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滿清末年 第4節:第二章  鄉村生活(1)

第二章鄉村生活

我出生在一個小村莊里的小康之家。兄弟姊妹五人,我是最小的一個,三位哥哥,一位姊姊。我出生的前夕,我父親夢到一只熊到家里來,據說那是生男孩的征兆。第二天,這個吉兆應驗了,托庇祖先在天之靈,我們家又添了一個兒子。

我大哥出生時,父親曾經夢到收到一束蘭花,因此我大哥就取名夢蘭。我二哥也以同樣的原因取名為夢桃。不用說,我自然取名為夢熊了。姊姊和三哥誕生時,父親卻沒有夢到什麼。後來在我進浙江高等學堂時,為了先前的學校里鬧了事,夢熊這個名字入了黑名單,于是就改為夢麟了。

我出生在戰亂頻仍的時代里。我出生的那一年,英國從中國拿走了對緬甸的宗主權;出生的前一年恰恰是中法戰爭結束的一年,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就在那一年讓渡給法國。中國把宗主權一再割讓,正是外國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本土的序幕,因為中國之保有屬國,完全是拿它們當緩沖地帶,而不是為了剝削他們。中國從來不干涉這些邊緣國家的內政。

這情形很像一只桔子,桔皮被剝去以後,微生物就開始往桔子內部侵蝕了。但是中國百姓卻懵然不覺,西南邊疆的戰爭隔得太遠了,它們不過是浩瀚的海洋上的一陣泡沫。鄉村里的人更毫不關心,他們一向與外界隔絕,談狐說鬼的故事比這些軍國大事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但是中國的國防軍力的一部分卻就是從這些對戰爭不感興趣的鄉村征募而來的。

我慢慢懂得一些人情事故之後:我注意到村里的人講起太平天國革命的故事時,卻比談當前國家大事起勁多了。我們鄉間呼太平軍為長毛,因為他們蓄發不剃頭。凡聽到有變亂的事,一概稱之為長毛造反。大約在我出身的三十年前,我們村莊的一角曾經被太平軍破壞。一位木匠出身的蔣氏族長就參加過太平軍。人們說他當過長毛的,他自己也直認不諱。他告訴我們許多太平軍擄掠殺戮煮吃人肉的故事,許多還是他自己親身參加的。我看他的雙目發出一種怪光,我父親說,這是因為吃了人肉的緣故。我聽了這些恐怖的故事,常常為之毛骨悚然。這位族長說,太平軍里每天要做禱告感謝天父天兄(上帝和耶穌)。有一天做禱告以後,想要討好一位老長毛,就說了幾句"天父夾天兄,長毛奪咸豐"一套吉利話。老長毛點頭稱許他。他抖了。就繼續念道"天下打不通,仍舊還咸豐。""媽"的一聲,刀光一閃,從他頭上掠過。從此以後,他不敢再和老長毛開玩笑了。

這樣關于長毛的故事,大家都歡喜講,歡喜聽。但是村里的人只有偶然才提到近年來的國際戰爭,而且漠不關心。其間還有些怪誕不經的勝利,後來想起來可憐亦複可笑。事實上,中國軍隊固然在某些戰役上有過良好的表現,結果卻總是一敗塗地的。

現代發明的鋒芒還沒有到達鄉村,因而這些鄉村也就像五百年前一樣地保守、原始、甯靜。但是鄉下人卻並不閑,農人忙著耕耘、播種、收獲;漁人得在運河里撒網捕魚;女人得紡織縫補;商人忙著買賣;工匠忙著制作精巧的成品;讀書人則高聲朗誦,默記四書五經,然後參加科舉。

中國有成千上萬這樣的村落,因為地形或氣候的關系,村莊大小和生活習慣可能稍有不同,但是使他們聚居一起的傳統、家族關系,和行業卻大致相同。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生活理想、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科舉制度則使整個國家結為一體而成為大家所知道的中華帝國。(我們現在稱中華民國,在辛亥革命以前,歐美人稱我們為中華帝國)。

以上所說的那些成千成萬的村莊,加上大城市和商業中心,使全國所需要的糧食、貨品、學人、士兵,以及政府的大小官吏供應無缺。只要這些村鎮城市不接觸現代文明,中國就可以一直原封不動,如果中國能在通商口岸四周築起高牆,中國也可能再經幾百年而一成不變。但是西洋潮流卻不肯限于幾個通商口岸里。這潮流先沖激著附近的地區,然後循著河道和公路向外伸展。五個商埠附近的,以及交通線附近的村鎮首先被沖倒。現代文明像是移植過來的樹木,很快地就在肥沃的中國土壤上發芽滋長,在短短五十年之內就深入中國內地了。

蔣村是散布在錢塘江沿岸沖積平原上的許多村莊之一,村與村之間常是綿延一兩里的繁茂的稻田,錢塘江以風景優美聞名于世,上游有富春江的景色,江口有著名的錢塘江大潮。幾百年來,江水沿岸積留下肥沃的泥土,使兩岸逐步向杭州灣擴伸。居民就在江邊新生地上築起臨時的圍堤截留海水曬鹽。每年的鹽產量相當可觀,足以供應幾百萬人的需要。

經過若干年代以後,江岸再度向前伸展,原來曬鹽的地方鹽份漸漸消失淨盡,于是居民就在離江相當遠的地方築起堤防,保護漸趨干燥的土地,准備在上面蓄草放牧。再過一段長時期以後,這塊土地上面就可以植棉或種桑了。要把這種土地改為稻田,也許要再過五十年。因為種稻需要大量的水,而挖池塘築圳渠來灌溉稻田是需要相當時間的,同時土地本身也需要相當時間才能慢慢變為沃土。

我童年時代的蔣村,離杭州灣約有二十里之遙。圍繞著它的還有無數的村莊。大大小小,四面八方都有,往南一直到山麓,往北到海邊,往東往西則有較大的城鎮和都市,中間有旱道或河漢相通。蔣氏族譜告訴我們,我們的祖先是從徽州遷到奉化暫駐,又從奉化遷到余姚。徽州是錢塘江的發源地,我們的祖先到余姚來,可能就是為了開墾江邊新生地。在我幼年時,我們蔣氏家廟的前面還有古堤岸的遺跡,那家廟叫做"四勿祠",奉祠宋朝當過禦史的一位祖先,他是奉化人,名叫蔣峴。然而一般人卻慣叫"陟塘廟",因為幾百年前,廟前橫著一條堤塘。

讀者或許要問:什麼叫"四勿"呢?那就是《論語》里的非禮勿視,非禮勿昕,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句話。我們玩具店里所看到的三只猴子分別蒙起眼睛、耳朵、嘴巴,就是指這回事。至于為什麼沒有第四只猴子,因為那三只猴子坐著不動,就可以代表了。但是我們那位禦史公卻把這四勿改為勿欺心,勿負主,勿求田,勿問舍,人稱之為四勿先生。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處世格言是很多的。我們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諸如寺廟、戲院、家庭、玩具、格言、學校、曆史、故事等等,來灌輸道德觀念,使這些觀念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以道德規范約束人民生活是中國社會得以穩定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