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34節:第五章 國難當頭(5)

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後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鎖書冊什物,用屋十余間,期明年春再具舟載之。

根據這一段記載,我們可大體推斷出李清照與趙明誠當時所做的安排:

第一,趙明誠攜帶一批文物字畫先行至江甯府。根據之前所敘,趙明誠在淄州任內,一直積極從事文物金石之搜集與整理,淄州距青州甚近,趙明誠極有可能已陸續將收藏在青州老家的一些文物精品運來淄州,以供他們夫妻品鑒。由此可知,在淄州的金石文物字畫數量必定不少,以至于需要殫精竭慮地苦心安排運送的先後次序。因體積、面積過大者不易載送,因此先排除書籍當中過重過大的刻印本;接著排除多圖幅的字畫,因為數量依然太巨大;再對那些未有標識、落款的古器、朝廷國子監刻印的易得書籍、無特別價值的普通字畫以及過重過大的器皿,一一篩揀、排除,如此嚴苛剔選,居然還裝滿十五車,可見趙明誠夫妻在淄州收藏之豐富!無論文中之"車"所指為何種車,十五車之數也非同小可。這雖是一次奔喪,但卻也是他們夫妻逃難避難生活的開始。如果此時再不運走,以後的運送將會倍加困難,而這麼大量貴重的文物,放置于烽煙四起的北方,自是岌岌可危。這滿滿十五車文物先由陸路運到東海,即現在的連云港市附近,然後再通過前後相連的多艘大船運送渡過淮水、長江,最終到達江甯府。

第二,李清照為何不隨之同行呢?她放心趙明誠嗎?而將李清照孤身留在北方,趙明誠放心李清照嗎?那自是因為李清照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即暫留于淄州或是青州,准備將遺留在青州"用屋十余間"的大量文物金石字畫在第二年的春天再運往江甯。此外,趙明誠生性孝悌,接獲噩耗,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南下奔喪。考慮到北方戰事緊急,他想就此機會將家中最珍貴的文物運往江甯,但留置于青州的文物也讓他牽掛。兩人深思苦慮後,為了保全文物,做出讓李清照冒著遭遇戰亂的危險,獨留于青州的決定,同時整理文物並一應家務,等第二年春天再預備船只運往江甯。幸好,到了四五月間,據守開封的偽楚政權張邦昌迫于巨大的壓力,不得不將開封交還宋王朝,由抗金名將宗澤擔任東京留守,負責開封的防務。整個河北、山東、河東地區的形勢因而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