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世孫包玉剛:世界八大船王之一(2)

1982年2月29日,在中南海接見了包玉剛,這次接見,鄧小平首次向他透露了中央政府的一個重大決策:1997年中央政府決定收回香港。此消息正式公布是在這一年的9月,也就是說包玉剛獲取這一消息比外界要早7個多月。在談話中,鄧小平特意告誡包玉剛,中央收回香港後,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雖然當時還沒有提出“50年不變”。同時鄧小平告訴包玉剛,香港回歸後中央會使香港的經濟保持繁榮局面,並將使香港得到更大的發展。鄧小平的談話,堅定了包玉剛“留在香港,投資香港”的信念。

1987年9月,包玉剛受鄧小平之邀偕同夫人及子女訪問,鄧小平在家中設宴招待了包玉剛及全家,席間兩家人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特別高興之時,鄧小平舉杯向包玉剛對祖國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並發出感慨說:“改革開放可不容易啊!短短的幾年開放,變化真大啊!guest(客人):今天吃的這樣好的鮑魚來之不易啊!如果不是改革開放,我們就吃不上啦!”聽著小平同志的這番話,一旁的包玉剛頻頻點頭,並舉起酒杯對鄧小平表示祝賀。

20世紀80年代末期,年過八旬的鄧小平辭去了黨政所有的職務,只擔任了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不久又辭去了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的職務。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鄧小平依然保持與包玉剛的頻繁交往。一次,與包玉剛聊天時談到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說:“我認為退休一定要在身體好的時候退,這比身體不好的時候再退下來要強得多,這樣對個人和時代都有好處。”

鄧小平的話啟發了包玉剛,此時年近八旬的包玉剛仍舊掌握著環球公司的大權。聽了鄧小平的這一談話後,包玉剛深受啟發,也開始考慮要從總裁的位置上退下來,享受退休後的感覺了。1986年,包玉剛正式宣布退休,公司由他的女婿來掌管。

包氏家風

包玉剛雖然“富可敵國”,然而他們全家始終保持先人包拯的清廉之風。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們不要亂花錢,把自己的錢多用來回報社會,這才是有意義的事。在生活上,包玉剛常對孩子們說:鞋子有一雙就夠穿了,衣服質量也只要一般就行了,不要追求高檔和時髦。

包玉剛不僅要求兒女們節儉,自己也能以身作則。1974年,希臘船王帶著自己的女兒到包玉剛在羅馬下榻的飯店去拜訪他,當他走到飯店時,驚訝地發現這位世界船王遠非他們所想象的住在豪華間,而是一間小客房。從這些小事就可以看到包氏家族的勤儉家風。在一般人看來,包玉剛很“小氣”,甚至說他有些吝嗇。對于這類話,包玉剛先生不以為然。

包玉剛對自己及其家人確實很“小氣”、吝嗇,但是他對祖國、對百姓、對公益慈善事業又是那樣的不惜重金,又是那樣慷慨!

1981年,包玉剛慷慨解囊捐款1000萬美元,建造上海交通最現代化的圖書館——包兆龍圖書館。包兆龍是包玉剛父親的名字。

同年,包玉剛又捐資2000萬美元創辦甯波大學。接著又和家人在甯波捐資興建中興學校、黃鑒湘門診樓、龍賽醫院、包兆龍路、包玉剛圖書館及甯波港的建設等。

為了資助浙江高校的教師出國或進修學習,包玉剛捐資200萬美元創建“包兆龍、包玉剛留獎學金”。另外,還捐出500萬美元給香港留學生。

1988年,中英兩國政府和包玉剛共同出資5000萬美元,為赴英學習的中國研究生、訪問學者和其他高級研究人員,設立中英友好獎學金,讓這些出國人員在英國能安心學習和研究。

包玉剛不僅在內地捐出了大量的資金,還在香港捐建了400萬港元修建香港大學“包兆龍保健中心”,捐資1000萬港元建香港游泳池,捐資175萬港元建香港灣仔室內運動場,捐資800萬港元在香港中心建“包兆龍畫廊”等。

包先生捐資不限于中國,還對英國、巴西等國的和醫療福利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