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47節:徐複觀擎起這把香火的猛士(4)

臨歧分手竟反目

1949年4月10日,徐複觀在即將南走之際,接到老師熊十力的加急長書。老師在信中極力勸阻他去台灣,在這封長信里,熊十力語重心長地向愛徒講述不能去台灣的理由,條分縷析地把為何不能去台灣的種種原因剖析得淋漓盡致,比如國軍已是全無斗志,美國人的援助絕對是靠不住的,國民黨小朝廷仍舊不思進取……作為老師的熊十力是盡自己最大努力,一片苦心地將台灣保不住的各種理由一一羅列,規勸學生別走上他老人家認為的不歸之歧路。

熊十力乃現代新儒家的開山鼻祖,湖北黃岡上巴河鄉人,與徐複觀家鄉浠水團陂鎮相隔不過十公里路,同在兩縣交界的巴水之側。熊十力出身貧寒,少時曾為人牧牛,全靠勤奮自學成才。在武昌國學館執教期間,仍是一貧如洗,連換洗衣服也只有一套,晚上洗來晾干後次日再穿出去。

學生徐複觀的出身比老師熊十力也好不到哪里去。徐複觀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耕讀之家,8歲才發蒙跟從教私塾的父親讀書,15歲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師范學校,23歲投考湖北省武昌國學館,被黃侃在幾百名考生中定為第一錄取。他們師生都是靠自強不息地勤學苦讀,一步步從最底層的社會走出來的,彼此又是雞犬相聞的老鄉,地緣的親近與共同的經曆,讓熊十力對這個聰穎的學生十分看中。

熊十力像

熊十力自己已經下定決心不會遠走,不想在老邁之年做一個流亡之士。熊十力是無黨無派的讀書人,所以並不在乎是誰的天下。當年王夫之鑽進山洞都能為往聖繼絕學,顧炎武浪跡天涯竟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難道他熊十力就不能?熊十力不願意效法朱舜水,他要做王夫之、顧炎武。熊十力自己這麼打算,自然也希望得意弟子能留下來,陪他一起繼往開來。

熊十力是徐複觀走上學術的領路人,徐複觀對恩師一向是非常尊重。他當初從權傾一時的政府高官急流勇退為無權無勢的一介書生,這種人生軌跡的轉變在一般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這其中既有他對當時現實政治的失望和政治理想的破滅,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在于結識並師從了良師熊十力。徐複觀從熊十力那里獲得了新的啟迪和希望,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方向和歸宿,連他的名字徐複觀,也是熊十力將他原來的字"佛觀"改為"複觀",而被他沿用終生的。

他們師生的緣分要追溯到1943年,當時徐複觀拜訪了正棲居于重慶勉仁書院的鄉賢熊十力,並因讀史問題受到了熊十力"起死回生的一罵",由此形成了其與熊十力的淵源關系,亦決定了徐複觀後半生的命運。當時從雙方的情況看,徐複觀是蔣介石的隨從秘書,有著陸軍少將的軍銜;熊十力則是流落大西南、甚至居無定所的潦倒文人。但熊十力不卑不亢,在如何讀史的問題上,把徐複觀罵得"目瞪口呆",最後徐複觀心悅誠服地接受了熊氏"亡國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的教誨,由此埋下了其以後退出軍政界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