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976,坐地起價

飛雷炮的轟擊已經持續了大概一天一夜,而城內高句麗人損失慘重.當然損失最慘重的居然不是爆炸產生的傷亡,而是那些被爆炸炮彈點燃的房屋還有各種木質建築.而著火也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大唐還在不斷的發射炮彈,感染里面的高句麗百姓救火.這樣在不斷的有新的起火點的情況下,而百姓救火非常不利,那就引起了大量的著火.而高句麗城里面一片通紅,顯然是四分之一的城市都被燒起來了,這種木質的建築材料顯然都是非常的不牢固的.

而不少人曾經試圖突圍,可是最終的效果也都是非常小,甚至是沒有任何效果.大唐已經把不少大將軍炮對准了城門,只要凡是有突圍的人,都要被大炮打回去.而大唐的目的也都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要把他們困在城里面憋死.如果他們不投降,那他們也就被當做烤乳豬被烤熟了.

而大唐之所以這麼做,那就是為了避免他們出來了之後卻跑到了別的地方繼續抵抗大唐,和大唐打游擊.就古代這個條件來說,游擊戰可是非常令人頭痛的,何況自己還是在外國作戰,不熟悉地形.所以必須一次性把他們的高層抵抗者都給逼迫投降,這樣才能夠讓一切抵抗勢力都消失.至于普通百姓,要麼也就是投降,稍有抵抗行為那就要貶為奴隸.

"大王,城內的火已經燒起來了.現在已經有四分之一的民居都被燒毀了,我們怎麼辦啊!如果這麼下去,我們整個平壤都要被燒成一片白地,那到時候我們恐怕都要死無葬身之地啊!還是請大王趕緊投降吧,只要投降了大唐也就能夠停止放炮,然後我們可就可以滅火了."高藏也說道.

高藏雖然是高句麗的王族,可是他現在也知道到了這個地步,那還是投降好了.畢竟如果堅持不投降,安可是要被大唐貶為奴隸的.他們身為王族,自然不可能做奴隸.哪怕是投降,也還可以保證衣食無憂.可是一旦成了奴隸,那可真的是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高藏也想要投降,現在都到了這個地步,還能夠怎麼樣.城內四分之一的建築已經被燒起來了,接下來還會損失更多,那到時候整個平壤城都要被燒成白地,那平壤城里面的十萬百姓也都要被燒死.難道還要十萬百姓給高句麗殉葬嗎?

高藏知道,如果自己投降了,那以王族高家在高句麗里面的威望,大唐還是難免需要高家來幫助統治,而高家也可以靠著過去的威望來過得不錯.可是一旦十萬高句麗百姓被燒死了,那高家在百姓之中也就沒有了威望,那個時候百姓可都是恨死了高家.到時候大唐別說讓他們幫助治理高句麗,那就是恐怕首先就是要滅了高家,平息高句麗百姓的怒火.畢竟到了這個時候,也就不要讓平壤城里面的百姓來給高句麗殉葬了.

"不行不行,如果投降了我們絕對會死無葬身之地的!你給我滾,誰敢再說投降的事情,我就殺了誰!"高建武還是怒道.

高藏無法,只好出了宮門.而他看到了周圍都是一片火燒,而大唐還不但的發炮,高藏也都不斷的貼著城牆走.這段時間以來,高藏雖然發現這些大炮沒有規律,可是卻有一個死角.那就是城牆底下,這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死角.只要躲在城牆底下的死角,那炮彈幾乎都不會炸中他們.所以高藏也就沿著城牆下面來進行走路,雖然這樣多耗費時間,可是安全啊!

高藏來到了城牆上面,舉起了白旗,聲明想要繼續商談議和的事情.大唐看到了這個情況,也都停止了發炮,畢竟景文以為他們是想要投降了.

"將軍,我們高句麗打算投降了,你們能不能夠不要繼續轟炸?你們至少讓我們把城里面的火給滅了啊!"高藏問道.

景文其實也沒有想到,這個時代木質的房屋燃燒起來居然會如此厲害,一下子也就燒毀了四分之一城市.而這一切也都給了景文的地毯式轟炸提供了好處,進一步的打擊了高句麗人的抵抗意志.反正景文也就不和高句麗人接觸作戰,也就是通過這種遠程轟炸的手段來進行,而高句麗人絲毫沒有辦法.現在被迫來商談議和了.


而景文馬上說:"你們必須要投降!"

"我願意代表我們高句麗投降,我想很多城里面的將士們百姓也都會願意的!"高藏說道.

可是景文卻說:"必須你們高句麗王親自簽署投降詔書,然後我們才會停止轟炸.而且必須你們高句麗王親自出來投降,不然我們還是處于戰爭狀態,那我們也就不會停止轟炸!"

高藏卻直接說:"現在王兄已經瘋了,我們沒有辦法勸說他投降啊!"

"那我也就是愛莫能助了!如果沒有你們國王的詔書,那你們的投降我們不認!"景文說道.

畢竟古代如果沒有一個國王的投降詔書,那這個國家的投降也就是不合法的.景文必須要獲得高句麗王的投降詔書,這樣才算是投降.不認就要繼續轟炸下去,直到高句麗人投降為止.

其實現在接受高句麗人投降也都是可以的,不過景文這個是故意坐地起價,故意的讓高建武的詔書才能投降.如果沒有高建武的詔書,那景文也就不會認可他們投降,那戰爭還是要繼續下去.而高建武自然不可能投降的,因為他已經瘋了.景文也就是想要看看,故意繼續轟炸高句麗,這樣多炸死一些人.

"那能不能夠停止炮擊一段時間,讓我們救火?"高藏也說道.

"不行,只有你們拿出你們高句麗王的詔書,我們才會停止炮擊!只要詔書一天沒有到達,那我們也就一天不會停止炮擊."景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