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6節:榮氏:富過四代的家族(4)

這是無錫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業,所以一動工便引起全城轟動,而且這種轟動並不友好。

無錫當地的一些守舊鄉紳向縣衙投訴,說榮德生建廠破壞地方安定;又說工廠的煙囪正對著城內的大成殿和學宮,破壞了風水,今後無錫人科舉無望云云。縣令便下令工廠停建,遷往別處。榮宗敬當時心氣甚高,認為有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的批文,無須理睬鄉紳縣令。但事實證明,地方勢力的阻礙力遠遠超出了他的料想。整整延宕一年,忙于應訴,直到1901年底,才在劉坤一的高壓命令下得以通行。榮德生後來便感歎說:"天道變,世道卻不變。我只想老老實實辦實業,可是不靠官場、不依賴鄉紳就一事無成。"這句話中的"鄉紳"應該就包括這一節。

1902年3月,保興面粉廠終于建成,投入生產。到1902年底,全國開工的面粉廠共12家,其中8家是中國人投資創辦的。保興面粉廠在當時是規模較小的一家,僅有4部法國石磨,3道麥篩和2道粉篩。全廠雇用工人30多人,一整個晝夜也只能生產面粉300包。雖然規模很小,但這就是日後整個榮氏家族財富的發祥地。

保興面粉廠的面粉銷路在江浙並不理想。一則江南主食大米,對面粉的需求有限;二則輸了訴訟的鄉紳們不甘失敗,散布謠言。這些謠言也充滿了鄉土色彩,比如:"保興面粉廠的大煙囪是用童男童女作祭品,才豎起來的!"又比如:"保興的面粉中摻有毒藥,已經有某家的姑娘吃後中毒身亡了!"結果沒有人願意買保興的面粉。榮德生便派人到本地各面館、面店、點心店去推銷,采取降低售價、先吃後付款等優惠條件,吸引消費者;為了照顧本地人的習慣,他們甚至將機制面粉和土面粉混合起來出售,價格比土制面粉還低,這樣終于使一部分當地人開始接受機制面粉。但是南方畢竟不是面粉的大市場,所以要向北方謀求銷路。而榮氏兄弟自小生在南方,對北方市場一無所知。

就在此時,榮宗敬遇到了恒來油麻店專門在北方推銷的無錫人王禹卿。兩人攀談中,王禹卿表示有能力將保興的面粉銷到山東以北,乃至東北各省。榮宗敬當下便以4倍的薪水,外加10%的傭金向王禹卿下聘,將北方的銷售事務全權委托給他。王禹卿在北方經營多年,與北方的商戶已經有良好的關系,所以保興面粉很快在北方市場打開銷路,庫存得以緩解。王禹卿被任命為銷粉部主任,月薪也隨之翻倍。

辦廠兩年後,當初的發起人之一朱仲甫決定抽出股金。怡和洋行的買辦祝蘭肪聽到消息,立即托人轉告,表示他願意獨資購下保興。榮氏兄弟不肯放棄,于是一方面追加自己的股金,一方面也接受了祝蘭肪的部分新股,擴充資本。為了表示這是一個新的開端,他們將廠名也改為茂新面粉廠。榮德生擔任經理,榮宗敬擔任批發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