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國東升第六章第七章朝鮮人的野心



看完這份清單後,包寶春等四名海關人員開始在船上一項一項的查驗,一百匹高大雄壯的種馬占據了船上一半的空間,四對海東青站在粗大的橫梁上,用冷峻的目光打量著過來的四人,其中兩對純白,一對天藍色,一對純黑色,都不帶一根雜毛,神駿異常,翅膀收斂仿佛隨時會騰空而起,只是他們腳上被粗大的鏈子栓著,限制了活動.

看到這四對海東青,包寶春四人臉上都露出一絲喜愛之色,他們都是水軍出身,可是同樣喜歡這種神駿的獵鷹,若不是知道這種鳥凶猛異常,恐怕每個人都會忍不住用手在海東青羽毛上摸上數把.

除了馬匹和海東青外,船上還有十名秀麗的少女,其中一對雙胞胎姐妹姿容更是出眾,兩人膚白如玉,站在那里幾乎一模一樣,看到包寶春四人過來,這十名少女睜大著眼睛好奇的瞧著他們,一派天真無邪的模樣.

這對雙胞台姐妹正是李世緒的女兒,李世緒家中幾代都出美女,他的大女兒嫁給了多爾袞,這對雙胞台姐妹更是從十三四歲就出落的十分美麗,被譽為朝鮮的絕代雙驕,本來如無意外的話,這對雙胞台姐妹會在今年送給多爾袞為妾,只是聽到滿人被大明擊敗,朝鮮君臣亢奮不已,自然不會將這兩人再送給多爾袞,馬上轉送到大明.

對于海東青,四人還敢仔細觀看,對于這十名要獻給皇帝的少女,四人可沒有多看的勇氣,繼續低著頭查驗著物品,除了前面幾項外,人參,豹皮,獺皮,席子,紙張這些東西,船上的東西明顯是貢品所需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四人一一記錄下來,差不多忙了半個時辰,四人才查驗完畢,將一個單子交給李世緒,道:"使節大人,這是船上查驗的清單,除去貢品外,尚有值現銀三萬四千二百兩的貨品,依海關規定,使節大人需要交納關稅銀三千四百二十兩,交納完畢,使節大人方可下貨."

李世緒氣哼哼的接過,船上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在大明換到大價錢,他每一樣都親手檢驗過,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基本無誤,價格也與他預計在大明的售價差不多,還會低一些,只是他在朝鮮置辦這些東西不過花了五六千兩銀子,他哪願意花數千兩銀子交納稅款,眼珠一轉道:"四位大人,本使來之前已經花光了銀子,沒有銀子交納稅款,奈何?"

"那簡單,大人只需要將一半貨物寄存在海關,以此為押,可以從戶部銀行貸出稅款,一月之內,大人將一半貨物賣掉,足可以付清戶部銀行貸款,再將其余貨物運走,當然,期間必須付出稅款的半成至一成作為戶部銀行貸款的利息和倉儲費用,如果超時也沒有關系,大人再付一月的利息和倉儲費用即可,大人的貨物可以在戶部銀行所辦倉庫連續存放十二個月,若是十二個月後大人還沒有把貨物拉走,那就會被沒收處理."包寶春笑眯眯的解釋了一遍,又問道:"使節大人,是否需要這項服務?若是需要,在下可以為大人引見."

李世緒聽得張大嘴吧作聲不得,這大明海關簡直作到了面面俱到,聽到包寶春的問話,李世緒連忙與一名二十七八歲,身穿便衣的青年相商了幾句,這名青年是正是當今朝鮮國王李淏的親弟弟李濬,被封為麟坪大君,兩人身份自然是李濬為高,只是李濬卻是作為副使,原因自然是因為李世緒那對雙胞胎女兒的緣故,朝鮮君臣上下對于這對雙胞胎寄予厚望,盼著能得到大明皇帝寵幸之後,可以加強朝鮮的安全.

李濬和兄長一樣被滿人擄到沈陽居住了十年之久,回到平壤後,他將這段日子視為奇恥大辱,一向主張積級擴軍備戰,朝鮮原先只有七百名禁軍,短短數年時間擴到了七千人,為止還惹來滿人責詢,朝鮮上下一直以防備日本為由敷衍,事實上,朝鮮早已和日本和解,只是擴到七千人後,朝鮮的財政再也無法支撐,以七千人的兵力當然不足予從滿人的統治下擺脫出來,李濬對于大明的海關政策十分感興趣,是推動朝鮮向大明學習海關的主要大臣,只是朝鮮的保守派大臣異常強大,即使是皇帝和親人兩人同時推動,設海關之事還是受到了阻撓.

