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最好的臣子

朱厚熜十分驚訝,甚至不敢置信.京城多大啊?百萬戶口,流民十萬,還有那麼多外來湧入的商民百姓,人口多到了無法計算.

每逢寒冬,一場雪下來,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就要凍死一大片,尤其是一些小乞丐,幾乎活不過第一個冬天.

卑賤無依的百姓,真的就和流浪的貓狗一樣,說死就死了,死得悄無聲息,死得一點痕跡都沒有.

曾經張璁提出這個問題,王岳主張籌錢修外城,安頓百姓,蔣太後將興王府的積蓄都拿出來,還向商賈募集善款……盡管做了這麼多,朱厚熜也不相信,能夠徹底解決問題,他的盤算很清楚,當初這麼干,就是為了打楊廷和的臉,狠抽那幫老臣,讓他們瞧瞧,治下的天下到底怎麼樣.

雙方爭斗的核心要義,就是先要說對方不行,至于自己能不能行,等掌握了大權再說,反正吹牛也不需要交稅.

可朱厚熜萬萬沒有料到,這事情竟然真的做成了.

"小富貴,你,你沒有騙我吧?"

王岳道:"很難說不會有一個遺漏,但是這段時間,京城上下,集中全力,針對所有流民,登記造冊,給他們尋找工作,安頓救濟,重修房舍,解決住宿問題……對于一些願意回鄉務農的百姓,我們也提供了方便,總而言之,現在的情況的確變好了很多."王岳說到這里,臉上洋溢著微笑,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能干出讓世人認可的成績,的確比什麼庸俗的榮華富貴,更讓人滿足自豪.

朱厚熜聽著王岳的話,十分好奇,他不滿足于粗略的介紹,朱厚熜要聽更詳細的內容,越仔細越好,畢竟那是十幾萬人,還有不斷的外來移民,王岳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實在是讓人好奇.

而且這種方法若是能夠複制推廣,是不是意味著,大明再也沒有流民了?那是多大的成就啊!

他們坐在馬車的太師椅上,開始耐心交流,准確說,是王岳講述,朱厚熜耐心聽從……王岳最初在外城的辦法就是招募工人,利用他們修路建房.

在這個過程中,流民鍛煉了技能,有了工作的能力.

然後朝廷以較低的價錢,給他們授予房舍,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只要按月償還,就能獲得一個屬于自己的家……試問誰不想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而且這可是京城啊,天子腳下!

多少人跑到這里,甯可睡在橋下,破廟,為的不就是那一線生機嗎?

現在機會就擺在面前,朝廷也沒有騙大家伙,甚至房價還有相當的優惠……這要是不拼命,子孫後代都會埋怨的,你們錯過了拿到最好學區的天賜良機啊!

隨著正陽門以外城區的成功,王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推行他的方案.

結果就是有超過十萬人,加入了建城開發的行列,其中有五萬多流民,幾乎解決了一大半.

不過更精彩的還在後面,那就是西山煤礦大規模開采之後,幾乎變成了吸納勞動力的黑洞.

最直接的,就是采煤工人,這些都是最青壯的小伙子.

不只是流民,在經曆了清丈之後,很多老實勤懇的農家子弟也加入進來.


他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掙一筆錢,補貼家用,拿回去蓋房子,娶媳婦……為此,他們願意吃任何的苦!

勞動力聚集起來,工作機會就像是吹氣球似的,迅速膨脹.別的不說,光是給這些礦工洗衣服,就吸納了上千人,流民之中,老弱婦孺,全都有了生計.

漿洗,縫補……白天干,晚上干,挫得手指脫皮,熬得眼睛通紅……盡管疲憊,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叫苦.

開采煤炭,需要更多的工具,因此冶金發展起來,王岳還弄出了煤球,煤餅,蜂窩煤,這些產業也發展起來.

物資人員越來越多,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也上來了.

王岳很清醒,他可沒有本事一下子弄出蒸汽機車來,修鐵路更是不現實的.但是卻不妨礙他建鐵軌,在上面用馱馬拉車.

在王岳前往薊鎮之前,這些事情就已經布局了,祝枝山全權負責,平整道路,鋪設鐵軌,然後制造適合在鐵軌上運行的車廂……

從西山的礦區,向京城輸送煤炭和蜂窩煤,基本上是下坡,因此使用鐵軌之後,車輛的運量提高了五倍,速度還快了一倍,使用的人工也大大減少.

