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第三〇二章 永垂不朽

王巨心中有些悲憫,說手段,歐陽修實際真未看出來什麼手段,頂點就是蹦幾下,就是有手段,王巨也不會排斥.官做到這一步了,那個沒手段,就象王巨將孫沔弄下去了,那個手段光明磊落嗎?說不定他以後的手段會更過份.

實際落到今天這一步,不僅是歐陽修的錯,錯的人很多,包括千古仁帝趙禎,他不縱容,那來的這些故事?

錯的是趙曙,如他不滾來滾去,韓琦與歐陽修帶著大家安心治理國家,可能財政還會出現困難吧,但不會出現這個黑窟窿.

以成敗論英雄了,所以弄來弄去,最終便宜了王安石,便宜了文彥博.

王巨又將眼光轉向了蔣之奇.

若是呂誨呂大防范純仁在此,趙頊這樣一斥責,那麼會是什麼結果,九成會大聲說,俺說的沒錯,不服氣,皇上,你將俺們外放吧.

若是司馬光在此,說不定一忽悠,能讓趙頊不知東南西北.

但蔣之奇不行哪,本來心中就有鬼,又不是那種剛骨之人,趙頊一喝斥,嚇得面如土色.

曾公亮看不下去了,他雖對濮儀之爭一直持保留態度,但平時與歐陽修,韓琦關系不錯,皇上這是干嘛,推磨殺驢啊?

于是他將那個奏子拿過來也看了看.

隨後問王巨:"王巨,某問你,你未打招呼,私下出都江堰,難道不是失職?"

王巨對曾公亮不大排斥,但曾公亮你這是干嘛?趙頊棒打蔣之奇,你想棒打俺,來弄一個平衡哪?

"曾公,下官被授命主持鄭白渠,去都江堰學習難道有錯嗎?若非時間急,下官還想去錢塘江看海堤.下官不懂,與修渠有關,哪里失職?"

"那你又學到什麼?"

"學到哪.其實我朝已多次修過鄭白渠,皆不得工,或者得工不大,包括太祖時施繼業修了一下,雖用笆籬棧木築了壅水堤,但汛期時水大,壅水堤常常被沖垮,百姓頗煩其役,所累已勝過所得.因此想要鄭白渠以後不再出現這種情況,堤壩也是重中之重.別的堤壩我不知而知,但知道都江堰堤壩屹立了一千多年,並且水流同樣湍急.因此看了看,回來後又刻意看了一下將軍翣,實際兩者是一樣的原理,就是將石頭磨成大方石,錯綜壘堤.利用方石的巨重,壓住堤壩,使之不讓水流沖垮."

就這個原理,與任何凝固劑無關.

所以宋太宗派了周約前來修理,准備恢複石壩,周約打退堂鼓了.

想一想這一塊塊巨石的開采,開采完了再打磨成標准的方石,得多少人工?

俺沒辦法玩.

所以曾公亮便立即又問:"此法需用多少勞役,你算過嗎?"

"曾公,但剛剛下官為何又說想去錢塘江看一看?"

"為何?"

"陛下,你來看,這便是錢椒當時治錢塘江的一種石壩."


王巨用筆畫了一張草圖.

也就是籠石法.

先是夯下巨木,以巨木為紐帶,然後置下一個個大型竹籠,再向這個竹籠里拋各種各樣的石頭與泥土,因為竹籠子聯系,這些石頭便形成一個整體,共同抗擊海潮.

"為何從古到今重視修史,以史為鑒,傳遞前人的智慧,前人的得失成敗,錢俶用籠石法修錢塘江,這才過去多少年?居然大家一起忘掉了嗎?"

若是這種方法,第一石料沒那麼講究了,第二省去了打磨之功,成本會整整下降一大半.

王巨繼續說道:"其實這還不牢固,包括都江堰與將軍翣的方石壘堤,實際現在都江堰許多地方也開始崩塌了.那麼在最險惡之處,可以置這樣的石堤."

王巨又畫了一幅草圖.

這種石堤乃是中國古代石堤智慧的最高結晶.

魚鱗塘!

不一定非是那種大方石,略略將石頭根據各種形狀,稍稍打磨,稍稍吻合即可.不過石頭最好不能太小了,否則壓不住.

于石頭中間打孔,在孔上用鐵索或麻繩穿起來,將整個石堤聯在一起,修起後看上去就象一片片魚鱗一般,所以稱它為魚鱗塘.

王巨又說道:"實際鄭白渠能真正用到這種石堤的地方很少很少,這種堤壩,非是用來築鄭白渠的,而是修錢塘,哪里的潮汛才是天下最惡劣的地方.陛下,這種新堤可能永垂不朽."

乍聽上去,王巨是指用這種新方法修起來的石堤,再也不會崩垮,但曾公亮怎麼聽怎麼別扭,或者這小子是說,俺會因想出這種新法建堤而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蔣卿,你可滿意了?"趙頊問.

"臣錯了."蔣之奇耷拉著腦袋說.

就憑借這兩種堤,溜達一下,什麼話也不能說了.

"但是用錢仍甚廣."曾公亮擔心地說.

修好了其作用不用質疑了,也不要什麼四萬頃,有一個兩萬頃,拋去原有的耕地,也能得新田一萬頃,大家都會笑得合不攏嘴.還不僅如此呢,不是原有耕地不受益,實際就是四萬頃,原有耕地仍會占去一半,如果地方一些強梁狡賴,再賴去一些耕地,那會一半還要超過.但就是這一半地,有多少是良田?然而新渠一竣工,都變成了良田!