這次滿人被大明擊敗,以李濬為首的大臣勢力大漲,保守派再也不能阻止朝鮮設立海關,李濬過來,正是要考察大明海關的運作,准備回去照樣做.

李世緒對于交納稅費不情不願,更不願意將一半貨物壓下來貸款抵扣稅款,以李世緒的估計,一半貨在大明價值至少在一萬五千兩銀子以上,如何放心放在大明的倉庫中,何況還要付出利息,只是李濬聽到銀行貸款之事卻是非常感興趣,攛唆著李世緒答應,雖然這次出使李世緒為主,李濬為副,不過,李濬到底是親王,他只是郡公,李世緒最終無奈的點了點頭.

見到李世緒點頭答應,包寶春對一名同伴示意了一下,那名同伴馬上返身下船,不一會兒,剛才下去的那名海關人員身後跟著兩名身穿白衣,衣服上繡著銀行兩字的工作一員走了過來,查驗了一下貨物之後,飛快的填寫一張單據,交給李世緒,道:"這位大人,只要在上面簽一個字,稅款就可以由我們代繳了."

李世緒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這個單據,這是一份貸款協議,上面寫的和前面包寶春所說並無兩樣,上面給他的是最優貸款利率,簽了這張單子,意味著他至少又要多付出一百七十一兩銀子的利息,只是李世緒還是毫不猶豫的簽了下來,對于幾萬兩銀子的貨物來講,一百多兩銀子的利息並不算太大,除了一點擔心,倒也沒有其他什麼.


做好了這些,包寶春四人告辭而去,剩下的就是李世緒與戶部銀行之間的關系了,交辦好各種手續,眼看著快要天黑,李世緒等人只得就在船上休息,從下面的小船上買來各種新鮮的魚,肉,疏菜等生火做飯.

第二天,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李世緒才指揮碼頭工人將一半貨物搬入大明戶部銀行倉庫中,另一半貨物則直接用大型馬車拉到不遠處的一個大市場出售,這個市場是在海關建立之後專門修建起來的,占地廣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整個市場人山人海,操著各地口音的商人在市場上大聲談價,甚至可以見到許多鼻高目深的西洋人在其中穿梭而行,李世緒等人的貨物一拉過來,馬上被一群商人團團圍住,開口詢問價錢.

事實上,李世緒帶來的這些東西頗受歡迎,高麗人參本來就有名,李世緒帶來的都是精品,其余毛皮,紙張,席子也是銷售非常快,只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李世緒的貨品就銷售一空,連存放在戶部倉庫的東西也不例外.

銷售完這些東西,李世緒的心情才重新高漲起來,雖然交了一次稅,可是單單半船貨物已經讓李世緒賺了將近二萬兩銀子,看著十箱裝得滿滿的銀幣,李世緒就忍不住笑出聲,可惜那一百匹種馬和四對海東青不能出手,否則至少可以再賺一萬枚銀幣以上,只是李世緒卻沒有擔心,將東西獻給大明皇帝,大明皇帝賜下來的東西肯定會遠比這些東西的價值高.

在上海將貨物銷售完畢後,李世緒的大船揚帆轉入長江航道,兩天之後,船只已到達南京,停靠在南京的碼頭上,對于長江而言,除了水師艦隊和一般官船,商船外,大型海船是不允許進入的,外國的船只更是嚴禁進入,李世緒因為是使節才能破例.這條規矩也是海關建立後就立起來,當然,在海關沒有建立之前,外國人的船只除了澳門,廣東,福建幾個地方,其他地方根本就不讓停泊,自然談不上禁不禁止進入長江.

李世緒的船只一到碼頭,早有禮部的官員等待在那里,將李世緒引導進入理藩院,至于李世緒帶過來的貢品,也一並由理藩院接受,等李世緒一行拜見過皇帝後,會由他親自轉給皇帝.

理藩院內,安排住下來後,李濬就迫不及待的向李世緒問道:"青林公,你看大明的海關如何?"

"麟坪大君,依小臣看,簡直是唯利是圖,對于屬國所來的貢品也要抽稅,實在是丟了天朝的臉面."李世緒回道,對于抽了數千兩銀子的稅,李世緒還是耿耿于懷,要知道,幾千兩銀子在朝鮮已經是一筆大數目,可以養上數百家丁一年.

"不,我不這樣看,只要所有船只都一視同仁,海關的稅收才能做到最大,否則若是優待了屬國,那是否要優待皇親國戚,優待了皇親國戚,還有功勳大臣,這樣下去,海關就會松馳,形同虛設,本君以前聽人講大明一年海關稅收有上千萬兩之巨,開始還不相信,如今看來,整個海關稅收恐怕要遠超千萬兩."李濬興奮的道,仿佛這千萬兩的稅收是自己擁有一般.

