基大典的."

"以後的南大陸和北大陸,這兩塊最肥沃的土地就留給晨晨和尚尚."

"待他倆成人以後,就去往哪里吧,讓他們的子孫世世代代世襲哪里."

聽了父皇的話,雉奴趕緊施禮說道.

"父皇,兒臣一定會按照父皇的旨意去做的."

"多謝父皇,為晨晨和尚尚著想."

青雀和林雪,一起施禮說道.

兩個人也非常歡喜啊.

南大陸和北大陸,委實是兩塊最肥沃,最富饒的土地.

父皇此舉,無疑給了晨晨和尚尚,一世的榮華富貴,而且可以世世代代世襲下去.

這讓青雀和林雪激動不已.

就連已經懂事的晨晨和尚尚,都趕緊跟著施禮說道.

"多謝皇爺爺賞賜,孫兒,一定會將皇爺爺的土地管理好的."

兩個孩子乖巧而懂事的回答,讓立政殿里立即充滿了愉快的笑聲.

林然和林厚以及平安回到林府以後.

將陛下廢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另立雉奴為太子,果果為太子妃的消息說了出來.

林府也是一片喜氣洋洋之色.

盡管長樂和兕子,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不過也挺為雉奴和果果感到高興的.

畢竟大哥和太子妃,做的事情太出格了.

因為林然的交代,他們沒有將此事告訴林府的父母和家人們.

以免他們為雉奴和果果擔心,畢竟果果並沒有受到傷害.

就連太子妃已經故去的消息,林府眾家人也是一概不知.

"兒子,那太子和太子妃去了哪里了?"

孫氏歡喜一陣子過後,不解的開口詢問道.

"母親,承乾身體患上了重疾,此病只能靜養,孩兒也無法為其根治."

"陛下和皇後娘娘,讓太子妃陪他去海外靜養去了."

聽了林然的話,孫氏不禁有些難過起來.

"多好的孩子啊,竟然得了怪病,真是可惜了---"

笑笑則是真心為姑母和姑父感到高興.

就連炸雞腿都多啃了一個.

還要再下手去抓,被母親給阻攔了下來.

"都馬上要成婚的人了,還這樣暴飲暴食,也不怕人家笑話."

惹得笑笑滿臉的不開心.

"處雪都吃了五個雞腿了,您也不管,笑笑這是第三個您就不同意了."

還好林然將雞腿夾到笑笑的碗里.

"今天破例,父親讓你都吃一個."

"母親,也是為你好,不許生母親的氣."

笑笑開心的點點頭,抱起雞腿就啃了起來.

"武曌,今天笑笑是為果果開心,就讓她多吃一個吧."

"還是父親,最懂笑笑的心思."

笑笑開心的開口說道.

當日的下午,長安城大街小巷的布告欄上,都貼滿了最新的布告.

百姓們紛紛過來駐足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太子李承乾,身患重疾,已經無法再擔任太子一職.

經過文武百官們的集體舉薦.

晉王李治被冊封為東宮太子,晉王妃林果被冊封為太子妃.

明日擇吉時在太極宮,為晉王和晉王妃,舉辦冊封大典.

這個消息簡直是太勁爆了.

比前幾日狀元郎,跪倒在林府門口求婚還要勁爆幾份啊.

狀元郎跪倒在林府門口求婚,頂天也就是個家事而已.

這另立太子之事,可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這可是,事關國運的大事啊,這是正兒八經的國事.

雖然說,家事國事天下事,都要事事關心.

可是相比較來說,國事還是比家事要大上許多的.

級別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了.

就連性質也是完全不同的.

"晉王好啊,晉王妃更好,兩人皆是出了名的仁愛啊."

"想當年,我們那一個不是聽著晉王妃的歌聲長大的."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眨眼,當年的小姑娘,竟然已經要被冊封為太子妃了."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在布告面前,開口低語道.

"老黃言之有理啊,不過應該是我們那一位,不是聽著太子妃的歌聲變老的---"

"時間過的真快啊,一轉眼我們都到了黃土埋半截的年紀了---"

黃老漢身邊的一位老者的話,讓圍觀的百姓們都笑了起來.

是啊,小時候的果果,留給長安城的百姓們,太多美好的回憶了.

這個小姑娘百靈鳥一般的歌聲,讓長安城的百姓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節日.

當年的後果組合(厚厚和果果)

當給了他們這一代人,太多美好的記憶和歡樂了.

如今一個是長安王,一個是晉王妃眼看明日就是太子妃了.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好大哥啊.

天下王林然,才是這一切的,真正最大幕後功臣.

