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四章 推銷藝術(中)


見了他那副沒事似的神情,陳晚榮在心里感歎,今兒算是長見識了,遇到厚臉皮了:"哪里是對對子,隨便念念罷了."

李清泉眼光淡淡一掃,不能再裝作不知了:"晚榮是在挖苦我吧?我這茶壺里有三種茶,這一把里是最普通的茶,我這里人來客去少不了,要是有個鄉親來就給一碗潤潤喉.這一把,稍微好一些,用來給我那些主顧喝的.這把泡的是青城雪芽,鄭老爺子今兒來提貨,他就好這口,我不能不給他敬這茶呀."

想起適才遇到那位鄭老爺子的派頭,他一定是一個很有名的富商,要不然李清泉這種長著三只眼的商人不會那般親熱,一個勁的拍他馬屁.

他居然自己把這種事說出來,陳晚榮對他這種小人胸懷不得不感歎,嘴里道:"李老爺子言重了.人分三六九等,各不相同,各有各的愛好,尤其是經商的更得把握好主顧的喜好,愛聽曲的得給請個名伶,愛酒的就得給准備好酒,愛風花雪月的就給找個漂亮的紅牌,鄭老爺子愛茶實是最好侍候的了."

李清泉身子猛的前傾,不再靠在椅背上,有點驚異的打量著陳晚榮:"晚榮,你怎麼變了?甚時間這麼有見識了?你這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就算商人也未必有這等見識呢."

作為化工企業的部門主管,陳晚榮沒少陪客人,對客人的各種嘴臉爛熟于胸,這話是經驗之談,李清泉這個久在生意場上打滾的人哪有聽不出其中底蘊的道理.

"李老爺子過獎了,我隨便說說."陳晚榮打著馬虎眼.

李清泉提起茶壺,向一個細瓷茶杯里斟茶,壺嘴對著茶杯,一股綠色的茶水流入茶杯,一股濃香沖鼻而入,沁人心脾,陳晚榮暗贊一聲好.

倒完茶,李清泉把茶壺放下,端起杯遞過來:"晚榮,你品品."

陳晚榮一瞧,只有小半杯,這個李清泉還真夠摳門的.他之所以要給陳晚榮品品,不過是陳晚榮發現了他的秘密,不得不給.多了,又覺得給陳晚榮這個泥腿子喝太浪費了,這才給小半杯,意思一下而已.

對他的心思,陳晚榮了然于胸,不能接受他這種施舍叫化子的做法,沒有伸手去接:"李老爺子,您的好意我心領了.我這種莊稼人喝這種珍貴茶太浪費了,還是喝最普通的就成了.我們窮人家,人窮志不短呐!"

李清泉本來就舍不得,也就順手把茶杯放了下來,可是陳晚榮後面說的是:"這青城雪芽,我倒是聽說過,有人還給做了一首詩,有一句是'仙茗自仙家’,思意是說青城山本是仙家修煉之地,而這青城雪芽出于青城山,喝這茶的人和神仙一樣清高飄然出塵,卓爾不凡."

青城雪芽外形纖麗,湯汁碧綠清澈,是難得的名茶,不僅唐朝有,就是現代也有,陳晚榮沒少陪四川客戶,聽他們說起過,陳晚榮也就記下了.

這個鄭老爺子是李清泉最大的主顧,好的就是青城雪芽.天下名茶何其多,鄭老爺子獨好青城雪芽,與其說是愛茶,還不如說是愛慕青城山的仙名.青城天下幽,自古就是修道之士薈萃之地,這句"仙茗自仙家"要是讓鄭老爺子知道了,比送千兩紋銀還要讓他高興.

要是把這詩送上的話,生意也就更穩當了,李清泉忙把快放下去的茶杯又端了起來,遞向陳晚榮:"晚榮,仙茗自仙家這詩有意思,你全記得嗎?"

陳晚榮並沒有接茶杯,岔開話題:"李老爺子,還是說說桶吧,一百二十文一個,這不能少."

"不急,不急.這點小錢不算一回事."李清泉的口氣完全變了.幾十文錢和牢牢抓住一個大主顧比起來誰輕誰重,不用想都知道.