"遠超千萬兩."李世緒也這個數字嚇了一大跳,他雖然也聽過大明海關收入不低,只是大明一年的田賦也不過一千多萬兩,小小一個海關收得再多也不可能超過田賦吧,正是抱這個想法,李世緒對這個傳言才半信半疑,如今李濬卻說遠大于千萬兩,李世緒懷疑的問道:"麟坪大君,是不是算錯了."

"不,青林公,你算算,單我們一艘船就收稅三千多兩,我們在上海半月期間,哪天不是有數艘大型海艘過來,他們的船多我們大,載的貨遠比我們多,這樣一艘船能收多少稅?一艘以萬兩計,數艘就是數萬兩,我聽說還有一些西洋過來的船隊,一次就是十數艘大船,這個海關只是大明一個關口而已,在南方,大明還有其他海關."

李世緒算得呆了,這樣下去,確實超過二千萬兩也有可能,朝鮮每年的稅收還是以實物形式征收,每年全國稅收加起來才一百五十余萬石,不但要應付國王和眾多大臣的開支,還要應付滿人的需索無度,每年能拿出養軍的費用不過五十余萬石糧,這已經是對皇室和大臣們的俸祿緊了又緊,李世緒當然不奢望朝鮮開海也能得到這麼多收入,哪怕只有十分之一,有了多出的一百多萬兩銀子,朝鮮的軍隊立馬就可以翻上二倍.

滿人在朝鮮的駐軍不過數百人馬,可是這數百人馬卻象太上皇一樣在朝鮮作威作福,李氏王朝雖然將禁衛軍擴充到七千人,愣是不敢動手對付這數百人馬,若是有數萬人,就是堆也能堆死數百名滿人,不需要向大明借兵,朝鮮人就可以自己動手將滿人趕走,相信此時滿人自顧不暇,也不會象十幾年前一樣侵入朝鮮,將國王後妃等人全部抓走,結果三名王子一起在沈陽作了十年人質.


李濬估算的沒錯,大明海關的收入在去年超過了二千萬兩,已經逼近崇禎時期一年總的財政收入,加上商稅,鹽稅,田賦,戶部銀行所得的利潤,大明去年一年的稅收達到了七千余萬兩,以前一直作為大頭的田賦收入已經排到第三,只有一千三百萬余兩,不但低于海關關稅,而且還低于朝庭開辦的戶部銀行利潤,這也是皇帝有雄心在國內推行減租減息的原因,此時哪怕朝廷將田賦廢除,過得也遠比崇禎朝滋潤,不過,農業始終是一個王朝穩定的基石,廢除農稅至少在現在還不現實.

事實上,田賦如此少的原因是因為北方殘破,王福基本上將北方數省的農稅全免,加上新開墾的荒地有五年免稅期,隨著北方和開墾的荒地收稅逐漸恢複,朝廷的田賦收入會增長至三千萬兩銀子以上才是正常.

收入越多,朝庭花錢本領自然也見漲,北方數省的收複不但暫時不能為朝廷提供稅收.反而要投入巨資恢複原先因戰事破壞的各種設施,傷殘的戰士撫恤,為了防止官員們貪汙,官員的薪俸增加了數倍,要將田賦廢除,絕對不可能.

李世緒算得一下子狂熱起來:"麟坪大君,只要一回去,你我聯手,馬上向王上奏請建立海關,不過,現在進入平壤的商船多是從天朝而來,若是收稅會不會惹怒天朝?"最後一句,李世緒又不無憂慮的道.

李濬也一下子沉默了下來,如今能到朝鮮交易的商船,八成以上都是中原過去的商船,另外二成則是本國和日本商人,若只向這二成商人征稅毫無意義,他們只會因為變得無利可圖而不再出海,可若是對中原過去的商船也征稅,大明的態度就至關重要.

"青林公放心,本君想,大明海關既然能做到一視同仁,我們也必定要一視同仁,朝鮮與大明世代友好,我們一向執禮甚恭,大明皇帝善代朝鮮,這次知道我們的難處,必定會同意我們的要求,大明十稅一,我們可以二十稅一,以示對天朝的尊從."

李世緒想了想,才重新樂觀起來:"麟坪大君考慮周全,小臣佩服,何況還有小臣的兩個女兒進入宮中,若能夠得到大明皇帝寵愛,朝鮮必定無憂."

