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民日記》代序:歲月有痕

一本看似流水賬式的生存日記,

一首聽似平平淡淡的勞動之歌,

一段原汁原味的生活之旅,

一抹烙進心底的歲月之痕!

我們不敢相信,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竟然堅持寫了近60年的日記!他用和鋤頭一樣勤不離手的筆,堅持不懈地記錄了他和村民們半個多世紀的生存經曆,一筆一劃地描繪了陝西農村某村莊半個多世紀的滄海桑田與風霜雪雨。在他筆下,沒有浩浩曆史長河中叱咤風云的英雄豪傑,也沒有悠悠秦川中炙手可熱的文人墨客,只有草根庶民的喜怒哀樂,芸芸眾生的生老病死和原封不動的歲月真跡。

1931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日記作者侯永祿出生在陝西省合陽縣路井鎮的後新莊村(現在叫路一村五組)。他的父親是一個遠近聞名、手藝精湛的鐵匠。侯永祿9歲那年,父親去世。一字不識的,卻知道識字的重要,節衣縮食,送他上學。侯永祿在學堂和後來的師范學校里,知道了《三字經》、《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四書五經,知道了孔子、孟子及“仁、義、禮、智、信”,也知道了陝北延安、共產黨、、馬列主義

侯永祿的日記開始于1940年年末:“一九四九年臘月十三,自父親撒手去世之後,我們一家孤兒寡母,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從那時起,他便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無間斷,至今已有200余萬字。我們從中挑挑揀揀,編成《農民日記》,展示出農民侯永祿勞苦耕作了半個多世紀的精神“自留地”。

《農民日記》用魂牽農田、命系莊稼的平凡瑣事,如數家珍地向我們昭示了過往近60年的人間煙火,用居家度日的油鹽柴米,見證了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

“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等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三農”問題,折射出一個家庭、一個村莊、一個的命運《農民日記》里那些已發黃的老照片,殘破的契約、賬本等難得再覓的曆史證物,那些秦腔秦味兒的村言土語,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鄉規民俗,那些和諧家里家外、鄉里鄉親的快板對聯,既樸實敦厚,也不失小民情趣,既透射著農民勤勞、隱忍、善良、淳樸的偉大品格,也毫不避諱地講出了農民掏心窩子的大實話,凸顯曆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眼里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寶貴價值。我們跟隨農民侯永祿那沒有遮攔和修飾的筆觸,體味了陝西農村田園鄉野生活的感歎與唏噓。我們閱讀農民侯永祿筆下家長里短的細微瑣事,仿佛踩著中國農村蹣跚前行的腳印,走進苦樂相伴、悲喜交雜的滄桑歲月。一片躍然紙上的農民的赤忱,讓我們震驚、感動、欣喜、沉思。

《農民日記》不僅僅是一本看似流水賬式的生存日志,更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勞動之歌和生活之歌,它用普通農民的生命之火,在我們心底烙下了抹不去的歲月痕跡!

編者

2006年6月于

編輯說明

2006年初,我們針對陝西農民侯永祿記下近60年日記的特點,提出了以下編輯構想:

保留原汁原味,即按照日記的真實日期和內容進行選編,並忠實再現其樸實文風和方言土語,對某些不符合現在語言規范的文句,只要在理解時不產生歧義,便不作更改和修飾。包括為了讓侯永祿日記原封不動地顯現年代印記,我們特意采用農曆記錄1953年1月1日以前(即中華人民共和國采用公曆以前)的日記日期,並用漢字表示其間具有統計意義的數字。

提取可讀信息,即挑選原稿中最能反映農業發展和農民生存實情、最具有時代氣息的典型事例,並把日記大致分成“記事”和“敘事”兩類文體選編,以便加快日記敘事的節奏和增強可讀性。

突出小中見大,即把日記中油、鹽、柴、米類的些微瑣事與當時眾所周知的社會大事連通,為此,我們在每一個年代的日記起始頁前,添加了題為“背景鏈接”的彩色插頁,用直觀、醒目的形式對這一年代的日記背景作概括性介紹。

豐富視覺感受,即用不同字體編排"記事"和"敘事"這兩種形式的內容,采用隔行排版加以區分,並根據相關內容穿插實物圖片、彩色插頁和底圖等,增加版面變化。

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勞動,我們終于編輯完了這部中國農民自己寫自己的紀實文集。今天我們在由的農業社會急速走向工業社會的轉型過程中,真正的農民文化已從日益發達的傳媒視野中淡出。盡管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我們今天卻很難在紙質出版物中尋覓到有關農業文明的直接信息。我們由衷地祝願《農民日記》能在林林總總的出版物中填補農民文化景觀的空白,讓廣大讀者能從中很直接地搜尋到農民的心聲和農民的文化,這就是我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辦的一件小小的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