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希望曙光


陳晚榮知道他這人爽快,笑道:"楊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楊思勖笑容一收,一臉嚴肅道:"陳大人,楊某有一事要言明."

陳晚榮對他有所了解,知道他這人有公心,這副神情是要說公事了,也收了笑容:"楊大人有話盡管說,我能做到,一定盡力."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于陳大人有所妨礙罷了."楊思勖說起正事了:"太子有令,從今天起來,陳大人護衛一事由楊某負責,如有不便之處,還請陳大人見諒."

楊思勖才智絕高,通兵法,善機變,在現在這種複雜局勢下,由他來負責保護陳晚榮的確是再好不過了,只是陳晚榮有些承受不起:"楊大人,這不太好.論品秩,我可沒有你高,哪敢勞動楊大人."

"楊大人,這話就不對了.品秩算不得什麼,重要的是對朝廷的貢獻."楊思勖一本正經的道:"以陳大人對朝廷的重要性,楊思勖能擔此重任,實是再榮幸不過了."

他是李隆基身邊的重要人物,李隆基派他來負責陳晚榮的安全,說明陳晚榮在太子心目中的份量不輕.這事雖是讓人高興,又有些不好承受,陳晚榮想了想,只得依了:"既然如此,那就有勞楊大人了."

楊思勖笑道:"不敢言有勞,這是我的本份."

自此,楊思勖這個在曆史上以軍功起家的太監就成了陳晚榮的護衛隊長.想想楊思勖建立的功業,尤其是他沿著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進軍道路,突然出現在安南之地,一舉平定梅玄成叛亂一事,陳晚榮有點暈乎乎的.

陳晚榮問道:"楊大人,我這里有鏢局的人,要不要見下面?"

楊思勖略一沉吟道:"好吧.護衛這事很重要,即使陳大人不說,我也要見."

陳晚榮吩咐下去.不一會兒.邵大貴率領鏢局地人過來.陳晚榮道:"邵鏢頭.這位是楊思勖楊大人.在東宮供奔走.現在.楊大人奉太子之命.前來這里負責調遣.不知你們是不是願意奉楊大人地將令?"

如此說.是在告訴邵大貴他們.最好聽從楊思勖地號令.邵大貴他們久在長安.哪會不清楚楊思勖在東宮地地位.太子連他都派出來了.可見對陳晚榮地重視.要想不聽從他地號令都不成.

要是不聽從號令地話.無異于和楊思勖結怨.將來太子登基.楊思勖必然是得力干將.他要為難燕威鏢局地話.即使燕威鏢局在朝廷有人.也是不好辦.邵大貴和吳天星互視一眼.略一點頭.邵大貴道:"願聽楊大人號令."楊思勖一抱拳道:"既如此.楊思勖在這里謝過各位."

"不敢當!"邵大貴二人還禮.

楊思勖沒有多余地話.直入主題:"你們在這里地所作所為.楊某已經了解了.你們護衛得陳府萬全.楊某欽佩.不過.這還不夠.楊某在這里說明了.以後若有賊人來犯.厮殺之際必須全力以赴.不得後退.違者.斬!"

奮勇沖殺正是邵大貴他們地願望.沒什麼好說地.只是一個斬字.自有一股驚人地力量.讓邵大貴他們這些在刀口上舔血地人都不由得一皺眉頭.可是.又不敢違抗.只得道:"楊大人請放心.我們和新月派有不共戴天之仇."

楊思勖不為所動,接著道:"你們和新月派之間的仇怨,楊某已經知曉.不管你們和新月派之間有多大的仇恨,都得按我的號令行事.違者,軍法從事!"

鏢局也有組織,有規矩,可是比起嚴厲的軍法,就差遠了.邵大貴他們雖是不願,卻不敢違抗.只得遵從.

楊思勖掃視一眼眾人道:"不過.你們也不必擔心,殺敵有功者.按軍功賞賜.受傷者,捐軀者,朝廷自會按軍功處理."

