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多爾袞年譜(1)





多爾袞所親信的大臣,活下來的都是叛徒,剩下的都隨著多爾袞殉葬去了。轉眼之間,多爾袞所培養的勢力,多年精心培養的勢力,土崩瓦解。從這兒我們也可以看,多爾袞這個人沒有私心,如果有私心的話,不應該是這樣的下場。而他的所作所為,順治小皇帝年輕的時候如此痛下殺手,到了他的後代,乾隆皇帝的時候,乾隆皇帝終于清楚,經過一番精心的考證,乾隆皇帝終于在1778年為多爾袞正式平反昭雪,修複墳塋,複其封號,睿親王多爾袞,追諡曰忠,補入玉牒,皇家的那個家譜,叫做“玉牒”。如此這個翻來複去的案子,最終蓋棺定論。

多爾袞我們講到這里,似乎就結束了。我們說多爾袞的一生是傳奇一般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在多爾袞的一生中,我們說充滿的就是江山和美人,在江山和美人之間,多爾袞似乎什麼都得到了。但是,在江山與美人之間,最終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多爾袞似乎什麼都失去了。

附錄 多爾袞年譜

零歲 公元1612年11月17日(明萬曆四十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出生于赫圖阿拉(今遼甯省新賓縣老城)。

1613年2月,阿巴亥的母國即海西女真烏拉部被努爾哈赤所滅,所幸努爾哈赤對阿巴亥非但寵愛未衰,還更增了幾分。

四歲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遷都遼陽。

九歲 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沈陽,分封八旗。多爾袞與弟多鐸被合立為一個和碩額真,同掌一旗。這是多爾袞參與到後金政治架構中的第一步。

十二歲 公元1624年,娶蒙古科爾沁部十四歲的博爾濟吉特氏為妻。

十三歲 公元1625年,後金國遷都沈陽。

十四歲 公元1626年,後金天命十一年發生了許多大事,足以對其一生產生重大影響:多爾袞晉貝勒;農曆八月十一,努爾哈赤死;次日,農曆八月十二,大妃阿巴亥生殉;農曆九月一日,皇太極登汗位,宣布將多爾袞、多鐸兄弟二人“恩養”于宮中,交由大福晉照看。

十六歲 天聰二年(1628),從後金汗皇太極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特部,獲敖木倫(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眾萬余,以功賜號墨爾根戴青(意為聰明的統帥),封固山貝勒。

十七歲 天聰三年(1629),從皇太極自龍井關(今河北遵化東北)入明邊,與貝勒莽古爾泰等圍攻北京,敗山海關援兵于薊州(今天津薊縣)。

十八歲 天聰四年(1630),還師先行,再敗明軍。

十九歲 天聰五年(1631),初設六部,受命掌吏部。參加大凌河城(今遼甯凌海)之戰,率先沖擊,勇勝明總兵祖大壽部。與貝勒阿巴泰等奔襲錦州,擊敗出城明軍。

二十歲 天聰六年(1632),與貝勒濟爾哈朗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黃河岸俘蒙古部眾千余。

二十一歲 天聰七年(1633),皇太極問進軍方向,力主以征明為先,奏言乘機入明邊、圍北京,被采納。

二十二歲 天聰八年(1634),縱掠山西等地。

二十三歲 天聰九年(1635)二月,任統兵元帥,貝勒岳托、薩哈林、豪格等為副帥,以正黃旗固山貝勒納穆泰為左翼,以吏部隨政圖爾格為右翼,統兵萬余招撫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子額哲,深入青海卻只圍不攻,秋毫無犯,懷之以柔,耗時半年,而終使察哈爾十萬兵馬投誠,獲元朝傳國玉璽“制誥之寶”,隨率林丹汗的眾後妃與其子額哲班師還朝。回軍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斬六千余人,俘獲甚眾。九月五日,凱旋大軍班師過遼河,皇太極親率眾福晉、貝勒及文武群臣出迎數十里。

二十四歲 清崇德元年(1636),晉封和碩睿親王。為配合武英郡王阿濟格進關攻明,受命與多鐸率兵攻山海關,以牽制明軍。繼從皇太極進兵朝鮮(今朝鮮、韓國)。

二十五歲 清崇德二年(1637),同肅親王豪格進克江華島(今屬韓國),迫使國王李??請降。

二十六歲 清崇德三年(1638),監築遼陽、都爾鼻城(今遼甯彰武),治盛京(今沈陽)至遼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將軍,統左翼四旗兵與揚武大將軍岳托所率右翼軍大舉入關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屬河北),分兵八路,乘虛掠山西及保定(今屬河北)地區,擊敗明總督盧象升部。繼破濟南,掠天津等地,凡二十余戰皆捷,克城四十余座,俘掠人口二十五萬余。

二十八歲 清崇德五年(1640),率兵參加松錦之戰,與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輪流充任前方統帥,以築城屯田、圍城打援之策,進圍錦州,敗明軍于甯遠(今遼甯興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錦州南)間。

二十九歲 清崇德六年(1641),以私遣甲兵歸家罪,降為郡王,被罰銀萬兩。後兩次圍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