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失聰的庭院 第66節:宋慶齡-無從複制的風華(3)

宋嘉樹闖蕩美國的經曆和西風熏染,加上他又娶了一個知書達理的賢內助,很快使這個有想法的小伙子,在上海灘積累了一大堆財富,同時也與孫中山成為莫逆之交。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出生在上海浦東川沙鎮蘭芬堂74弄1號的"內史第"家中。"內史第"是一座三進院落的江南名宅,宋家借住在"內史第"沿街的三間房里,繼宋慶齡出生之後,宋子文、宋美齡也相繼在此出生,宋氏三姐妹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宋氏三姐妹雖出生在中國,但她們家庭生活平等民主。宋嘉樹夫婦不分男女,先後把六個子女都送去美國接受教育,宋靄齡是中國最早留學美國的女學生。1907年,宋慶齡帶著小妹美齡赴美留學,與早四年留美的大姐藹齡會合。骨肉情深,在美國度過了最好的青春年華。

宋慶齡和宋藹齡大學畢業後,先後擔任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在宋慶齡畢業的前一年,宋美齡也跨入兩個姐姐的母校威斯里安女子學院讀書。

這一時期,是宋氏三姐妹在情感、學習乃至思想上最為融洽和親密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背叛孫中山一意孤行地搞鎮壓共產黨和黨內清洗,蔣介石作為妹夫和敵人的雙重形象,在宋慶齡三姐妹之間挖了一條難以輕言跨越的鴻溝。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為了營救自己的丈夫,宋美齡急忙趕到上海找二姐想辦法。事變後第二天,宋慶齡從銀行里取了錢,並通知孫科安排飛機,准備與何香凝一起飛往西安,做說服張學良、楊虎城的工作。雖說因多方面原因,未能成行,但這次突發事件,使宋美齡深切感受到了"打虎需要親兄弟,上陣還得父子兵"的內涵,她覺得她們與宋慶齡雖有隔閡,但她們有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對國家的熱愛和姐妹情意的珍惜。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橫立在宋氏三姐妹面前的那堵政治牆被迅速推倒。在抗戰的日子里,宋家三姐妹都以不同方式,扮演了在民族救亡運動中至關重要的角色。這個時期的宋慶齡把一批批國際友人介紹到延安,像白求恩、斯諾、史沫特萊、斯特朗、馬海德、柯棣華、愛德華等,都是由她介紹去延安的。宋慶齡還利用她的影響力,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募捐抗日急需的醫療物資和資金,宋慶齡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印章戒指,走到哪里都可以為捐款簽字蓋章,慢慢的,她的手指上磨起了老繭。

宋美齡在這一時期,是二姐眼中的"大明星",她也像二姐當年支持孫中山一樣,臨危不懼地跟隨蔣介石出現在戰火紛飛的前線,在武漢一次慰問傷員的行動中,她甚至被日機炸傷。為了爭取國際援助,她用她獨有的魅力,游說美國國會,爭取到了美國大批財力和物資的援助,她的裙擺在同盟國撩起一陣崇拜的紅塵。

1940年2月,宋氏三姐妹在香港相聚,共同發表抗戰演講,為抗日募捐。

1940年3月,宋慶齡與大姐和小妹一同訪問重慶,三姐妹聯袂訪問了重慶第一兒童保育院,到傷兵之友醫院慰問傷病員、並多次會見各界民眾,發表演講,號召人們加強團結,堅持抗日。

由于宋慶齡在重慶進行一些進步活動,國民黨軍統特務密謀制造車禍謀害她,宋美齡知道後極為氣憤,她把電話直接打給戴笠:"從今以後,我二姐的安全出了任何問題,都唯你是問。"

抗戰勝利後,宋慶齡與她的姐妹們本可以過上團聚、太平的日子,可她的妹夫蔣介石,卻非要打一場意在消滅共產黨的內戰。國共內戰,又帶來了宋慶齡與她的姐妹政治上的紛爭。在宋慶齡眼里,親情代替不了原則。

1946年,大姐宋藹齡赴美定居,1949年,宋美齡隨夫逃往台灣,茫茫大海,三姐妹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能相聚。

1971年4月,宋子文在美國病逝。美國總統尼克松打算促成宋家三姐妹再度相聚的美事,宋美齡的專機已經從台北起飛,無奈,半路上又讓生性多疑,怕上了中共統戰圈套的蔣介石叫了回來,宋慶齡本來計劃赴美參加弟弟的葬禮,但因飛機航班等原因未能成行,為她們三姐妹留下了無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