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 10-4 選帥

袁崇煥有此信心擊敗西夏人,並不是因為這幾件簡單的西夏兵器裝備,而是飛根據劉子光所提供的情報和現在大明的國力,經過綜合分析之後所做出的判斷。

劉子光從巴圖嘴里問出來的情報還是很有用的,西夏人逐水草而居,乃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雖然西域有沙州、甘州、蘭州等城市,但總體經濟並不發達,糧食種植面積也不多,只有簡單的手工作坊,茶葉,絲綢、各種工業品,甚至糧食都要依賴進口,現在打仗和宋元時期不同了,先進的蒸汽機械、火藥武器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打仗就是打後勤,缺乏後勤支持的軍隊是很難打勝仗的,到時候只要固守堅城,用火器大量殺傷敵人,就算西夏騎兵的騎射功夫再強,機動能力再好,又能如何呢?

聽劉子光說,西夏人只有二十萬兵馬,且多是騎兵,騎兵在西域戈壁荒漠上的作用很大,但是在陝西未必能發揮優勢,黃土高原、秦嶺、大巴山橫在那里就是天然的屏障,雖說從蘭州沿著渭河就能殺到西安,可城高牆厚的古都長安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攻破的,退一萬步說,即使西安淪陷了,再往東還有潼關呢,陝西人悍勇,隨便招募幾萬個士兵固守城池,靠著中原的糧草軍械,肯定能撐個一年半載。西夏人久攻不下就會劫掠一番撤回西域,和當年唐朝時候回鶻吐蕃進長安一樣,到時候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引兵西進,收複長安,豈不是大功一件。

還有一個讓袁崇煥不得不站出來的原因是這二年劉子光的風頭出的太多了,收台灣,戰南洋,平湖廣,定江西,連戰連捷,從一介九品兵備把總青云直上成了一等侯爵,這里面人情和運氣占了一些,但更多的還是戰績,以前劉子光只是袁崇煥的後生晚輩,只配跟在徐州軍的牛參將後面喊叔叔,現在可好了,位極人臣,高官顯爵,就連袁崇煥見到他都得先行禮,人家是超品的侯爵嘛。

所以袁崇煥必須站出來打一仗,這一仗還不能太簡單,比如滿清,已經是秋後的螞蚱,換誰去都能掐死他們,柿子不能撿軟的捏,要打就打個硬仗。

聽了袁崇煥的話,朱由校很是欣慰,面臨三面夾攻的危急局面,臣子們卻如此奮勇爭先,毫不畏懼,看來大明中興有望了,袁崇煥雖然不如劉子光那樣能打,但卻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帥才,面對西夏的戰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整合陝西河南等地的資源,募兵征糧,築城修路,攻防兼顧,派劉子光去只怕難以勝任,還是袁尚書親自前往比較好。

“袁愛卿打算如何平夏啊?”朱由校問道。

“陛下無須多問,予我兵馬錢糧,只管聽候捷報便是。”袁崇煥這話說的牛氣,皇帝你不懂打仗就別瞎問,我老袁心里有譜,做好你該做的後勤工作就好了,軍前的事情別攙和。

袁崇煥牛氣沖天,朱由校卻沒有生氣,反而更加相信他了,道:“如此便好,朕加封袁愛卿為陝西督師,總督西部軍政事務,兵部的差使依然擔著,有什麼需要調配的只管遞折子上來便是,不用經過司禮監直接送到禦書房。”

袁崇煥搶了平夏的差使,魏國公徐增壽也坐不住了,站起來道:“臣願領兵北伐,六個月馬踏北京,生擒康熙。”

魏國公本是開國大將徐達之後,自幼熟讀兵書戰策,一身武藝更是精湛絕倫,可是極少有機會上陣殺敵,他已經是國公身份,又是堂堂的國舅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論地位不比劉子光差,但人家就是喜歡打仗,如今大明遭遇三面夾擊,正是老徐家報效朝廷的好時候。


對這位大舅哥的本事,朱由校清楚的很,自己那位皇後就有一身強橫的槍棒功夫,打滿清和打西夏又有不同,在大明君臣眼里,滿清那就是盤子里的菜,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些年來兩國交戰無數次,彼此都很熟悉,尤其最近兩年,滿清本書轉載16!K文學網www.16!K~CN連戰連敗,精華將領盡喪于山東,國內又起禍端,最後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鼇拜也死在了康熙手中,現如今的滿清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經不起捶打,讓大舅哥去練練手過過癮再合適不過了。