走鏢地想得軍功,根本就不可能,沒想到憑空掉下這機會,邵大貴他們自然是歡喜,齊聲應和,連聲道謝.>

楊思勖接著道:"我知道,你們這些走鏢的,最喜歡的就是單打獨斗,以為武藝高強,就可以殺更多地敵人,我要告訴你們,你們錯了!你們要是遇到相同數量的軍隊,你們會給輕易擊潰,甚至殲滅,你們知道原因在哪里麼?"


邵大貴隱隱覺得不妙,小心的問道:"還請楊大人示下."

"原因就在于你們是單打獨斗,沒有協調,沒有配合,沒有組織好.而你們的短處,恰恰是軍隊的長處."楊思勖聲音提高很多,更加尖細,有些刺耳了:"論打斗的能力,軍隊不如你們.可是軍隊的威脅比你們強,就在于軍隊有良好的組織,配合,協調,指揮,把力量集中起來使用,而不象你們那樣分散.所以,從今天起,你們將在我的指揮下,接受訓練."

手一揮,一個兵士跑過來,楊思勖對他道:"你,從現在起,負責訓練他們.要他們有更好地配合,協調."

邵大貴的臉色很難看了:"楊大人,我們是鏢局,不是軍隊呀."

楊思勖的眼睛陡然之間神光炯炯,緊盯著邵大貴:"邵鏢頭,你們要呆在這里,就得聽我的號令.若是不想呆在這里,現在就退出去,回你們的燕威鏢局."

陳晚榮看在眼里,心想這個楊思勖還真是厲害,天生的將領,具有軍事指揮能力,更多幾分欽佩之情.後人多詬病李隆基重用楊思勖,說他是太監,出身不好,開了太監亂國的先例.其實,這是後人的誤解,楊思勖雖是太監,卻是以軍功起家.

邵大貴看向吳天星,吳天星一臉的無奈.沒有辦法,邵大貴只好看向陳晚榮,向陳晚榮求助.這事.陳晚榮也不好干預.再說了,楊思勖地話並沒有錯.鏢局走鏢*的是個人武藝,而不是協調與配合,讓他們接受訓練,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楊思勖右手已經按在劍柄上.要發飆了,陳晚榮適時開口:"邵鏢頭,吳鏢頭,楊大人的話不無道理.你們在刀口上舔血,應該知道這協調與配合的重要性,說不定你們學到這本事,以後走鏢就可以少些傷亡."

沒有明說支持楊思勖,意思已經很明白了.邵大貴他們不願意,可在楊思勖的高壓下.不得不接受,只得道:"遵令!"

楊思勖是個睜硬眼的角色,又撂一句狠話:"你們都記住了.違令者,不論是誰,都打三十軍棍!"

這明顯是針對邵大貴和吳天星他們地,二人也是無可如何,只跟著兵士去了.司馬承禎呵呵一笑道:"邵鏢頭,吳鏢頭,走,貧道跟你們一起感受一下."他是怕邵大貴和吳天星面子上不好過,帶個頭而已.

他的地位非常高.就是睿宗對他也是禮敬有加,楊思勖膽子再大也不敢訓練他,忙攔住道:"道長,萬萬使不得!"

司馬承禎呵呵一笑道:"楊大人,你說得對,我們江湖中人就是不能好好配合,配合的就是這樣陣法,那樣陣法,哪有軍隊地配合協調好.貧道去學學."

楊思勖當然明白他地心思,很是感激道:"謝道長."讓了開去.

有了超然物外的司馬承禎帶頭,邵大貴他們地面子也解決了,跟著兵士去了,不一會兒就傳出訓練的吆喝聲.

這事想起來有些好笑,陳晚榮和鄭晴對視一眼,只見鄭晴一臉的笑意.

"陳大人,你今天可是要去軍器監?"楊思勖問話了.

