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通書解說》

"不錯!"

望著那點點熒光,朱師原本板著的臉孔終于柔和許多,隱隱透出一絲笑容.

那點點熒光代表的是靈性,也是悟性!

熒光越多,代表悟性越高,更重要的是,只要有熒光泛出,就代表這位學子開了竅,哪怕黑氣濃厚,日積月累,總有一天能夠徹底開悟.

這一類的學子假以時日,至少也能達到文氣五六斗的地步.

放眼望去,這種泛出熒光的廂房雖然依舊比不過那些黑氣的數量,但卻也至少也占據了兩三成之數.

朱師看到這一幕,也是撚須微笑.

一路往前,目光所及,泛出的熒光越來越多.

書生讀書,白天雜念極多,念頭不純,望氣很難看出效果.

但到了晚上,心無雜慮,讀了書,所思所想,都會在夢中浮現,那時念頭迸發,顯現虛空,就會如同掌中觀紋,一目了然.

這也是朱師和夫子選擇在夜晚巡視,考察文廟學子功底的原因.

黑氣越濃,資質越差;熒光越盛,資質越高!

--再沒有比這種夜深人靜更好的時刻了.

一路往前,屋瓦之下透出的靈氣越來越濃烈.

有些廂房頂端冒出的瑩光聚集在一起,在黑暗中,竟然如燈火一般,極其醒目.

"念頭聚集,如燈如火,已算得上有靈悟了."

朱師看到這一幕,欣慰點頭.

"轟!"

就在幾株榕樹附近,一道耀眼的白光筆直如柱,沖霄而起,那光芒浩浩,竟然有三四尺高.

"不錯!色澤晶瑩,內外剔透,直而不曲……,能有這等表現,已經是中上之資,假以時日,必能成就一代大儒,鴻儒!"

直到此時,朱師才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贊許的神色.

從氣息來看,廂房中的那名學子顯然資質極佳,而且念頭中沒有一丁點黑氣,相比起其他的學子,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等人物,未來必定可以名揚四海.

而此時,朱師目光所及,整座文廟之中,像這樣靈氣迸發,筆直如柱,內外晶瑩的白色光柱,足有十一二道之多.

顯然,這一批的文廟學子,也有不少資質極佳的天才.

不過僅僅只是一瞬,朱師便收回目光,深深皺起了眉頭.

夫子見狀心中一跳,趕忙上前道:

"怎麼了,朱師?"

"三四尺?只有到這種程度嗎?"

朱師一臉思索道,眉頭皺的更深了.

整個文廟,他都已經快逛完,但是目光所及,這些學生悟性最高也不過三四尺.

"僅僅是大儒,鴻儒的修為,可遠遠不夠啊!"

朱師神色凝重,透出一絲憂慮.

這批文廟學生確實有些不俗之輩,但整體的水平卻令人堪憂啊,鴻儒級別潛力的大約十幾個人,至于宗師往上,一個沒有.

然而儒道想要興盛,力壓其他諸家,至少都需要宗師以上的資質和潛力.

儒道從孔聖先師之後,雖然人數,范圍和影響都大幅度的增長,但其實已是江河日下,後繼乏力,一代不如一代.

孔聖之後,諸子浮現,已經是落了下乘;再往後,諸子消逝,只余聖賢而已,聖賢是"賢",並非"聖",又是落了一乘.

然而到了現在,就連聖賢都很少有了.


儒家門生故舊雖然數量翻了十數翻,但是真正的領袖人物,學問的繼承人卻大幅削減.

儒道的傳承已經成了個大問題!

--這正是儒家一直憂心的.

"丹生,別說是那種萬里挑一的天之驕子,就連這種大儒潛力的學生數目也遠不如上屆了."

朱師歎息道.

夫子神色一黯.

朱師說的他又豈會不明白.

當今儒道興盛,但已現出衰敗危機,正是因為深深明白這點,他才會在幾天前有感而發,說出"世久無孔聖,指畫隨其方".

只是,這種興衰變化又哪里是他可以左右的.

"三省聖廟那里已經在正式討論此事了,文廟地位特殊,肩負著更大的責任,我等不能不用心啊!"

朱師歎道.

正在說話的時候,突然之間,兩人同時感就會到了什麼,身形一動,齊齊向著左側不遠的地方望去.

只見那處廂房,原本還是一片漆黑,沒有任何異常,但是就在這一刹那,轟,狂風湧動,整個文廟之中的文氣急劇攪動.

就在朱師和夫子的目光中,一道金光陡的沖天而起.

和之前的任何光柱都截然不同,那道金光沖起足有十余丈高,有氣沖霄漢之勢,不止如此,光柱之中,密密麻麻,無數蝌蚪般的金色文字呈螺旋形盤繞而起,與光柱一起沖向云霄.