在個別路段,甚至不需要馱馬牽引,就能直接向前行進.

馱馬的最大作用,就是當返回的時候,牽引著空車回去.

當然了,在這時候,也可以讓乘客和礦工搭乘,免除疲勞.

這套有軌馬車系統建立起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煤炭價格迅速下降,使用蜂窩煤,甚至比木材還要便宜.

整個京城,一百多萬人,迅速普及,勢不可擋.不說別的,就拿宮中來說,除了給少數貴人,用昂貴的木炭,大多數都使用無煙煤和蜂窩煤.

煤炭推廣開,王岳還趁機弄出了新的灶台,新的爐子……針對貧困家庭,免費提供蜂窩煤.

有大約三千戶,每家得到了五百塊蜂窩煤.

王岳告訴朱厚熜,沒有人凍死,就是這個原因.

除此之外,王岳還給學堂提供了免費的蜂窩煤,讀書的孩童,可以有取暖的火爐.

這些事情,都相當瑣碎,和獨山堡的大捷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但是對于王岳來說,一樣自豪驕傲.

作為帝國的都城,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如果連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實在是太丟大明朝的臉了.

"陛下,眼下京城已經初步形成了煤炭,鋼鐵,冶金,軍工,運輸……這幾項核心支柱產業,如果再算上建築,家具這些,已經吸納了超過五十萬的勞動力,其中既包括男人,也有女人.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京城有序,高效,絕對可以算是大明所有城市的表率,臣這個縣令也算可以交差了."


王岳說這話的時候,既有輕松,也透著驕傲.

朱厚熜認真聽著,他沉默良久,滿心感歎,小富貴要籌謀那麼多的事情,還要整軍打仗,結果連縣令的政務都不放松,做得這麼好.

"朕知道了,朕都知道了……難怪你都沒有心思娶個媳婦,都是在為了朕奔忙啊!"

皇帝陛下動容的感慨,差點沒讓王岳噴了,這不是事情的重點,人家還是個孩子好不好?

"陛下,其實臣只提出了規劃,真正落實的是祝參議."王岳將話題引向了祝枝山,"陛下,他們做的還不止這些."

"哦?"

朱厚熜大驚,這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能更好嗎?

祝胖胖過來,躬身道:"啟奏陛下,臣等還在宛平推動了清潔運動,打掃城中積累的廢物汙物,在清理干淨的地方,種上了樹木花草……另外還打了二百多處水井,給百姓解決飲水困難.對了,臣等還秉承縣尊的意思,提倡飲用燒開的熱水,不要喝生水."

朱厚熜頻頻點頭,"都是關乎百姓生活的事情,你們有心了."

祝枝山道:"承蒙天恩,鞠躬盡瘁而已.其實臣等都是文人,說到底還是看重教化之事……自從整頓了財稅之後,宛平縣衙有了積蓄,臣等做主,拿出錢財,辦了二十多處蒙學."

朱厚熜表示贊同,"應該的,天子腳下,就該遍地讀書之聲."

話說到這里,朱厚熜突然發現,祝枝山的神色黯淡,難掩淡淡的悲傷.

"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有什麼不盡如意的地方?"

祝枝山忙道:"啟奏陛下,唐寅負責興學,在去歲的時候,他曾經去幾個村子,勸說村子里的鄉老,同意辦學.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被人推倒,摔傷膝蓋,他的病情已經頗為嚴重了."

什麼?

朱厚熜大驚失色,唐寅可是他欽點的狀元,而且在這個大禮議之中,唐寅同樣出力不小.朱厚熜還記得,在左順門,就是這些新科進士,挺身而出,幫著他戰勝了那些老臣.

事後唐寅一直在幫忙安頓流民……以他狀元的身份,議禮功臣加上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完全可以升任更高的位置,可是他全都拒絕了.

在安頓流民之後,唐寅又把注意力放在了興學上面,並且還為此受傷,病重……朱厚熜的心突然被抓了一把.

原來在大明朝,還有如此忠心耿耿,實心用事的臣子,相比之下,他這個天子,似乎有點慚愧啊!

"我要去看看唐寅,現在就去!"朱厚熜焦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