可以說如果在其他地方再補充一些小水利,就是人口增漲,五十年內陝西整個民用糧食與軍用糧食都不會發愁了,除非遇到特大的旱災,那是無奈.

但關健這樣一玩,朝廷那來這麼多錢?

皇上說內庫,當真內庫不是國家的錢?要不要我替皇上上一課?

這個內庫原型是趙匡胤平蜀,得到大量財貨,于講武殿後置封存樁,這個錢用來干嘛的?收複燕云的,趙匡胤說用錢買人頭,那是笑話,但也說明了這個錢的用意.與契丹不好打的,必須國家手中得准備大量財政,與契丹打一場惡戰,消耗戰.


這個內庫又稱為左藏庫,到了趙匡義手中,又置了內藏庫,他沒有額外財源了,于是想了一個辦法,置內庫,置內庫使,經營皇家產業,管理著地方上供金銀,處理一些上供絹帛非金銀的兌換,後來又插手鑄錢,以及其他,靠這個謀利.

當然,這也要靠經營,若經營不當,象宋仁宗晚年官員那樣玩,說不定同樣會虧損.或者皇家宗室開支巨大,那也會虧損.

然而可能讓大家失望,內庫這兩庫一直經營得不錯,甚至三司虧空時,還能向三司"放貸".

也不能說它就是皇家的,趙匡義明確規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軍旅,救災.不過因為它不透明,許多大臣上書反對,包括田況等人,何謂內庫呢,實際就是周朝內宮,得讓我們知道它的收納去向.可是田況沒有弄清楚,之所以如此做,一是不想大臣因為皇室花點錢羅嗦,二是用些掣肘國家,拱衛皇權強度.

但在大多數大臣眼中,仍將它當成了國庫.

而且馬上內庫就出現了危機,原來很好,前面幾個皇帝確實用內庫辦了很多實事,救濟,軍旅,獎勵,撫恤,養老,安民,外帶著修寺觀……

可一個新的危機將要出現了,那就是龐大的宗室.趙匡胤兄弟三,趙大,趙二,趙三.

宋真宗是第二代,兄弟八個.另外還有趙大一脈,趙三一脈繼續在往下傳.

趙禎寶貝蛋一個,但他堂兄弟多啊,特別是趙允讓,沒有做成皇帝,俺與你比賽生兒子,一口氣生了二十幾個兒子,包括趙曙.趙曙是第四代,趙頊是第五代.也不要往趙允讓兄弟堂兄弟攀了,更不要往趙大趙二那一脈攀了,就是趙允讓這一脈,就替趙頊帶來了近百名堂兄弟.然後到了哲宗是第六代,那時宗室人數簡直不堪想像.

內庫也別救濟賑災,也別用于軍旅了,自保都不行了,于是繼續擴大理財之權,增加內庫收入.實際宗室子弟也開始成了宋朝危機之一.

暫時王巨不想說這個宗室.

"曾公,看來你誤會了,鄭白渠非全部修好後才能得計,若是今年開工快,明年就能灌溉幾千頃耕地.這是其一,其二,下官遇刺,經過多人分析,凶手可能與西夏有關."

"與西夏有關?"

"陛下,李諒祚之死,臣是罪魁禍首,梁氏心中痛恨,因此傳下命令,有誰能殺死我,賞五千金.她能對臣記恨,就能對大宋記恨.不過去年那一戰,西夏人也被三軍將士打慘了,因此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恢複元氣.等恢複過來了,可能還會侵犯我朝,而且這次他們不會掉以輕心,那麼弄不好就演變成慶曆之間的鏖戰.曾公,想一想慶曆戰爭,僅是糧食的損耗,得修多少條鄭白渠?"

說不定十個鄭白渠也修好了.

當然,賬也不能這樣算,就象萬春圩,幾千貫錢就修好了嗎?就象蔡襄那座跨海大橋,一萬來貫就修好了嗎?

"這是其二,其三就是西夏.朝中有大臣以為以和為貴,認為一年只有拿出幾十萬就能買回來和平.若此,就是拿出一百萬又有何妨?但有沒有看到陝西駐軍一年的花銷,有沒有看到陝西各種兵役,包括蕃人在內,可能達到四十萬.這個和平一年值多少錢?不是二十五萬五千,而是兩千五百五十萬,外加幾十萬戶人家流離失所,家人不得團圓!因此朝廷必滅西夏.然而西夏不可小視可以滅,但必須從長計議,再也不能犯下慶曆戰爭錯誤了.一旦動手之時,糧食就是關健,鄭白渠就是關健."

韓琦在邊上說道:"陛下,老臣當初議鄭白渠,也是這麼想的,西夏不滅,西北不安,可怕的是萬一西夏與遼國勾對,兩邊夾攻,才是我朝危險之時.平滅西夏,朝廷只用駐幾萬禁兵,外加幾萬保捷與蕃兵,全境可得安定.不但讓陝西百姓得以休生養息,一年也可以節約大量的兵費.西夏不滅,我朝壓力永遠不能輕松."

"韓公說得不錯,就這樣吧,曾公勿要再爭議了.王巨,隨朕來邇英閣."

邇英閣便是皇帝與皇子學習的後殿.

四個大佬面面相覷,如果趙頊單獨召韓琦,或者曾公亮,倒也不奇怪,但現在當著四個大佬的面,刻意將王巨喊到邇英閣,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