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清風皓月 第27節:我是怎樣整理相聲《改行》的(2)

那麼這個段子的取舍呢?原有14個片段,我們現在在14個當中選擇了3個,一個是賣粥的-京韻大鼓、一個賣青菜的-京劇老旦、一個賣西瓜的-京戲花臉。原有的14個片段,其中有很多手法是相同的,有的內容不盡人意,用的人名也不合適,所以我們就選了其中3個表現手法不同的。內容和手法相近的我們就選其中我們認為是最好的。後來又整理出一段《賣包子》,原來也是"改行"里的,除了賣包子的片斷是解放後新寫的,原來沒有。原來賣包子的是京戲武生,用的是《獨木關》的唱法。當初,我聽前輩說的是李吉瑞唱《獨木關》唱得好,後來改行賣包子了,用《獨木關》的腔兒唱賣包子的詞兒。後來我寫《賣包子》,另外想了一個跟當時社會背景關系密切的,改為京戲老生。

這是說整理這個段子的取舍問題,下面我再談談《改行》里有的包袱兒的使法。比如這個片斷,以前我是這樣說的:"人的死有很多名詞,皇上死了叫'駕崩';娘娘死了叫'歸巢';王爺死了叫'駕薨';大將死了叫'歸位'。"乙:"說相聲的要死了呢?"甲:"說相聲的死了叫'踹腿'了。"乙:"!"現在改成-甲:"皇上死了你不能說他死了,單有好的字眼兒形容他的死,皇上死了叫'駕崩'。"乙:"'駕崩'?怎麼講?"甲:"大概……就是架出去把他崩了。"同是一個包袱兒,思想意義就不同了,表現了演員對統治者的憤恨。想一想解放前為什麼不能這麼改呢?最初我想,那時不可能這麼改,也不敢這麼改。皇上雖然不存在了,但皇親國戚還都是社會上有權勢的人物,這樣說一定會出亂子的。既而又一想,還有更重要的原因,當時藝人沒有這樣的政治水平,不能改成這樣。這個包袱兒以前也有人這麼使-甲:"皇上死了叫'駕崩'。"乙:"駕崩?"甲:"你要死了也可以叫'駕崩'。"乙:"我也叫駕崩?"甲:"啊!就是架出去把你給崩了。"那就是甲乙兩人開玩笑。後來我們覺得不合適,就改成現在的使法。我談的問題,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像這樣的事相聲界有很多。為什麼我們現在能夠這樣做呢?能夠這樣改呢?我想這完全是受毛主席文藝思想教導的結果。

侯根據侯寶林1962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