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楊惲:效仿外祖父寫名篇

外孫楊惲:效仿外祖父寫名篇

楊惲(?—前45),西漢家。字子幼,宣帝時曾任左曹,後因告發霍光謀反有功,封平通侯,遷中郎將。神爵元年(前61)升為諸吏光祿勳,位列九卿。其父楊敞曾兩任漢宣帝時丞相,司馬英是著名史學家兼文學家司馬遷的。

楊惲家中藏有一部母親從外祖父家中帶來的外公司馬遷寫的《史記》,因此楊惲有機會目睹這一曆史名著。受外祖父和母親的影響,楊惲自幼熟讀了《史記》和名家經典,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另外,外祖父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對楊惲的影響也頗深。

楊惲自幼“輕財好義”,從小在朝中就有很大的名氣。為官之時也能大公無私,奉公守法,不徇私情。據《漢書?楊惲傳》載,楊惲母親司馬英去世後,其父楊敞為之娶一後母,後母無子,楊惲侍之如親娘,孝敬有加。其後,後母去世,留下財產數百萬,臨終前,他的後母叮囑由楊惲繼承,但是後母去世後,楊惲沒有將這筆財產據為己有,而是將後母留下的大筆財產分給她的幾位。父親楊敞去世後,楊惲本人還從父親那里繼承500萬的財物,為官清廉,經濟狀況並不很好的楊惲卻將其全部用來救濟那些宗親。

楊惲傳世的名篇《與孫會宗書》就是他仿效外祖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寫出來的,其文真可與外祖父媲美。文章寫的內容和抒發的情感幾乎與外祖父的《報任安書》完全類似,其作品文采斐然,才氣縱橫,激烈瀟灑,頗得太史公的真傳。

步入仕途的楊惲,目睹朝廷之中貪贓枉法成風。對此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吏視而不見,獨有楊惲同他外祖父一樣,出汙泥而不染,鐵骨錚錚,一身正氣,敢于冒死在皇帝面前直諫,大膽進行揭發。他還告發與父親楊敞有深交的朝廷元老重臣霍光謀反之事。因此,楊惲和另外幾個與他一同告發此事的人都獲取了封侯的賞賜,還加官進爵。

正是由于他敢于直言,大膽揭發朝臣的不軌行為,遭到許多人的怨恨,不少人還在背後暗算他。

太仆戴長樂是漢宣帝的故交,宣帝在藩時,就與長樂相好。後來,戴長樂因事下獄。戴長樂前思後想,終于認定他的事之所以被告發,全是平時喜歡告發別人的楊惲所為。于是他抓住楊惲平時的一些話柄,在皇帝面前加以發揮,狀告楊惲平時言語“大不敬”,有誹謗皇上之嫌。戴長樂告楊惲主要有兩件事,一件是:有一次,楊惲聽到一個匈奴降漢的人告訴他,匈奴王單于被手下的人殺害。一旁的楊惲聽了此事後便道:“這是一個不明是非的君王,放下忠臣提出的治國良策不用,卻聽信小人的讒言,殺害忠良的必然下場。自古以來,各朝的君王都是一丘之貉,莫不如此。”

還有一件事是,戴長樂曾經狀告楊惲說,富平侯張延壽曾告訴他,前朝時有馬狂奔,直觸宮殿門,馬撞死了,不久,連漢昭帝也駕崩了。而今又有商昌侯的車馬狂奔撞在北掖門上(宣帝宮殿北門),對此,楊惲說:“今複如此,天時,非人力也!”

戴長樂將楊惲對這兩件事所發表的看法無限上綱,說楊惲借單于被殺,馬觸宮殿昭帝駕崩之事,詛咒漢宣帝必步單于或昭帝的後塵。宣帝聽了戴長樂的不實之詞,也未加調查,就信以為真,立即將楊惲免職,“廢為庶人”。

免職後的楊惲,對戴長樂等人及皇上的昏聵大為不滿。回到家鄉後,憑著自己的才干,大治產業,廣建宅室,結交賓客,以財自娛。對免職後的楊惲的這些所作所為,他的安定太守孫會宗極為擔心,並寫信勸告楊惲:朝廷大臣廢退,本應當杜門不出,應時刻擔心還有不測之禍,更不能大治產業,廣招賓朋,否則惹人耳目,又會招致不測之禍。對朋友的忠告,楊惲不以為然,于是給朋友孫會忠寫了《與孫會宗書》一信。在信中,楊惲表達了他絕意仕途以及對宣帝寡情少義的不滿。

結果不出孫會忠所料,沒多久,楊惲罷官後的所作所為被人在皇帝面前告發。漢宣帝認為,當初楊惲本該處以死罪,還是皇恩浩蕩,免他一死,因此,僅僅只是罷了他的官。而免官後的楊惲非但沒有閉門思過,相反招搖過市。恰好在此時,天空中又出現日蝕,有人便牽強附會向皇上進言,說這是由于楊惲驕橫奢侈,不悔過認錯所致。漢宣帝聽後便將楊惲再次下獄治罪,並派人抄了他的家,抄家時還發現楊惲寫的《與孫會宗書》一文。宣帝一看這封信,認為其中有許多語言對皇上大為不敬,當即勃然大怒,下詔將楊惲處以腰斬,妻子兒女流放。

然而楊惲仿照外祖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寫的《與孫會宗書》一文和外祖父司馬遷的《報任安書》這兩篇不朽的篇章,卻永遠為後人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