這兩方面的事情解決了,就剩下來自東方的威脅----高麗了,高麗人的舟師素有威名,想必此番會從海上出擊,直逼大明的山東半島,對于這個強大的威脅,竟然沒有人站出來說願意領兵東征什麼的,因為在場眾人都覺得那樣太沒有面子了,對付高麗這樣的敵人,甚至連青島的北洋水師都不需要出動,劉公島的幾個漁民拿魚叉就能滅了,從南京城興師動眾的派遣大將前往,未免太小題大做了。

君臣之間很有默契的都沒有提高麗這檔子事,朝會就算過去了,劉子光稍微有點失落,因為沒有撈到仗打,不過換個角度一想也就釋然了,這兩年他在外面東征西討很少回家,好不容易兒子降生,趙雯又懷孕了,他這個時候再度出征就有點太不把親人的感覺當回事了,自己又不是戰爭狂,何必每戰必上呢。袁崇煥這個人他很了解,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熟讀兵書戰策,擔任徐州軍都指揮使期間治軍甚嚴,練就了一支強軍,由他督師陝西總比自己這個沒讀過兵書,沒指揮過大型戰役的半吊子強;至于山東前線就更不用操心了,那里可聚集了強悍的五萬徐州軍還有三萬北洋水師,任何來自于陸地或者海上的進攻都將灰飛煙滅,有祖大壽、滿桂、李岩等將領在那里,隨便派個三歲小孩去為帥都能打贏,何況是在軍中很有威信的魏國公呢。

朱由校和劉子光的想法一樣,為了姐姐和小外甥著想,不願派姐夫出去征戰,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劉子光過多的接觸軍界,劉子光現在的勢力已經太大了,掌管了南廠、大內侍衛,五城兵馬司、北洋水師,手里還有私人武裝紅衫團,以往幾次戰爭雖然頂著督師東南,督師西南的頭銜,但實際運用的部隊還是他的紅衫團,這次戰爭和以前幾次都不同,屬于大規模的陸戰,勢必要調動大批禁軍,如果讓劉子光為帥的話,在軍中的威信漸高,對他的成長極為不利,對皇帝本人來說也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袁崇煥不打無把握之仗,這些年來南京朝廷對陝西的控制很弱,已經不知道當地的具體情況了,不過兵部里還存著許多當年測繪的地圖,哪里有山那里有水草村莊都有標注,袁崇煥又差人找來一些經常走陝西路線的商人、鏢師詢問情況,根據各方面情況制定出對敵的策略。

徐增壽也是一樣,臨行前和他的參謀將軍們對著山東河北的地圖制定出一整套的戰略戰術,因為劉子光參加過對滿清的戰斗,所以被徐增壽拉著共同制定大戰略,跟著忙了幾個晚上。

出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袁崇煥和徐增壽同時掛帥出征,皇帝帶領京中百官一同前往渡口送別,兩人喝了皇帝親自斟的壯行酒,毅然登船而去,隨身都只帶了五百名標兵。

袁崇煥此去陝西,會在河南稍作停留,河南多年戰亂饑荒流賊橫行,即使現在也不太平,富有戰斗經驗卻又找不到出路的老百姓比比皆是,袁崇煥打的正是這批人的主意,豎起招兵旗,就有吃糧人,別看只帶了五百兵,只要銀子和糧食管夠,不出十天就能募集到數萬勁旅。

屆時袁崇煥將帶領這批鄉勇進入陝西接手防務,陝西巡撫周正隆多年一直游離在朝廷控制之外,但並無太大的野心,只想做個太太平平的萬年土皇帝,當朝廷日漸強大起來的時候,他還是很願意歸附到南京治下的,現如今西夏大舉進攻,陝西軍孤掌難鳴,想必周正隆一定會乖乖交出軍權,聽候督師大人的調遣。

同理,徐增壽此去山東也用不著多帶人馬,山東前線自有數萬精銳徐州軍,那可都是常年和滿清作戰的老兵了,用起來得心應手,勝券在握,再加上鐵路和京杭大運河都一直通到山東境內,糧草軍械援兵的運送非常便捷,這仗要是打不贏才沒有天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