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走進中國 第21節:第二章、走進中國(7)

除了這些問題以外,農業增收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首先,糧食出現了剩余,避免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糧食短缺和饑荒,糧食增產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二,它使農村地區的剩余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了中國飛速發展的大城市和中小城鎮,因為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意味著一部分人可以脫離農業勞動。

豐富的廉價勞動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關鍵,這是偉大的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阿瑟·劉易斯提出來的,這一觀點曾引起廣泛的爭論。但很少有經濟學家會質疑這一事實: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既是經濟發展的條件也是其特征。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再次證明了這個觀點。1980年,中國農村人口是7.96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80.6%,城市人口是1.91億。10年後,即1990年時,農村人口增加到8.41億,但比重卻降到總數的73.6%,城市人口攀升到3.02億。這種趨勢在90年代越來越明顯。據統計,2003年中國農村人口減少到7.69億,只占總人口數的59.5%。城鎮人口加速增加,從1990年的2.22億增加到2003年的5.24億,超過了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二。而就在半個世紀前,中國還有9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生活條件也相應得到改善。

偉大的開放

1992年1月,87歲的鄧小平在他的兒女以及大量專家的陪同下,再次視察了位于廣東省的深圳市。這次訪問的目的是向中國其他地方展示實現快速現代化的方法,《人民日報》稱鄧小平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他第一次去深圳經濟特區是在1984年,目的是視察那里的經濟工作的進展,因為深圳和其他經濟特區的經濟運行情況直接關系到鄧小平的現代化和開放政策的實施。第一次視察時,鄧小平是乘坐一輛小巴士參觀深圳的。那時他看到的是一個荒蕪的地方,只有水田、小路和破舊的房屋。而這次視察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了,一座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城市拔地而起,每個街頭都是摩天大廈。深圳的建設者們頗有聲譽,因為他們能在一天之內建好三層寫字樓。鄧小平在民族貿易中心53樓的旋轉餐廳里就餐,從那里可以鳥瞰這座美麗的城市。眼前的成就使他有些吃驚,他表示對正在進行的經濟改革工作充滿了"十足的信心"。

經濟特區是鄧小平從1978年開始的開放戰略的具體實施。1978年9月他作了一次有紀念意義的發言,他要求"積極與外國發展包括經濟和文化交流在內的外交關系,中國需要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先進技術以及商業管理經驗。中國關起門來搞建設阻礙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如果我們閉關鎖國,將自己孤立起來,在15年內趕上發達國家的目標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第一批經濟特區在1980年8月得以批准建立,包括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政府讓它們建立一種遵循市場調節的出口導向型區域經濟。企業進口商品中用于經濟特區的可全部免除關稅和增值稅,其他的只能免除一半。四年之後,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甯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也被給予了類似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外資企業也享有同樣的稅收優惠。一年之後又有一批"開放經濟區"建立起來,實行同樣的優惠政策,這些地區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區以及膠東、遼東半島。

從廣州到深圳的珠江三角洲最能體現鄧小平開放戰略的成果,中國大陸沿香港地區經濟較為發達並不是偶然的,香港商人突然發現自己要面對近在"家門"的低成本生產基地。早期的投資商包括捷達汽車公司、"李錦記"食品公司以及香港很多玩具和食品公司,它們在這里興建工廠。接著,包括百事、寶潔、三菱和LG在內的許多跨國公司也蜂擁而至。跨國公司曾經在20世紀30年代撤出了中國,到了80年代它們又回來了。

1992年鄧小平的深圳之行不是偶然的,他的"南方視察"的目的是為中國經濟進一步改革發出積極的信號。深圳的2000美元的人均收入使新中國看到了希望。在視察的四天里,鄧小平參觀了那些爭取與世界頂尖產品進行競爭的高科技工廠,並要求當地官員不要像那些"小腳女人"一樣畏首畏尾,要敢于把改革推向前方。他鼓勵和贊揚企業家們要善于與外國投資者建立建設性和互利性的關系。他還參觀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在談到改革時,他說:"我們別無選擇,如果經濟建設上不去,我們最終會失去人民的支持,中國也會受到其他國家的欺壓和凌辱。這種情況只能導致中國共產黨的垮台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