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的記憶碎片 第68節:都市里沒有當初我的夢想(1)

都市里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1997年,我離開生活戰斗六年之久的石家莊,來到北京,開始了職場漂泊。當時心中是很興奮的,那種既沖破牢籠又投入熔爐的感覺。

進駐北京後的一段日子新鮮而刺激,干的活經常能傳誦一時,口袋里的錢經常是厚厚的一摞,同飯局的吃貨經常是名動天下的大佬,真的是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但是,但是,缺了什麼呢?

在那三年多的時間里,換了四五處住所,從地下室到合租戶,也借宿過別人的辦公室,必須在別人上班前離開及人家下班後潛入。這些並沒什麼值得誇耀的,但一個人扛著自己的小包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委實可憐,經常感到是個不完整的自己,像玩具風箏在空中飄來飄去。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里沒底兒的感覺呢?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沒有陳寅恪先生那樣照相機般的記憶力,在讀書的過程中,早已將一些思想、記憶、感覺甚至自我轉移到了書內,好讓腦子不致那麼擁擠。那些讀過的書也已經成為大腦溝回的延伸、小件行李寄存處、謀生手段的一部分。這時的我,已不單純是一具身高一米七十體重六十六公斤的肉體,把那些讀過的書、寫過的字都算進來,才是整個的我。但那一部分,卻被丟在了石家莊家里的書架上。

當那些書不在你身邊,不能讓你隨時掰開引證一番時,你的思想是不完整的,記憶是不完整的,靈魂是不完整的,自己也是不完整的。于是那段北漂的日子里,我經常急得一腦門汗,把手伸出去,也是沒抓沒撓的。有人能身作浮云常傍日,有人能處處無家處處家,有人能將異鄉當作故鄉,有人能將流放當作遠航,但我,卻連那一堆書都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