陳晚榮知道他要負責安排人手,點頭道:"是呀.造火炮這事得抓緊了.哦.晴今天有事要出去."

"陳大人放心.我會派人跟著鄭小姐的."楊思勖在一個兵士耳邊嘀咕兩句,兵士跑走了.不一會兒.只見司馬承禎,邵大貴和吳天星三人過來.

楊思勖真接下令了:"邵鏢頭,吳鏢頭,鄭小姐今天有事要出去,你們二人跟著."

現在是楊思勖最大,他說了算,邵吳二人不敢不應:"楊大人放心,我們明白."

"那就好.道長,這里就有勞你了."楊思勖沖司馬承禎施禮.


最有實力的幾人都要離開,這里還得有人坐鎮,當然司馬承禎是最合適人選了.司馬承禎回禮道:"楊大人放心,貧道理會得."

陳晚榮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哪象以前,邵大貴他們只顧著看家護院,沒事就三五紮堆吹牛聊天,海闊天空的胡侃,就是要他們派人跟著出去,都不太願意.有楊思勖操持,他們不敢不聽話.這以後要出去,只需要給揚思勖說一聲就行了,他自會安排人,省心多了.

陳晚榮帶上香水,跨上青花,楊思勖和陳再榮帶上護衛跟著,一行人向軍器監趕去.

遠遠看見葉天衡他們站在門口,東張西望,好象在等什麼人似的,有些焦急.見陳晚榮來到,葉天衡他們迎上來,葉天衡埋怨道:"小友啊,你現在才來,真是不急."

陳晚榮笑道:"葉大師,非我不急,是我昨晚上有事,睡得晚,起得也遲了,還請各位恕罪."昨晚上給新月派的人攻擊,又是厮殺,又是審問,費時不少,這是大實話.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寇義兵一副老好人模樣.

陳晚榮問道:"你們等我有什麼事?"

葉天衡和陳晚榮的關系非同一般,笑道:"小友,當然是孫師傅他們去綿州一事了.他們已經准備好了,就等你來到,交待一番,就可以上路了."

陳晚榮身為"項目負責人",孫南虎他們去綿州處理硝石一事,在行前自然要和陳晚榮見見面,搞清楚陳晚榮還有沒有別地吩咐.

跟著劉懷德他們進了軍器監,楊思勖叮囑一句:"陳大人,你要出去,給我說一聲.我好安排人跟你去.要是沒人跟著你,千萬不要出去."

他是為陳晚榮好,陳晚榮笑道:"謝楊大人關心."

"言重了,職責所在."楊思勖和陳再榮帶著人馬,找地方歇著了.

陳晚榮一邊隨著葉天衡他們往里走,一邊問道:"葉大師.你那里進展如何了?"

葉天衡還沒有回答,寇義兵接過話頭:"陳大人,你放心好了,葉哥哥做事,你還能不放心麼?沒問題,進展不錯."

劉懷德接著道:"不僅葉大師那里不錯,就是那刀具我們昨晚上商討了一晚上,也有些眉目了,很有可能做出來."火炮和刀具二者之間.陳晚榮更看重刀具.機加工刀具一出,會開啟機加工時代,影響非常深遠.陳晚榮一聽這話很是興奮:"哦,真的麼?有沒有開始做?"

葉天衡在陳晚榮肩頭拍拍:"小友,沒給你說,這刀具我們以前試過好多方法,都沒有成功.昨天你說了,我們把那些大師傅們召集起來,一邊喝酒一邊商議,雞一嘴的鴨嘴,還真給弄出了一套方法.成功地可能性有沒有十成,也有八成."

"這刀具困擾了我們這麼多年,終于有眉目了,人人高興,最終喝了個大紅臉.只不過,還沒有開始做.要做這刀具,先得做一些工具出來,等把工具做出來,我們再來做."寇義兵興致很高:"到了."

陳晚榮他們才到門口.屋里出來一批人,全是軍器監和將匠府的大師傅,孫南虎,歐陽複,李曉義三人也在其中.

