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強權的碎片 第59節:普京:善弈者無極(20)

這種改革是一種漸進的、溫和的、"有俄羅斯特色"的改革,是要建立一種"有秩序、可控制的市場經濟",加強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這也是普京的改革思路。

"柔道式"的外交空間:抗衡、平衡、均衡。在人們的印象中,俄羅斯始終是一個對外征伐、不斷擴張的國家。但事實上,俄羅斯曆史上也多次經受過內外交困的艱難時刻。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往往能韜光養晦、臥薪嘗膽,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作為在國家衰落時刻登上權力巔峰的領導人,普京繼承並發揚了曆史傳統。他清楚地認識到,俄羅斯"正處于數百年來最困難的曆史時期"。

普京根據俄羅斯所處國際環境將外交的基調定為"以柔克剛,以融促變":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與"對手"合作,融入其中,並借此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普京執政以後,特別是在"9·11"後,加大了與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動與美開展反恐合作促使雙邊關系實現重大突破;俄與北約建立了新的合作機制,並借此促使北約由單純的軍事集團向軍事政治組織轉變;俄歐就建立共同經濟空間、能源合作等問題積極磋商。

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所期望的變化:布什在公開場合把俄稱作"伙伴"而不再是"對手";美歐都承認俄是市場經濟國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談判進程;對車臣問題的態度也有所轉變,俄外部環境明顯改善。

普京的"韜光養晦"並非一味的妥協退讓,而是以國家利益為轉移,量力而行,不再關心和介入與己無關的國際事務,集中力量增強國力:放棄與美全球對峙,轉而構建周邊"穩定弧";堅持多極化目標但少說多做,反對美國單極企圖但不挑頭"扛旗";處理國際事務強調"有選擇參與",集中資源投入關系俄羅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領域;減少虛張聲勢,從逞強好勝轉向量力而行,從注重大國面子轉向更注重實際利益;在戰略上堅持維護國家利益的堅定性,在策略上講求實現國家利益的靈活性。

從2000年3月26日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後,普京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形勢和變幻莫測的世界局勢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計謀,不但成功阻止了俄羅斯經濟持續下滑的勢頭,還最大限度地在國際上為俄羅斯爭得了利益。比如把車臣扔上恐怖戰車,就很有代表性。

"9·11"事件發生後,普京是第一個向布什發去慰問電的外國元首。當時人們普遍認為,普京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改善俄美關系,重新樹立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但是人們低估了普京。這就如同下棋,局外人只看到了下一步怎麼走,而普京卻看到了以後的好幾步。普京希望俄羅斯得到的並不僅僅是俄美關系的改善這個孤立的目標,更重要的目的是讓俄羅斯在車臣、加入WTO、北約東擴和反導等問題上同時獲益。

車臣問題一直困擾著俄羅斯,令普京頭痛不已。一方面,車臣戰爭不斷損耗著俄羅斯的國力,拖累著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在2000年,俄政府向車臣剿匪軍隊撥款不少于250億盧布,約占當年俄聯邦軍費的20%。

"9·11"事件發生後,普京馬上對恐怖襲擊進行了譴責,把俄境內發生的恐怖事件與制造"9·11"事件的恐怖分子聯系起來,聲稱車臣恐怖分子與"9·11"事件有染。這樣,俄羅斯終于把車臣扔上了恐怖戰車,使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無緣再以車臣問題相要挾。

普京一再聲稱將全力支持美國反恐怖,向美國示好。急需俄羅斯支持的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只好放棄在國際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准,理解並默認俄羅斯對車臣的打擊。並且,由于在反恐怖問題上堅決果斷和積極的表現,普京受到西方國家的一致好評。

普京曾經說過,"柔道不是簡單的體育運動,而是哲學"。他從柔道中體會出的哲理是:不管對手有多強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對手的破綻,就能借勢擊倒對手。"柔"是為了"克剛",退讓是為了取勝。因而在外交上"韜光養晦"的同時,普京深知俄"並未失去成為偉大國家的潛力",他隱忍退讓是為了俄羅斯崛起。

普京開展了全方位外交。他的外交政策中包含著三個因素,即從國家利益出發制定對外政策;內部目標高于外部目標;實行經濟外交,在北約東擴和車臣問題上,西方向俄羅斯施壓,普京一向表現出堅決、不妥協的立場,滿足了俄羅斯人在國際上不願受人欺辱,重做大國、強國公民的心願,因而獲得廣泛的尊重和擁護。

偉大的國家需要強大的軍事。把俄羅斯建設成偉大的國家,是普京步入政壇的政治理想。

2000年8月"庫爾斯克"號核潛艇事件曾經沉重打擊了俄軍、特別是俄羅斯海軍的士氣,也使得當時正在度假的普京形象受到一定損害。隨著"庫爾斯克"號被成功打撈和"獵豹"號多用途核潛艇的下水以及軍事改革的展開,俄羅斯軍事大國形象有所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