陳晚榮可沒那麼容易上道:"您家大業大,幾十文錢自然不放在眼里,可對于我們窮苦人家來說那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話很好聽,可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


聽話聽音,李清泉知道不把這事了結,陳晚榮不會給他念詩,只得道:"老價錢吧,一百文一個."

"一百二十文,一文不能少.要是李老爺子不能給這個價,那就請您把桶還給我,我帶回家去,家里正好用得著."陳晚榮的態度非常堅決.

李清泉沉吟了一下,點頭道:"行.不過,你要把詩念給我聽."

陳晚榮搖頭否決他這無理要求:"詩是詩,桶是桶,這道理您是懂的.四十文,錢不多.可這是我們應得的,該拿的還得拿,一文也不能少!"

最早,這桶價是一百二十文一個,李清泉小氣一再壓價,現在居然想壓到八十文了.陳老實早就不想給他做了,可是陳再榮讀書要錢,又沒有辦法只得低價給他做.陳晚榮之所以抬高價錢,就是想替陳老實出口怨氣.

陳晚榮回想起他讀書那些年,父母為了給他攢學費,是一分錢一分錢的存,那艱難日子是一輩子也忘不掉.陳老實為了陳再榮,只能忍氣吞聲,任由李清泉壓價,陳晚榮感同身受,這氣還非出不可了!

沒有這詩,生意照做.但是,有了這詩,情況會不一樣,錦上添花總是一件美事,李清泉不得不做出決定了:"好吧,一百二十文就一百二十文.總共是兩百四十文."從懷里掏出一串銅錢往桌子上一放:"這是兩百文."再從錢罐里數了四十文:"晚榮,你點一下."

他雖然小心眼,還不至于去耍花樣,陳晚榮相信他,把錢拿了過來,仔細打量起這影響中國曆史一千三百多年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始鑄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取秦半兩,漢五銖形制,外圓內方.字體出自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之手,非篆非隸,又含有楷書味道,結構謹嚴,行筆端正凝重.銅質優良,鑄造精良,"開元通寶"四個字清晰工整,鑄造水平非常高.

秦半兩,漢五銖都采用外圓內方的形制,這一形制影響中國曆史長達兩千多年,曆朝曆代都沿用這一形制,就是開元通寶也不例外.

開元通寶之所以能影響中國曆史長達一千三百多年,原因在于開元通寶是中國曆史上第一種不以重量為計價單位的貨幣,而是通過官方規定一枚銅錢值多少就值多少,這有點類似于我們現在使用的紙幣,只不過載體不同而已.

宋朝著名的紙幣"交子"之所以能出現,就是因為開元通寶開了先河.從此以後,中國古代的貨幣拋棄了以重量為計價單位的方式,改以官方規定,因而開元通寶的出現在貨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對開元通寶的大名,陳晚榮是如雷貫耳,其鑄造水平比想象中還要高,由衷的贊歎我們祖先的傑出智慧,把兩枚銅錢輕輕一磕,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響聲,陳晚榮有點開玩笑的想:"這畢竟是錢的聲音,聽起來就悅耳!"

李清泉把陳晚榮的動作看在眼里,還以為陳晚榮在辨別錢的真偽,很是不悅,一口把青城雪芽喝干:"是假錢嗎?這可是從錢莊提出來的,你要是能找出一枚假錢,我賠你一百文."

唐朝是"錢重物輕"的社會,錢很值錢,鑄造假錢利潤很大,是以朝廷雖是禁止民間私鑄假錢,仍是屢禁不止,市面上有不少假錢流通,李清泉才有這話.

開元通寶的名頭在曆史上很大,陳晚榮是想驗證一下,居然給他想歪了,笑著解釋:"李老爺子,您誤會了.我是想聽聽錢的聲音."

這是真話,李清泉還以為陳晚榮窮慌了,想聽聽銅錢聲音過過干癮,付之一笑:"晚榮,你能把詩念給我知道嗎?"

這點錢雖少,可是意義很大,要是陳老實知道了肯定非常高興,說不定就要喝上幾杯,陳晚榮心想這事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來該是辦正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