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亂之始 第十四章 征齊


伐齊以定,誰也無法再改夫差的決定。

姬凌云也只有認命下來,不過他並不擔心,曆史上也有過這麼一場戰役。吳魯聯兵十萬對戰強齊十萬。

伍子胥因惹惱了夫差,被夫差留在了姑蘇,未能出征。

但沒有伍子胥的吳國,依舊憑借夫差那出色的才能一舉侵吞了強齊十萬甲兵,打了一極其出色的圍殲戰。

這次圍殲戰被喻為春秋時期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也是此戰役,將吳國的聲望推向了曆史的顛峰。

總的來說,此戰對吳國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也是想到這里,姬凌云才不堅持他的想法任夫差先行伐齊,反正越國只是一小國,等破齊後再滅也不晚。

只是伍子胥那邊就有些麻煩,那老家伙的才干只在范蠡、文種之上,絕不在他們之下,可是伍子胥實在太不會做人,太過耿直,一點也不知道變通,這點就比不了機變的范蠡或狡猾的文種。

其實夫差對伍子胥的信任是無以複加,在夫差即位以來,從來沒有對功高至偉的伍子胥作出任何不信任的舉動,令他手中的權力只贈不減。

後來,西施的出現,讓夫差做了許多錯事。

伍子胥多次讓夫差難堪,甚至還當面罵夫差昏君,罵西施妖婦,這才引起了夫差的憤怒,被伯嚭乘機告倒。

姬凌云怕伍子胥在盛怒之下又干出什麼令夫差下不了台的事情,一出了吳王宮就到了相國府。

好在伍子胥並只是暫時的氣憤,並沒有如何。

姬凌云同他聊了幾句,就告辭回府。

三日後,吳王夫差召集群臣商議出兵征齊一事。

最後商議如下,吳國起兵八萬,戰車千乘,共分上、中、下、右四軍。

上軍統帥吳大夫胥門巢、下軍統帥無王子姑曹、右軍統帥姬凌云,中軍由夫差親自指揮。出征時,太子友監國,伍子胥處理軍政大事,伯嚭輔之。

姬凌云聽後呆立半響大叫:“父王,孩兒還未上過戰場,初次上陣便領軍兩萬,我怕……”

“怕什麼!”夫差傲然道:“你父王十五歲就開始率領征戰,我夫差的兒子,那能上不得戰場?”

姬凌云汗顏,暗自嘀咕,說得好象是你的兒子就一定會打仗一樣。

不過姬凌云也沒有反對,沒有吃過豬肉,難道還沒有見過豬跑不成,不就是帶兵嗎,有什麼難的?

話是如此,但姬凌云很快就嘗到了苦果。

布陣、安營、紮寨等瑣事他是一竅不通,一些東西看起來簡單,但實踐起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幸虧伍子胥早已料到這點,調了一名心腹大將來協助,告訴他行軍常識,不然可就糗大了。

大軍北上,聲勢浩大,吳軍經過魯國曲阜,沿汶水自西而東,


路過的城塞均無法抵擋吳軍攻勢。

因吳軍強大,為縮短軍事物資供應線,保衛齊都臨淄,齊國上將軍國書留下守博城、贏城和泰山齊長城各關的部隊後,率主力在齊國境內牟子國城中並以齊長城為依托迎敵。

不一日,大軍到達齊國博城。

夫差傳令讓姬凌云所率的右軍攻城。

經過多日的學習,姬凌云已經初步掌握了指揮之道。

博城有守軍五千,姬凌云並未依照夫差的命令強攻,而是在城外駐紮一直等到達了深夜。

當夜,姬凌云讓一萬兩千士卒分為四隊,多立火把分別攻打博城南門,北門、西門、東門,四面合擊。

守軍不知來犯之敵究竟多少,只好分兵而守。

半時辰後,博城西門露出兵少之態。

姬凌云立刻下令掉回西門兩千士卒,僅與一千攻城,隨後率余下八千士卒由施猛帶隊突襲西門。

西門本就兵少,這一突襲頓時城門失守,隨即大軍入城控制了四門。

姬凌云只用一夜時間,就輕易就拿下了博城,且只有千人受傷,百人陣亡。

此戰績讓胥門巢、王子姑曹等大將都為之臉紅。

夫差更是大勢稱贊,“王兒有當年父王之風!”

姬凌云聽後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嘀咕道:“真會向自己的臉上貼金!”他用的是孫臏攻打成皋所用的樹上開花之計,縱是孫武也未必一時間想的出來,更何況是夫差?

兩日後,大軍再次抵達贏城。

夫差讓王子姑曹攻打贏城,姑曹費時六日,強行破城。

吳軍駐入贏城,打破了國書所留下的防線。

同時,齊國也因吳國的進犯,作出了對應的措施。齊簡公姜壬大為驚慌,任上將軍國書為全軍統帥,再次由都城調撥五萬大軍至齊長城外,助國書對抗來犯之吳兵。此時,齊國的兵力達到了十萬之眾。

夫差得到消息後在第一時間就召集了所有將領,同時還包括了同行的越國大將諸稽郢和魯國大將州仇。

夫差看了一眼眾人,笑道:“我國大軍攻入齊地,勇不可擋,才不到十日,便攻下齊國要塞博贏二城,值得慶賀。不過,諸位且不可過于大意。齊國國力強盛,並不遜色我大吳,現齊簡公以讓上將軍國書率十萬大軍與我軍決戰,諸位有何高見?”

胥門巢率先說道:“齊國曆來強大,麾下數城均為罕見之堅城,今對方與齊長城待命,強攻與我軍不利。屬下之見,應該與敵人在原野上一決勝負。”

夫差點頭贊許道:“胥大夫說的不錯,敵我實力相當,必須誘對方出戰。”

姬凌云笑道:“這並不難,之所以對方死守牟子國城、齊長城皆因怕我國攻打齊都臨淄,只要我軍分兵騷擾齊國其他諸城,對方定會出長城與我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