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第二十講(4)





第二個方面,《清世祖實錄》里面記載的清世祖,就是福臨,他在順治七年,也就是1650年的時候,他去臨幸攝政王府的一個記錄。這個我後邊會說到,1650年多爾袞病了,病了以後自己在家里頭孤孤單單,很悶,然後就發牢騷,說這討厭的皇上,也不來找我來,也不來瞧瞧我,我還是他長輩呢,怎麼就不應該瞧瞧我呢,雖然說您是皇帝,我幫您這麼多忙。結果怎麼樣呢?屬下的人就偷偷告訴皇上了,皇上皇上,攝政王生氣了,說您老不瞧他去,皇上趕緊就來了。反對者們說,你看這不明明白白是沒嫁嗎?他為什麼感覺到孤單,孝莊皇太後肯定沒在他身邊,孝莊皇太後在他身邊他會感到孤單嗎?他會挑皇上的理嗎?他不會啊,所以這一點,順治皇帝臨幸這件事,也恰恰證明沒有出嫁。

第三,就是我們說的《李朝實錄》。反對者們現在認為,當時的清朝和朝鮮的李朝,關系是非常好,上下級嘛,它是我們的藩屬,清朝有什麼事,都會通稟給朝鮮的李朝,那兒都會有文件記載。你看那兒有皇父攝政王這個詞,但是那兒怎麼就沒有發現太後下嫁詔呢?朝鮮那兒怎麼沒有中國的太後下嫁詔?這也不對。

第四,就是從順治皇帝和孝莊皇太後在多爾袞死了以後,對多爾袞三下五除二地處理,這個處理我們前面講過了,削爵,撤諡號,撤廟享,沒收財產等等。多爾袞尸骨未寒啊,便對他痛下如此殺手,顯然是沒有出嫁。如果要是順治皇帝的媽媽孝莊皇太後出嫁了的話,那這樣做這不是給自己臉上抹黑嗎?我原來管叫爸爸,轉眼之間這爸爸剛一死就開會,這成赫魯曉夫對斯大林了,有這樣的人嗎?這不可能的。不能出現這種事,這種事也證明沒有下嫁。所以綜上所述,反對者們認為,上述材料沒有一條能夠充分證明太後是下嫁的。

那太後下嫁這一假說是怎麼樣出現的呢?他們認為事情還得從張煌言的太後詩說起,還得從皇父攝政王這個稱謂談起。他們認為,太後下嫁假說,之所以能夠形成和發展,關鍵在于皇父攝政王這個詞,關鍵在于張煌言的太後下嫁詩。他們認為,攝政王又冠以皇父,中國古代無此先例,這一點如果出現的話,那肯定會在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口耳相傳,肯定會覺得驚訝,怎麼回事?太後?皇父?一聯想,肯定太後下嫁了唄,然後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迅速全國就知道了。

他們認為,太後下嫁是子虛烏有的,對太後下嫁假說的最好的考證文章,便是孟森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叫《太後下嫁考實》。孟森先生是著名的清史專家,現已故去了。我這兒引用的是孟森先生的原文,原文說“改革以後,教育部首先發舊禮部所積曆科殿試策”,考試的文章,考生的試卷都給發下去了,“于抬寫皇上處加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字,或冠以皇父字,亦不一律”。都不一樣,寫文章的時候人家那個抬頭,這個字得頂格寫,我們都得退兩格,但是一寫攝政王,你就得頂格,然後前面還要加字,這麼個意思,說“一時轟然,以為皇父之稱必是妻世祖之母,而後,尊之為父也”。這段是孟森先生的考證,讓人一看這文章,怎麼皇父攝政王,肯定他娶了孝莊皇太後了唄,然後皇上就管他叫爹了唄,後爹也是爹啊,他是這麼想的。這篇文章是孟森先生在上個世紀早年寫的。他認為在17世紀的時候,跟19世紀的時候,跟20世紀初的時候,跟我們今天相比,中國人的思維觀念不會有太大變化,您一看皇父您就必然會產生其他聯想,必然就成為皇上他爹了,這是很顯然的,所以這是孟森先生的一種考證。問題在于,太後下嫁這種假說,最早是在中國的哪個地區產生的?他們認為,不在今天的北京,在哪兒呢?在浙江。這種假說最早的出現,肯定是和張煌言有關。為什麼北京沒有這個假說呢?他們考證,順治六年到順治七年,也就是我們講的1649年到1650年這兩年,朝鮮曾經先後派往中國八次使臣,這八次使臣回國以後居然沒有一個說太後下嫁這個事。

他還說,您看,康熙皇帝一死,雍正帝繼位,在雍正帝繼位當年,朝鮮的使臣回國,在朝鮮的《李朝實錄》上就寫下了這麼一句話,“雍正繼位,或云出于矯詔”,這是朝鮮《李朝實錄》在雍正繼位當年,人家那書上就寫上了。中國人盛傳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反過頭來說,這太後下嫁,八次使臣到中國怎麼也應該有一個人知道,但八個人都不知道,這不可能吧。所以,他認為是不在北京,太後下嫁說不在北京出現,在哪兒呢?他們認為在浙江,這個證據他們認為就是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他們認為,張煌言遠隔好幾千里地在浙江從事抗清活動,最後被多爾袞打敗,最後在康熙年間被擒,他在順治六年就敢寫出太後下嫁的詩,那肯定是什麼呢?是這麼一回事,就是他一聽說多爾袞討了自己的侄兒媳婦,豪格的妻子為妻,豪格的妻子我們提醒大家注意,她是蒙古科爾沁部落的人,他是孝莊皇太後的妹妹。她也叫博爾濟吉特氏,肯定是什麼,張煌言聽錯了,他分不清楚多爾袞手下有四個叫博爾濟吉特氏的妻子,有四個一樣姓的妻子,他分不出來,所以弄錯了。他認為,這個是太後下嫁假說的形成。那太後下嫁這假說又是怎麼樣發展的呢?反對者們的考證是否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