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新的誓言

白豹城主將耶午卓逋氣得立即要帶兵出城將毛女榮訛干掉.

他手下的一名小校立即他將拉住:"耶午將軍,不可哪,城下只有幾十名宋朝的壯馬,連兵士都不是,為何他們敢來到城下叫囂?"

事若反常必有妖.

耶午卓逋立即停下集兵.

"耶午將軍,再說那個王知縣心狠手辣,不可想像啊,你有沒有聽過九尸迎客的故事?"

"什麼九尸迎客?"

"耶午將軍,這個九尸迎客將葉悖將軍害慘了,我講給你聽啊,"耶律卓逋未參加過青溪川之戰,那小校也未參加過青溪川之戰,不過那天晚上敗得太邪門了,那個九尸迎客也太邪門了,宋朝這邊封鎖了消息,只有十幾個當事人知道,連蔡挺都不知道此事.可在西夏這邊卻傳翻了天.

到了這小校嘴中,幾乎是一個妖異邪惡版的九尸迎客,更加地讓人覺得恐怖.

耶午卓逋聽完了,渾身上下起了雞皮疙瘩.那小校又說道:"這就是這幾個壯馬所說的生不能生,死不能死."

"不要說了,現在怎麼辦?"

"算了,他們也得到了疆砟堡,兩個方向都能威脅到白豹城,我們駐軍在此,兵力又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兩人商議了一會,耶午卓逋最終還是屈服.那小校出了城,來到毛女榮訛面前,低聲說道:"就算你們家王知縣與兩寨有舊,也不能這麼公開要人吧."

毛女榮訛一聽有戲,立即來了精神,得意地說道:"怎麼著,我們家王小老子還怕你們不成?"

"不能這麼說,耶午將軍也要向國主有所交待.這樣吧,那邊有一條小道,直通彌磨寨,你們等半個時辰再過去,耶午將軍會下令那條小道上的哨所士兵撤回來,也下令看守兩寨的士兵撤回來,你們就從哪里過去,讓兩寨百姓放下笨重的行李,立即撤回你們宋境如何?"

"干嘛,想耍陰謀詭計!"

"再耍陰謀詭計,也不是你們家王知縣對手啊.如你們不放心,我用九尸迎客的下場發誓."

"什麼九尸迎客?"

"王知縣派你們來的,怎麼不知道?反正比全家橫死還要惡毒的誓言.再說,你們就幾十名壯馬,我們害你們能立什麼功勞?"

這倒是事實,毛女榮訛見好就收.

半個時辰後,他們插向了那個小道,果然有一哨所,不過哨所里沒人了,毛女榮訛說道:"快點走."


天知道西夏人甘不甘心.

奔到兩寨時天已經漆黑一團了,而且這時也冷了下來.毛女榮訛立即吩咐兩寨百姓丟下所有行李,連牛羊都不要了,立即輕裝前進.可他們不是騎馬,走路速度就很慢了.直到第二天黎明才重新到達那個哨所.

"快點走."毛女榮訛催促道.實際他也弄錯了,就是將牛羊帶上,白豹城中的西夏人也不敢動手,現在這種情況正好,早走早安穩吧.看來得派人立即巡邏周邊各寨,切莫再出現這樣情況了.打獵誤闖到夏境,能從保安軍誤闖到了彌磨寨,誰信哪?這不是純粹在惡心人,想找麻煩嗎?

因此接到斥候稟報,知道內情的人反而長吐了一口氣.

一個個心想,還得要感到宋朝的磨勘制度,這個心狠手辣的知縣在那邊不會呆太長時間了,頂多還有一年來時光,熬著過吧.

至于以後他調到什麼地方,哪里管得著,即便害人,也不會害他們了.

毛女榮訛繼續催,到了中午時分,來到二十盤堡.到了這里,漸漸平安了,然後他納悶地問手下:"什麼叫九尸迎客?"

他手下也不清楚,一個個搖頭.毛女榮訛只好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山那邊新出來的誓言?不過聽上去好象是很惡毒哦."

到了傍晚時分,終于臨近大順城,李三狗也提前帶著部下,迎了過來,問清楚事情經過,他終于明白了,這一戰也將西夏人殺寒了.甚至可以說王巨開始在西夏那邊威名遠揚,是真正的威名遠揚,而非是什麼嚇破膽的什麼.但李三狗心中五味雜陳,雖然他對李元昊十分不滿,可不得不承認在李元昊帶領下,那支西夏軍隊百折不撓,那可能象現在這樣?

當然,他也知道王巨這時候不想多生事了,于是同樣催促著這兩寨近三百帳百姓快點走.

李三狗安頓好了兩寨百姓,去找王巨彙報,得要錢要糧哪.

王巨卻去了慶州城.

大多數戰俘不知道賣到何方了,不過為了應付朝廷可能的查問,蔡挺堅持留下四五千名戰俘,先是讓他們修疆砟堡,現在改了名字,為安疆堡.

然後修道路,加固一些前線重要的堡砦,以及其他的一些工程,例如王巨的那座縣學.

不過天氣一天天地冷了,于是又派出許多戰俘繼續挖煤.

這個煤是有煙煤,經過簡單焦化後,用來鍛打兵器還是不錯的,不過民用就不大合適了.

于是王巨想了一個辦法,花了一天時間,從殘退的將士中抽出機繼的人,手把手教導他們如何建造壁爐.

有了壁爐,有了石炭,就能一屋子溫暖地過一個冬天了.即便有煙,也從上面的煙囪里冒掉了.一為增加石炭的銷路,二是給這些傷殘的士兵再找一條生活的出路.