沒有他對弟弟和妹妹的悉心教誨,哪里會有如此優秀的,一位王爺和一位太子妃.

看到布告的百姓們,將此事奔走相告.

整個長安城的百姓們,都為冊立晉王殿下和晉王妃為太子和太子妃,而歡欣鼓舞.

太極宮的禦書房里.

百騎司統領跪倒在李二陛下面前.

將百姓們看到布告後的反應逐一上報.

甚至將老王和老黃兩位老者的對話,都複述了一遍.

"陛下,依臣所見,晉王殿下和晉王妃,冊封太子和太子妃,簡直就是民心所向啊."

李二陛下聞言,開心的點點頭.

"好了,朕知道了,只要百姓們滿意,朕也就放心了.退下吧---"

今晚的內務府一干人等,可算是忙活起來了.

依照晉王和晉王妃的身材和尺寸.

幾十個人連夜趕制太子和太子妃的服飾.

這可不是一件小差事.

不要小看只有兩個人的服飾.

從頭到腳,那可是金貴著呢.

絲絲毫毫馬虎不得.

僅太子妃的一頂鳳冠,就需要十幾個人,不停的在哪里通力協做.

好家伙,那鳳冠當真是在夜色燭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上面綴滿了金珠寶玉.

一對鳳釵更是精致的讓人歎為觀止.

第二日一大早,文武百官們便齊聚太極宮了.

算起來已經有很多年頭,沒有起這麼早了.

這次沒辦法啊.

太史局的史官,已經推算出了吉時.

那就是在東方日出的時候,舉行冊封大典.

冊封大典的地址在顯德殿的門口.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一身龍袍和鳳袍,站在最高處威儀天下.

雉奴和果果,則換上了嶄新的太子和太子妃的服飾.

在侍從和宮女的陪伴下,往顯德殿的門口,緩步而來.

莊嚴的鼓樂聲響起.

雉奴和果果分別站在了父皇和母後的面前.

禮部尚書親自宣讀冊封諭令.

待冊封諭令宣讀完畢.

顯德殿上空是煙花齊放.

爆竹齊鳴.

長安城的百姓們也都知道,這是吉時已到的前奏.

禮官將太子和太子妃的頭飾,恭敬的用銅制的托盤,舉在了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面前.

東方的第一縷陽光,在天上揮灑下來.

讓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以及面前的雉奴和果果,都沐浴在一片聖潔和光亮之中.

"吉時已到,請陛下和皇後娘娘,為太子和太子妃授禮."

莊嚴的鼓樂再次響起.

雉奴和果果,鄭重的跪拜在父皇和母後面前.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從禮官的托盤里將太子和太子妃的頭飾,分別取在手中.

兩人同時將頭飾,戴在了雉奴和果果的頭頂上.

"兒臣,給父皇和母後,磕頭."

雉奴和果果恭敬的按照禮儀,磕頭叩首.

"禮成------"

太史局史官將行禮完畢,高喊一句禮成.

震天的爆竹在太極宮響徹起來.

在陽光的沐浴下,一道道青煙伴隨著微拂的春風,飄向了天空.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微笑著將雉奴和果果扶起.

"面向百官,接受群臣的叩拜吧."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向雉奴和果果低語道.

雉奴和果果,聞言轉身面對台階下的文武百官們.

烏拉拉台階下面跪倒一片.

"臣,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臣,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高亢的聲音直透太極宮,在清晨的長安城,傳出很遠很遠.

讓附近的百姓們,都清晰可聞.

"眾位愛卿平身."

"今日冊封太子和太子妃,實乃國之幸事."

"宣朕旨意,全國放假三天,朕和百官們,當與大唐百姓們共同慶祝這一大喜盛事."

"上酒宴------"

隨著李二陛下的聖諭.

內侍們開始手忙腳亂的支起來桌子.

宮女們則開始從禦膳房,往顯德殿門口運送美酒佳肴.

林然和林厚以及平安,皆被邀請到了台階之上的首桌上.

讓下面的文武百官們豔羨不已.

按道理平安是沒有資格坐在首桌之位的.

奈何人家有一個公主母親,加一個王爺父親,如今還有一個太子舅舅,再加一個太子妃姑母.

這亂七八糟的關系太過複雜,百官們也不能被繞暈了.

"平安敬舅舅和姑母一杯,恭喜舅舅和姑母,榮登太子和太子妃."

平安的稱呼,把長孫皇後和李二陛下都逗樂了.

這樣的稱呼也未嘗不可.

畢竟都兼顧到,最親近的一方.

不過在外人聽來,可能就覺得有些不明覺厲了.