"弟子規……幼學叢林……時文……字貫……"

只是看了一眼,朱師頓時為之變色.

那光柱中,千章萬句,居然全都是藏書樓中的文章.

"文廟之中竟然有這等學生!"

這一刹那,朱師為之動容.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文廟之中並不缺乏靈性之輩,但是很少有人像那廂房中的學生一樣,在夢境之中,將白天讀書的內容都顯化出來.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悟性過人了.

只有完全揣摩,真正明白了先賢的經義,才能做到!

在文道上,這稱之為"光燭霄漢"!

在儒家的記載,這樣的現象並非沒有出現,但無一例外,全部都聖賢之材!

"走,跟我過去看看!"

想到這里,朱師胡須抖擻,終于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激動,朝著那金光沖起的廂房快步走去.

豈止是朱師,就連夫子這刻也按捺不住.

文廟學生之中,也曾經出過不少驚才絕豔之輩,但是天賦如此驚人的學生卻還是第一次遇到.

廂房的窗子打開里,里面一片安靜,遠遠望去,只見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躺在床榻上一動不動,發出輕微的鼾聲,似乎是剛剛才入睡.

在他周圍,文氣徜徉,一片靜謐.

窗外,兩人駐足,一動不動,似乎怕驚擾到那少年.

"是他!"

只是一眼,夫子頓時忍不住眉頭一跳.

"怎麼,你認識他?"

朱師驚訝道.

夫子沒有隱藏,便將白天的事敘說了一遍.

"陳少君?竟然是陳宗羲的幼子,怪不得!不過以前不曾聽聞,他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才思,抱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絕不是普通人能對得出來的.

只這一點,眼前的少年就足以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不錯,我們文道竟然有此等天資聰穎的學子,必須大力栽培,以他的靈性,只要加以引導,未來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朱師輕輕撫著胡須,喜不自禁.

這一路走過來,只有眼前那個學子才真正入了他的法眼.

"朱師說的是,我這就將他的名字報備聖廟."

夫子躬身道.

大商朝的夫子都擁有一項特殊權限,可以將自己發現的天才學生報備上書,進入一本特殊的名冊,凡是進入名冊的學子都能夠受到儒家宗師,儒首,乃至聖賢的極大重視,甚至受到他們的青睞,親自招入門下.

"嗯?"

就在這個時候,朱師眉頭一動,陡的望向了床榻上的少年:

"這是怎麼回事?"

"這少年靈台清明,內外剔透,怎麼靈識之中還有一股濃厚的黑氣?"

朱師何等修為,即便是在大儒之中也是拔尖之輩.一眼望去,他立即就看到陳少君那恢弘的金色氣柱之中,竟然有一絲絲淡淡的黑氣.

那黑氣絲絲縷縷,和普通學子的黑氣又截然不同,看起來似乎更加的陰濁,追溯源頭,竟然起始于陳少君的意識深處.

下一刻,朱師心中一動,雙眸之中頓時爆發出更加熾亮的光芒:

"這是--"

看到陳少君腦海深處的情形,就連朱師也呆住了.

"朱師,這孩子怎麼了?"

夫子在一旁忍不住道.

"這是黑氣,竟然和他的靈台,魂魄纏繞在一起,看起來乃是先天所生,而且極難驅除,這對他的修行可是極為不利."

朱師道,雙眉皺成了川字形.

這少年天資聰明,遠超同輩,但又偏偏看起來天生自帶暗疾,甚至有可能影響他一輩子停滯不前,無法達到太高的境界.

"啊?"

聽到這番話,就連夫子也不由呆住了.

他的修為不如朱師,看不到朱師口中那特殊的黑氣,但他相信朱師的判斷絕不會有錯.

"這等境況絕對是我們儒道的損失,而且這黑氣引而不發,直到他睡夢之中方才浮現,恐怕這少年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朱師道.

"難道就不可以強行驅除嗎?"

夫子在一旁道.

"不可,那黑氣與他魂魄糾纏,強行驅除,恐怕會傷及他的性命."

朱師沉吟片刻,隨即想到了什麼:

"也罷,相遇就是緣分,既然入了我文道門牆,又有如此天份,我等就不可置之不理.索性就送你一件東西吧."

朱師說著捋起衣袖,伸出右掌,下一刻只見朱師掌中文氣湧動,一陣陣熒光迸發而出,熒光凝結,化為千章萬句,最後顯化成一張書頁.

書頁層層疊疊,最後結成了一本薄薄的書冊.

《通書解說》!

"這!"

看到這一幕,就連夫子也不由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