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庭 第54節:"好攝之徒"遭遇"不准攝影"(1)

"好攝之徒"遭遇"不准攝影"

在朝鮮,導游口中頻率最高的話就是:"這里不准攝影!"

在朝鮮,最為遺憾的事就是,"這里不准攝影!"

在朝鮮,最難以理解的也是,"這里不准攝影!"

對于一般的游客而言,到景點留個影,作為"到此一游"的紀念,也就行了。他們與朝鮮之間的矛盾不大。

作為紀實文學作家,攝影是我實地采訪不可缺少的一環。我是"好攝之徒",無法停留在"到景點留個影"的水准。我用我的目光觀察著,捕捉著形象。我的背包里總是放著照相機,處于"時刻准備著"的狀態。一遇上值得拍攝的場面,我會迅速拿出照相機拍攝。

不論是到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我總是要拍攝上千張照片。尤其是在改用數碼相機拍攝之後,拍攝、保存照片就更加方便。就在前往朝鮮之前的2006年6月,我在新疆就拍攝了1500多張照片。

不言而喻,到了朝鮮這麼一個特殊的國家,我當然會大量拍攝照片。然而,導游不斷發布"這里不准攝影"的命令,使我與導游之間不時產生矛盾。尤其是導游B小姐不是那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以通融的人,而是死板地執行上級"這里不准攝影"命令的人。我在"生硬的導游"一節中,已經勾勒過這位B小姐的形象。

對于種種攝影禁令,剛進朝鮮的時候,我不敢冒犯。後來,在從新義州到平壤的火車上,H先生對我說:"到了平壤之後,你都可以拍。只是如果你要拍朝鮮人,需要事先征得被拍攝者的同意。"有了他的這句話,我便有了"依據",在平壤各處拍攝照片。雖然曾經有過不能透過火車、汽車車窗拍照的規定,但是在平壤,我在汽車行進時透過車窗拍攝諸多照片。我是當著前面的B小姐和後面的H先生公然拍照的。他們居然沒有說"這里不准攝影",我也就不斷地拍下去。後來,從平壤到妙香山,從平壤到開城,我也在沿途拍攝了許多照片。

有一回,大巴士行進在平壤市區,忽然見到前方濃煙滾滾,顯然是發生了火災,我剛透過車窗拍了一張照片,B小姐就大聲疾呼:"不准攝影!"

我問:"為什麼不准攝影?在莫斯科,我遇上一場火災。我在現場拍攝,誰都沒說'不准攝影'。"

B小姐這時候說了一句真話:"我們國家不願意把不好的一面讓別人拍照!"

原來,朝鮮作出種種"不准攝影"的規定,其實是不准拍攝"不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