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19節:第三章 喜憂參半(5)

炙手寒心寒冬春暖

趙挺之見到這封信後是否同意營救自己的親家,因缺乏明確的曆史記載,我們不得而知。但另一條重要的線索,也許能夠有助于我們分析趙挺之最後的決定。

南宋人晁公武在《郡齋讀書志》中說:"其舅正夫相徽宗朝,李氏嘗獻詩云:'炙手可熱心可寒。'"天下竟有如此巧妙之事,前段所提及的殘詩是李清照央求公公解救父親,而晁公武所記錄的殘詩卻是李清照對趙挺之所作所為的情緒反饋。

"炙手可熱心可寒",所指何事?這句詩是從杜甫的"炙手可熱勢絕倫"(《麗人行》)中點化出來的。杜甫的這句詩是譏諷楊國忠、楊玉環一家,朝廷大權在握,簡直熱得燙手!比喻權力過多,權勢過重,無人能與之相比。可李清照這一句卻有所不同,她所謂"炙手可熱心可寒",是說你的權力、權勢過重,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而且冷到了極點!

這就有點令人費解了,按理說趙挺之是趙明誠的父親,李清照的公公,他的權力越多越重,對他們的家庭越有好處,可李清照為什麼會感到心寒呢?李清照將這樣一首詩送給公公趙挺之,看來其中必有隱情!

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的推測,這一句不合常理的詩,是在趙挺之並沒有援救李格非之後寫的。換而言之,一開始,李清照獻詩給公公,央求他能夠營救父親。但是很快她就發現,自己的央求是非常幼稚而不現實的。趙挺之對李格非雖無成見,兩人也無政治上的過節,但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此,而在于這次的斗爭,並非個人之間的斗爭,亦非私仇間的較量,而是政治集團間的厮殺,是政治利益的斗爭。對于趙挺之來說,他與蔡京所做的一切只是針對舊黨人物,而不是專門要針對李格非。面對兒媳婦李清照的請求,他只能有兩個選擇:或者是不理會兒媳婦的請求,繼續追隨蔡京,追求飛黃騰達;或者是按照兒媳婦的請求,給李格非大開方便之門,但必須承受可能的政治風險。

李清照很不幸,因為從她給公公的第二首詩能夠看出來,政治上風頭正健的趙挺之選擇了前者。這個選擇對于趙挺之而言非常正常,非常符合官場政治的一般邏輯,但是趙挺之的這個選擇對李清照打擊很大,也使得她一下子從幻想的美夢中驚醒!

合巹初嫁的她原來每日只是與趙明誠生活在神仙般恩愛的日子當中,趙挺之的作為或許讓她第一次領略到政治的殘酷與冷血。原來現實生活並不像鮮花那樣楚楚動人,原來公公欣賞她的文采,也可以同意她與趙明誠的婚事,但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家人放棄自己的政治前途。這個事實是如此的冷酷、真實,真實得讓二十來歲的李清照感到從未有過的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