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27節:白玉霜與小白玉霜

白玉霜與小白玉霜

白玉霜是著名的評劇老藝人,是"白派"藝術創始人。

白玉霜原名李桂珍,一九零七年生于天津,父親是唱蓮花落子的。她十一歲時,拜一位劉姓唱大鼓的為師,十四歲時,又拜孫家班班主孫鳳鳴為師,改習評劇。孫鳳嗚還給她起了個美麗動聽的藝名:"白玉霜"。十四歲的白玉霜在鑼鼓聲中首次登上了戲曲的舞台,也登上了人生的舞台。

白玉霜十七歲時,父親故去,她挑起了生活重擔。先後在天津、吉林、營口演唱,但都未能立住腳,直到後來回到北平,才開始與孫家班頭班學生安冠英合作,她以唱腔優美、表演潑辣而紅遍了京津兩地,被譽為"評劇皇後"。誰知好景不長,因不願為北平市長陪酒,而被驅逐出境。那是一九三四年的事。二十七歲的弱女子白玉霜被武裝警察押解著從小客機里趕出來,攜同她的繼母、養女小白玉霜含屈忍辱離開北平。

回到天津後,白玉霜排練了《秦香蓮》。恰好上海恩派亞大戲院的徐培根來到白家,雙方當下簽好合同。白玉霜與伙伴是夜啟程,到上海演出了《夜審周子琴》、《雙蝴蝶》、《蘇小小》等戲,唱得都很紅。後她又與京劇演員趙如泉合作演出了歐陽予倩編寫的《潘金蓮》,京評兩腔合作取得了空前的盛譽,連演一個多月,場場座滿。《潘金蓮》使得白玉霜大大地出了名,並受到上海文化界進步人士的重視。洪琛專為她寫了反映藝人苦難生涯的劇本《海棠紅》。

《海棠紅》于一九三六年七月,由明星電影公司攝制完成,白玉霜領銜主演,王獻齋、嚴工上、舒繡文等擔任配角。這是中國第一部評劇故事片,描述了一個名叫海棠紅的評劇演員淒涼漂泊的一生。影片在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立時轟動了全城。

白玉霜紅到了極點,不少公司和商店爭著用《白玉霜》給自己的商品命名……但同時,她也招來更多的嫉妒,中傷、暗算和騷擾。為了能在上海灘站住腳,避免重演驅逐出境的悲劇,白玉霜不得不低下頭來拜青紅幫頭子徐朗西作干爹,並被徐占有了。

在白玉霜三十歲那年,她厭倦了功名、虛榮,不顧一切地與人私奔了。而與白玉霜私奔的男子,既不是風流小生,也不是洋場闊少,卻是戲班里打鐃鈸的李長生。

李長生是個鄉下人,為人老實厚道,白玉霜喜歡這個淳樸的人。他們回到了長生的家——河北省霸縣堂二里村。在那里,白玉霜過起了村婦的生活,恬靜、自然,心滿意足。日久天長,她的身世漸漸被外人知道,有的土豪劣紳揚言要綁她的票。為了長生一家的安全,白玉霜忍痛告別了他們。

"白玉霜重返舞台了!"天津的戲迷們欣喜若狂。她的藝術更加純熟了,動作瀟灑,做工洗練,唱腔優美。

然而回到天津後的白玉霜像變了一個人,不愛說笑。一九四三年,她病倒了,確診為子宮癌。在彌留之際,白玉霜想到了結婚,在繼母和姐妹們的幫助下,她和李長生結婚了。在呼喚新人拜堂聲中,白玉霜在丈夫的懷里,滿意地合上了眼睛。時間是一九四三年八月十日。

"評劇皇後"白玉霜去了。她的一生僅度過了三十六個春秋,然而她在評劇事業上的貢獻卻功不可沒,她創造了獨特的白派藝術,低回?婉轉的獨特唱法,加強了評劇唱腔的抒情性。她還在伴奏樂器中加進南胡,在化裝、表演技巧上也有許多的創新。養女小白玉霜繼承了她的藝術風格並有所發展。

小白玉霜原名李再雯,山東人,五歲隨父逃荒至北京,被白玉霜收作養女,受其熏陶,漸通戲理。

三十年代中期,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成功,與李長生私奔後,李再雯即以小白玉霜藝名開始舞台生涯,時年十四歲。

小白玉霜很聰明,長得也很漂亮。白玉霜在世時,她演二旦,給養母配戲,已在群眾中有了基礎。

白玉霜希望傳藝有後,她用極嚴格的傳統教徒方法傳授給養女。小白玉霜以自己的天賦、聰敏、刻苦習藝,學得了白派藝術的神韻和精髓,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真正成了白派藝術的繼承人。

白玉霜死後,白玉霜戲班里的老人叫小白玉霜擔起主角,街上的海報也換成了"小白玉霜",當時新老觀眾都很轟動。班里的老人管白玉霜叫"大白",把小白玉霜叫做"小白"。

白玉霜在世時,有個願望:要讓評劇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那時評劇這個劇種沒有地位,不能登大雅之堂。小白玉霜實現了養母的願望,一九四七年,她出面組織著名評劇演員王度芳、小月樵、新鳳霞等,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了《母女恨》。

五十年代以後,小白玉霜和席寶昆等重新組建了新中華評劇團,在評劇界第一個帶頭演出了現代劇《兄妹開荒》、《千年冰河開了凍》等。

評劇白派藝術在一般觀眾的心目中,只適合于演悲劇,而小白玉霜卻使其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她長于青衣戲,扮相大方,兩眼傳神。她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小女婿》中的楊香草、《九尾狐》中的地主婆等許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小白玉霜果敢潑辣,經曆過很多風險,見過大世面,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大風暴中,竟落得個走投無路,吞服大量的安眠藥自殺了。她在自己的手心里寫了兩行字是:"我沒有文化,你們不要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