不僅如此,王巨還刻意從後方購來無煙煤,教導他們如何做煤爐,做蜂窩煤,然後又派人去尋找無煙煤的礦藏.一旦找到,又是一條創業的出路.


其實這些傷殘將士最難熬的就是開頭兩年,這兩年熬過去了,習以為常,便能適應新的身份,再加上朝廷的補助,此次變相的救助,一家人還能過一個開心的生活,至少人活著,比那些犧牲的要好.

蔡挺也表示了支持.

王巨來到慶州一年多時間了,他才來幾個月時間,有韓琦在,那是不可能調入兩府的,大約會撈一個節度使的職官吧,只能如此了,因此環慶路的防務他還要主持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防止李諒祚出事,西夏反撲,所以還需要百姓支持.想讓他們勇敢戰斗,這次善後很是關健.

這個壁爐從慶州城開始,天冷了,王巨勸說了一個大戶人家,他親自出馬,帶著這些傷兵們建造壁爐.萬事開頭難,開了頭,以後就不難了.他在慶州呆了三天才回去.

李三狗五味雜陳地將事情經過稟報一遍,王巨說道:"這個時間不會太長,頂多一年時間,他們就會忘了痛,那時我就不敢這麼做了."

…………

這一戰肯定將西夏人打痛了,但痛到什麼地步,王巨就不大清楚了.

不過有人找王巨麻煩了.

戰俘陸續賣到後方,成了礦奴,當然那些礦主們高興了,這個錢花得太值.

然而戰俘太多了,沿途官員一邊派差役打撈從華池水飄來的西夏人死尸,然後又瞠目結舌地看著大群大群的戰俘被繩子捆綁著,浩浩蕩蕩地押向後方,都不知道該不該派人攔阻.攔阻大約不敢,不過要不要稟報給京城?

有的官員裝呆,有的官員怕出事,于是寫了奏章遞向京城.

韓琦與曾公亮一看也傻了眼.

主要韓琦是激進派,這些戰俘若不這樣處理,只有兩種方法,一是留在前方勞動,可前方有那麼多活計嗎?而且幾萬戰俘,一天得消耗多少糧食?一旦前方糧食不足,那吃的是可是金粟金米.一是立即送還給西夏,這樣韓琦也不甘心哪.

偏偏這時候趙曙開始生病.

他沒有對大臣們說,只有王廣淵知道他的身體越來越差.

大約感到自己時日無多,趙曙這才開始辦了一些正事,先是下詔禮部奏名進士,不得超過三百人,明經諸科不得超過進士之數.也就是到了殿試這個人數會更少.並且從兩年一貢舉,改成三年一貢舉,成為定例.

這條措施是針對冗官去的.

以前趙禎在的時候,往往一屆進士諸科特名奏,能達到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得授官的.但如何裁減冗官,他現在是沒這個能力了,能裁一點是一點吧,至少在科舉上,能裁減一半官員名額.

然後再問中書幾個宰相:"水潦為災,言事者多云不進賢,為何?"

主要就是前兩年水災坑的,不然國庫雖緊,也不會緊張如此.


這個賢是指有能力的大臣,有擔當有德操的大臣,這也是言臣對中書宰執失望,發表的變相抗議.

幾個宰執不好回答,歐陽修沒辦法,只好用歪理來答,說道:"自富弼,韓琦當國以來,十數年間,外自監司,內則省府,選擢甚精,時亦得人,然皆是錢谷,刑名強干之吏.此所謂用才.臣言進賢路狹,乃館職也."

"為何?"

"朝廷用人之法,從三館先出兩制官,再從兩制官先宰執.三館者,輔相養材之地,往時入三館有三路,今去塞了兩路."

"何謂三路?"

"進士高科,一路,大臣薦舉,二路,因差遣例授,三路.往時前五名進士皆得試館職官,第一名不下十年,多半至輔相.今第一名進士最少任十年地方官方得試館職,第二名以下者無複得試,高科一路塞.往時大臣薦舉,隨即召試,今止令上縣主薄,卻無館閣之試,是薦舉一路塞.只有差遣一路尚在,還半是年勞老病之人."

歐陽修就是館閣出身,常以為得意,那一人不是館閣出身,又做了宰相的,便是他的死對頭.

若是王巨在此,說不定會譏諷一句,不知那個張元是什麼出身,難道不是人才,不知開國賢臣文武雙全的王明又是什麼出身,豈不比你歐陽修更強?不知只讀了半本論語的趙普又是什麼出身.

何謂進賢,那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再說什麼錢谷強干之士,更是狗屁不通,並且包括富弼責任也不小,盡管這幾個人一個比一個名氣大.

不過趙曙這一回倒是機靈起來,那個所謂的館閣,他沒有當作一回事,讀了幾本經義,就能治好國家?那麼上古時沒有經義,豈不是沒辦法治國家了?

但後面舉薦人才采納了,讓四名宰執舉人,一共舉了二十八人,其中有名氣的就有夏倚,蔡延慶,章惇,安燾,李清臣,劉摯,王存等人.想一想章惇,安壽與劉摯以後的故事吧……

韓琦以為多,趙曙道:"既是公等舉之,想來不差,豈患多也?況且只是館職應試與磨勘."

不過他還略略有些失望,但又不大好說,因為少了一個人,可這個人確實太小了.

可以說這幾天兩條措施,是他當皇帝以來,做得最好的舉措.

隨後趙曙病情加重.

想瞞瞞不住了,一些重臣漸漸就聽到了風聲.

所以這時候韓琦不好交給趙曙處理了,但如何處理?他也犯頭痛了.便在這時,司馬光聽到這條消息,這象什麼話了,是士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