李濬的眉頭也重新舒展起來,顯然對于李世緒的雙胞胎女兒有絕對的信心,這兩姐妹不但美麗,而且十分聰明,精于烹調各種藥膳,又讓李世緒從小精心培養,有各種服侍男人的手段,李淏都曾經動過心思將這兩人招入宮中,只是傳入多爾袞口中後,多爾袞派人索要才作罷.

就在李世緒和李濬兩人談論雄心勃勃的計劃時,大明君臣也在談論過來的朝鮮使臣,從崇禎十七年以來,各個屬國就斷絕了對大明的朝貢,同永樂年間一樣,不得不說,朝鮮又一次又走在前面,成為第一個前來進貢的屬國.

從大明太祖以來,朝鮮就一直對大明恭恭敬敬,每一年都進京朝貢,國王更替,都要請大明皇帝冊封,可以說沒有一個屬國做到了如此地步,雖然從"丙子虜亂."後,朝鮮斷絕了大明的進貢,不過,此舉倒也怪不得朝鮮,畢竟國王後妃都成為了別人的俘虜,後來國王雖然釋放,只是三名王子作為人質被帶到了沈陽,境內又駐紮了一支滿人的兵馬,這種情況下,朝鮮不可以還保持與大明的朝貢關系,如今滿人一敗,馬上就派遣使臣前來,可以說做到了最好.

錢謙益,史可法等人都主張對朝鮮使臣給予隆重接待,畢竟這是數年來屬國的第一次進貢,在士大夫眼中,四夷賓服甚至比戰場上的一場勝利重要的多,一旦外夷來朝,就是了不起的盛事,何況又是大明崛起後的第一次,務必要圓滿才行,先選好良辰吉日,再黃土鋪地,發動京城百姓于道路兩旁迎接,再宣召朝鮮使臣入宮,給予朝鮮的回賜必須豐厚,即使是朝鮮有一些過份的要求也可以答應,如此方才完美.

只是王福來自後世,對于後世的韓國一方面極力去中國化,一方面又搶注中國的各種文化遺產,把中國古代的各種發明甚至是名人當作是韓國所有頗為不滿,如今也不可避免的將情緒迂怒到即將到來的朝鮮使臣身上,見到各人商討的熱列,將之當成前所末有的盛事,忍不住打斷各人,道:"各位愛卿,小小朝鮮,即來之,朕依禮召見回賜就是,何必弄得如此麻煩,至于朝鮮來使有什麼想法,等朕召見過後再行商榷."

眾人頓時一愣,明顯感到皇帝的不滿,剛才高漲的情緒頓時冷劫下來,不由面面相覷,眼下皇上剛剛大勝而歸,朝廷的賦稅節節升高,如今又有屬國來貢,正可謂事事順暢,實不知皇帝的不滿從何而來.

"皇上,朝鮮一向對大明恭敬,又是第一個來朝的屬國,若不隆重相迎,又如何能彰顯我天朝泱泱大國的氣度?"錢謙益小心回道.


"何謂泱泱大國氣度?朕以為,能使本國子民安居樂業,百姓吃得飽,穿得曖,方是大國氣度,至于如煬帝者,為了誘使蕃商來朝,不但命令本國店鋪讓蕃商免費吃住,將絲綢掛于樹梢充其富,非但不是泱泱大國氣度,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皇帝如此一說,眾人頓時不敢言語,如是再勸皇上對朝鮮使臣隆重相迎,豈不是等于勸皇帝當煬帝.

"皇上教訓的是,皇上事事以百姓為念,實在是千古楷模."錢謙益態度一變,拍著馬屁道.

錢謙益如此一說,史可法,瞿式耜兩人更是尷尬,也只好苦笑道:"皇上聖明,臣等不及."

馬士英剛才一直沒有發言,自從史可法進京後,馬士英明顯比以前謹慎了許多,他從沒有想過皇帝會突然把史可法從揚州調入朝中,帝王心術,果然是深不可測,如今內閣五人全部補齊,馬士英這個首府位置隨時可能被人取代,使得他幾乎也事事要仰仗皇帝之意.

"皇上英明."馬士英的話一落,等于為這次如何接待朝鮮使臣一捶定音.

"各位愛卿,如果沒有其他事,告退吧."王福平淡的道.

眾人連忙起身行禮:"臣等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完這一句,各人魚貫而出,等到各個大臣都已離去,王福才喃喃自語:"哼,又是好馬,又是獵鷹,又是美人,朝鮮人如此大方,這次看來所圖非小,這些大臣,竟然在對方還沒有說出來意之前就先議論可以答應,實在是讓人無語."

說完,王福忍不住搖了搖頭,對于士大夫厚待外夷的心態實在是不能理解.

……………………………………

二章合一,求一下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