"眾位愛卿,來,舉起酒杯."

"為太子和太子妃,痛飲此杯."

李二陛下手持酒杯,意氣風發的開口說道.

如今他的雙鬢已有了白發.

不過並不能掩蓋他那顆依然年輕的心.

"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干杯---"

文武百官們紛紛舉杯慶祝.

雉奴和果果也舉起酒杯,起身向百官們致意.

整個太極宮,今日都被一片喜慶的氛圍籠罩著.

因為今日起便是舉國同慶,自然是太極宮優先享受這一福利待遇.

雉奴和果果准備好的喜錢,早就被宮里的丫環,逐一分發到各個行宮里去了.

太極宮里要論最有錢的.

除了李二陛下之外.

雉奴和果果要說自己數第二,沒人敢說數第一.

今日整個太極宮的宮女和內侍以及禁衛軍們,都受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心意.

每人那可是一片金葉子啊.

頂的上他們一年的軍餉和例份.

宮女,內侍以及禁衛軍們,都新任太子和太子妃的敬仰,猶如那長江之水連綿不絕---

陛下舉國放假三日的消息,很快便貼滿了長安城大街小巷的布告欄上.

一只只報喜的信鴿也帶著,喜悅的消息沖天而起.

百姓們也是載歌載舞,用自己的方式為太子和太子妃慶祝.

更有的百姓則放起來爆竹.

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隨.

噼里啪啦的爆竹聲瞬間響徹全城.

皇宮里的眾人自然知道是百姓們,在為太子和太子妃慶祝.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聞聽宮外的鞭炮聲,滿臉都是笑容.

讓雉奴和果果擔任太子和太子妃,果然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這場盛宴從日出喝到日落.

這是有史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

喝光的酒壇子,堆滿了整整一個小山.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李二陛下竟然也練就了千杯不醉的本事.

成了一個活脫脫的不倒翁.

文武百官們的酒量也是讓人汗顏啊.

一個個喝通了下水道.

排隊往茅廁里跑去.

那叫跑的一個歡實啊.

回來之後,繼續剛.

不服,喝到你服氣為止.

好家伙,還真沒有服氣的.

反正都是不花錢的美酒佳釀.

喝就喝.

誰怕誰啊------

這一喝就喝到了日落西山,華燈初上.

眼見天色已晚,一個個不得不,搖搖晃晃的離開了太極宮.

內侍們,可算是倒黴了.

顯德殿門口,被這些文臣武將們,給嘔吐成了花花世界.

這家伙清理起來,可真是要老命了.

別看這些人吃吃進去的是佳肴.

喝進肚子里的是美釀.

可是嘔吐出來的那些花花世界,那不是一般的有味道啊!

為了太極宮的空氣清新.

為了陛下和皇後娘娘的身體健康.

更是為了,不給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心里添堵.

內侍們捂住鼻孔也得上啊!

就連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後,也喝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喝了這麼長時間的酒,能分清東南西北才怪.

稚奴攙扶著父皇,果果攙扶著母後.

四人是好不容易來到了立政殿.

"稚奴,父皇沒醉!父皇現在還能陪稚奴喝三壇子美酒!"

李二陛下話音剛剛落地,便躺著床上呼呼起來了.

估計是繼續找周公喝酒去了.

"孩子,你們回去吧.母後照顧你們父皇便可."

長孫皇後雖然也喝的暈乎乎的,最起碼還算是清醒.

作為後宮之主,她再高興,也不能像男人一樣喝的酩酊大醉.

"那就辛苦母後了."

果果和稚奴,跟母後施禮告退.

兩人往東宮走去.

"奴婢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原本晉王行宮的宮女和內侍們,見太子和太子妃回來,齊刷刷的跪倒施禮參拜.

插一句,【\咪\咪\閱讀\app\.mimiread.\】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大家都起來吧!"

"以後在東宮里,和在晉王宮又有所不同了."

"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東宮的言行舉止."

"所以大家要從我做起,樹立我們東宮的良好風氣."

"本宮和太子殿下,自然不會虧待了大伙."

果果見稚奴已經醉的不成樣子,于是立即開口吩咐道!

"奴婢們,謹遵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教誨."

宮女和內侍們再次施禮回答道.

"雪蓮,給大伙再發一次喜錢.加倍的發……"

果果一聲令下,眾人立即歡喜成一團.

專門服侍果果的雪蓮姑娘,聽到太子妃的吩咐.

立即答應一聲,端著一盤子金葉子出來.

不管內侍還是宮女,按照太子妃的吩咐,每人再加兩片金葉子.

林然回到林府,將全家召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