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7節:《紐約客》 執行總編輯(3)

回到剛才的話題伊拉克,我們並沒有派遣很多記者去前方——而且也沒有多少記者願意去如此危險的地方做采訪。但從戰爭開始以來的這幾年,我們派了兩到三名記者去伊拉克做采訪,那可是費用不菲啊!與在紐約采訪的記者相比,在伊拉克工作一年的花費簡直大得不協調——在紐約,不需要差旅費,不需要消費賬戶,你也無須去花10,000美金雇一輛武裝防彈車送記者進城。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紐約客》非常非常成功,當時大量的廣告爭相湧入。現在,我們的廣告氣候和那時完全不同,現在的世界也大為不同,今天我們面臨著種種不同的挑戰。

盡管有這麼高昂的運作費用,面臨如此多的挑戰,而且已經存在了那麼多年,《紐約客》依然屹立不倒,並且還相當健康。《紐約客》永遠也不會像《名利場》那樣每年帶來驚人的廣告收入,因為它們是兩種類型的雜志,這兩本雜志的讀者群不同,在美國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王棟:回到剛才我們討論的話題,您能否給我一些"十分耗時"的報道的例子?

多蘿西·威肯登:我這里有一個很適合的例子可以說給你聽聽,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我們才把該稿刊載完畢,如今,這樣的情況很不尋常。那是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報道,作者伊麗莎白·克爾伯特(ElizabethKolbert),是我們的一位專職作家。她對"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現象在科學層面和政治層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她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才把報道寫好交給總編輯戴維。伊麗莎白·克爾伯特是一名極為專注又很善于利用時間的記者,而在過去的一年里,除了這一篇深度報道,她其他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對我們而言,這篇報道雖然非常耗時但的確是物有所值。在寫這篇東西之前,她在為《紐約客》寫日常性的稿件,但我們讓她從日常報道中抽身而出,一心一意把那篇報道寫深寫透。現在,文章剛剛刊登完,讀者反應如何目前還不清楚,但我肯定這篇報道最後一定會結集成書出版。

過去,《紐約客》經常這樣操作深度報道,許多《紐約客》的著名文章都是從《紐約客》的系列報道開始,然後結集成書——或者後來作者對文章有所增補,或者他們只是從中選取一部分出版成書。(王棟:《大西洋月刊》和《哈潑斯》也是這樣的)是的,很多紐約的出版經紀人介入其中,他們讀我們這幾本雜志,說"我喜歡這篇報道",接著他們就努力說服作者出書,跟找劇本拍電影一樣。

王棟:您曾經在不同的雜志社工作,而《紐約客》與其他雜志相比差異非常大,能否給我講講《紐約客》在運作方面的獨特之處?

多蘿西·威肯登:大學畢業後,一開始我在一家季刊工作,這是一本位于華盛頓的學術期刊,前後一共工作了大約一年半。但那兒的工作進度很慢,有點太慢了。後來我加入了《新共和》(NewRepublic),一本政治雜志。它是周刊,我喜歡周刊的速度。在《新共和》我工作了將近15年,在那兒我真正學會了全面而快速地編輯文章。那時,我主要負責雜志最前面的幾頁,上面都是關于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文章。雜志前面的版面是政治內容,後面的版面則安排了針對它們的評論。總之我編輯時政稿件。在這之後,我去了《新聞周刊》(Newsweek)工作。作為國內要聞編輯,我主要編輯政治方面的報道,也涉及"洪澇"和"自然災害"這樣的題材。那時候,《新共和》的發行量是100,000份,《新聞周刊》的發行量大約為3,500,0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