略一寒暄,陳晚榮致歉:"來晚了,讓各位久等,我這里謝罪."

"謝甚罪呢.快請進屋."一眾良工很是熱情,簇擁著陳晚榮進屋.然後各自就座.

孫南虎笑著問道:"陳大人.我們馬上就要出發去綿州.不知道你是否還有吩咐?"


"該說的,我都說了.沒什麼好說的了."陳晚榮也很干脆:"三位只需要記住前方將士等著用,加快時間就是了."

劉懷德笑道:"為了盡快把這事做好,皇上下了特旨,要綿州官員辦理.如此綿州人力不夠,還可以去附近幾州調用,這事陳大人不用擔心了."

有了特旨就好辦了,陳晚榮也是高興,問道:"大約要多少時間才能運到長安呢?"

李曉義計算著道:"這不太好說,估計一兩個月吧.我們趕到綿州,估計要十天半個月,還要和當地的官員商討安排人手,這差不多要二十天時間.等到第一批做好,差不多一個月了,運到長安,肯定一個多月了."

長安和綿州的直線距離不遠,只是秦嶺險峻,山路難行,李曉義他們去綿州可以翻越秦嶺.只是運硝石不能走這條路,走水路,出三峽,經漢水到長安,這時間就花得多了.

葉天衡點頭道:"這已經是最快時間了."

陳晚榮很干脆:"你們准備好了?好了地話,就趕緊出發吧."

孫南虎,歐陽複,李曉義齊道:"那我們就告辭了."三人站起身,作禮而別.陳晚榮他們送到軍器監門口,目送三人在一隊兵士護衛下,奔赴綿州.

送走三人,葉天衡拉著陳晚榮胳脯道:"小友,走,跟老哥哥去看看."

陳晚榮眉頭一擰,道:"葉大師,等會去看,還有一事得處理一下."

"哦,還有什麼事?你盡管說."劉懷德沒有一點折扣.

陳晚榮帶著一眾人進屋,要他們坐下來,道:"我想請問一下,長安,以及長安附近的硝石有多少?"

寇義兵不解的問道:"陳大人,你問這做什麼?硝石要急也急不來,只能等綿州送來,要用那麼多呢."

真要用到戰場上地話,的確要用很多硝石,不過陳晚榮現在想的並不是用到戰場上,而是另有用處.掃視一眼眾人,盡是一副迷茫模樣,陳晚榮解釋道:"有一點你們一定要清楚,那就是火炮造成出來之後,我們還要試.要試火炮地話,就必須要硝石.第一門造出來,我們必須要試了之後才能造得更多.不試的話,不清楚有哪些問題,一口氣造成來,誰也不敢保證一定能用,一定好用!"

這道理誰都懂,不住點頭贊同.寇義兵一下急了:"陳大人,那該怎麼辦呢?"

"我也正在想這個問題."陳晚榮接著道:"第二問題就是,火炮造出來,還要給軍隊試用,訓練.只有軍隊熟練掌握了火炮,才能發揮作用.現在已經五月了,等到綿州送來硝石,已經是七月了.我們再來試炮,再給軍隊訓練,這一下來,差不多九十月了,天氣已經很冷了,不適合作戰."

一般打仗都選在春夏兩夏,秋天也能打上幾仗,可是一旦到了冬天,不是不能打仗,是很難打,只有一些特殊的仗才能在冬天打.

石堡城在大西北,到了深秋就很冷了,不好用兵.到那時,即使造好火炮,也要等來年.陳晚榮知道,李隆基雖沒有說,他的壓力其實很大.同時,睿宗急切想獲得一場勝仗.

陳晚榮沒有獻媚的想法,而是這事的確應該早點想辦法處理掉,盡可能在今年把石堡城打下來.至少有一點是實實在在地,可以節約很多不必要的消耗.

經過陳晚榮這番解釋,寇義兵他們都明白過來了,一下子犯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