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記憶碎片 第41節:曾經有一些書擺在我的面前(1)

曾經有一些書擺在我的面前

中學時代的讀書生涯乏善可陳,大多屬于功能性閱讀,比如抄寫《遼甯青年》上的抒情排比句來提高自己的文采,背誦名人名言好讓自己的議論文更有說服力等等,而如果看點兒與高考升學無關的書,就會被聯想到可能落榜。但文明的火花是誰也攔不住的,就像馮雪峰贊美盜火的普羅米修斯:“而反抗簡直是天性”。

《作品與爭鳴》,說來奇怪,當我在腦子里梳理中學時代讀過的書時,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這份雜志。當時幾乎所有的文學雜志都很暢銷,我不至一次地在如今已經成名的文化騙子家里看到那個年代一期不落的《當代》、《收獲》、《中篇小說選刊》之類,而導致這本雜志走紅的原因當然是“爭鳴”那個詞。此外時代文藝出版社的“新時期爭鳴作品叢書”也風行一時,我在那里讀到了至今仍認為是最棒的當代小說《波動》,作者叫趙振開,他的另一個名字叫北島。盡管現在看起來爭論的由頭和觀點都那麼可笑,但被允許進行爭鳴,無疑是一個時代最大的驕傲。

《朦朧詩選》,這是我見過的脫銷次數最多的一本書,屢次去書店購之不得,都說賣完了。等到終于買到手,已經是大學畢業後,此時早已將其中的大部分詩抄了一遍背了數遍,再看一下版權頁,印數已達數十萬,實在不可思議。聽說有人送給心愛的姑娘一盤錄音磁帶,在克萊德曼優美的鋼琴伴奏下,那厮煞有介事地念著舒婷的詩,第一句“也許我們的心事,總是沒有讀者”,就把那姑娘煽哭了。還有拜倫雪萊泰戈爾——哦,有人記得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的《青春詩曆》嗎?那是一個詩歌被大聲朗誦的年代,而我正處于極度需要詩的年齡,這是最幸福的合拍。

《尋找回來的世界》,這本小說是著名詩人、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賀敬之先生的太太柯岩女士的作品,不知道是不是妻因夫貴,但至少是小說因電視劇貴,成為文學與影視聯姻的首個范例。本來我對小說毫無興趣,但迷上了同名電視劇里許亞軍飾演的冷酷的“伯爵”謝悅,于是將這部小說找來看了一遍。如今再度回憶起它,聊以紀念青春期的同性偶像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