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六章 玄宗的決心


你沒騙人吧?"金仙公主有些不信,打量著陳晚榮.

"他這人一向騙人."玉真公主嘴一撇,也來編排陳晚榮的不是:"姐,不過,這次應該是說真的!"

"我好象是大騙子似的?"陳晚榮很沒好氣.

"你本來就是騙子嘛!"玉真公主捂著小嘴,哧哧笑個不住.

葉天衡看著陳晚榮手里的滴定管,笑呵呵的道:"小友,你又要整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給我們說說,別吊大家胃口."

"好啊!"陳晚榮點頭,葉天衡很是滿意:"這才是小友嘛!"

然而,陳晚榮卻說的是:"我也來學學葉大師賣關子的本事,諸位,請細看便是!"

"你這人……"玉真公主一雙妙目打量著陳晚榮手里的滴定管,眼珠都差點掉下來了:"你說得那麼神奇,人家趕來看,你卻賣關子,你這人好沒道理."

陳晚榮把硫酸溶液裝在滴定管里,固定在架子上,沖玉真公主閃閃眼:"我成天跟著你師傅,想不學點賣關子的本事都不行,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葉天大師,這沒辦法哦!"

"小友,你說我作甚呢?"葉天衡有些不好意思,訕笑起來.

司馬承禎出來打圓場:"小友,大家都趕來看你做這分析,你也得讓我們看個明白,不能糊里糊塗,是吧?"

陳晚榮這才臉一肅.認真解釋起來:"做買賣.投入多少本金.賺了多少錢.都有一本帳.要算得清清楚楚.這做化工也一樣.用了多少原料.得到多少產品.都要清楚.原料與產品地質地如何.也得弄清楚.葉大師煉鋼.對礦石地品位.不是通用過分析進行評判.而是靠經驗來完成.這很不好."

葉天衡有些不服氣:"小友.老朽煉鋼還沒有失過手呢.經驗又怎麼了?那可是老朽地看家本領呢."

陳晚榮大拇指一豎.贊道:"葉大師是這個.我是這個.小指頭.可是.當你大師不在地時候.煉鋼不是要停下來?所以.我們得想辦法.把這些經驗變成我這小指頭地人也能煉鋼地辦法.這就是分析地作用.只要我們知道原料地質地.要煉鋼就不難了.同樣地.做化工.首先就得把原料地質地弄清楚.這分析就顯得很重要了."

"小友以前提過這事.這些天花這麼多精力.就是為了分析?"司馬承禎頗有點興奮.問道:"小友.這要怎麼分析?"

吐蕃歸來後.陳晚榮就在為化工地量化努力.為了達到這一目地.才做了玻璃.請寇義兵做分析儀器.經過這些天地努力.終于把陳晚榮需要地儀器做出來了.今天是來檢驗.

"沒錯.是這樣地!"陳晚榮肯定一句後.解釋道:"火堿我們用了不少時間.今天就來測定一下火堿地純度.火堿地測定.用硫酸不好.不過.我現在只有硫酸可用.就將就一下."

測定氫氧化~榮來說可望不可及,只能想想罷了.退而求其次,使用硫酸.幸好現在的膽帆可用,要不然,連硫酸都沒有,更不能說測定了.

要是現在的分析師知道陳晚榮用硫酸測定火堿的純度,肯定要笑話他,沒辦法的事情!

"第一步,是配制火堿溶液,我提前做好了."陳晚榮給他們解釋起來:"火堿溶液的配制很簡單,只需要把一定量的火堿放到煮沸並且冷好的沸水里就成.我現在用的水,叫蒸餾水,就是前幾天專門做好的水."

"你折騰來折騰去,就是做這個用的呀?人家還以為你吃了飯沒事,找抽呢!"玉真公主恍然大悟,還沒忘了編排陳晚榮的不是.

陳晚榮沖她一翻眼:"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不要亂說."

"你?誰是小孩子了?"玉真公主眼珠都快掉在地上了.


陳晚榮哈哈一笑:"我現在取一定量的火堿溶液到錐形瓶里."先在錐形瓶里放些水,用吸管取些火堿溶液過來,記下數.再把硫酸溶液調零後,固定在架子上.再在錐形瓶里加入兩滴石蕊指示劑,錐形瓶里一下子就變成藍色了.

"變藍了,變藍了!"玉真公主指著錐形瓶,有些難以置信,尖叫不已,還不住蹦起來.

金仙公主的眼睛也是睜得老大,只不過,她比較持重,沒有叫出聲來罷了.

葉天衡他們也是好奇,驚奇的打量著錐形瓶.司馬承禎卻是笑呵呵的道:"一點小小術法,何足道哉!"

那些不良人士就是靠這變化行騙的,司馬承禎自然是爛熟于胸了.

在他們的驚奇中,陳晚榮道:"看好了,我開始滴定了."把錐形瓶放到滴管下方,開始滴定.按照正規的分析,滴定之初要快,快到終點時這才變慢.不過,這要經過計算,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行.現在用的火堿,其純度究竟有多少,陳晚榮一點底也沒有,不能放得太快,緩慢的滴定.

所有人的眼睛睜得老大,一瞬不瞬的打量著陳晚榮手中的錐形瓶,沒有放過一個

.

沒有人說話,唯聞呼吸聲.

過了一陣,錐形瓶中的藍色逐漸淡下來,玉真公主率先叫起來:"有變化了,有變化了.

"

陳晚榮知道快到終點了,把滴定速度放得更慢,一滴一滴的硫酸溶液滴下去,藍色越來越淡.陳晚榮改成半滴半滴的滴定,最後一個半滴下去,錐形瓶里有些微的紅色,陳晚榮把錐形瓶放在一張白紙上,這紅色就更加顯眼了.

正常情況下,這種顏色的轉變,是放在一塊白色瓷磚上進行觀察.在沒有白色瓷磚的情況下,只能用白紙了.只需要把白紙平鋪在桌面上就成.

紅色在慢慢褪去,陳晚榮知道終點還沒有到,再滴了四分之一滴下去,紅色就更加明顯了.估摸著,足足過了半分鍾,紅色依然,這是真正的終點,可以計算了.

讀數一完,按照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火堿的純度居然只有百分之八十三,陳晚榮太驚訝了.用了這麼久的火堿,做了那麼多的香皂出來,火堿的純度居然如此之低,現代社會的火堿純度再差也有百分之九十幾,這也太打擊人了.

轉念一想,這很正常.現代社會的火堿是電解食鹽水獲得,稱為堿工業,雜質少.而陳晚榮是靠純堿和石灰進行化學反應得到,唐朝的純堿是天然鹽湖結晶,本身就含有很多雜質.石灰就不用說了,雜質也不少.

原料本身就有大量的雜質,雖是經過提純,所得的火堿純度也不可能很高,能有百分之八十三的純度還是不錯的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分析儀器是試用,是不是好用還不好說,肯定有待改進處.這本身就使得分析結果有些問題.

至于硫酸的濃度,百分之九十八的濃度應該是有的,不會有問題.從膽得到的硫酸,雜質少,用沸石反複除水後,濃度不會低.

不管怎麼說,這是陳晚榮來到唐朝後第一次知道火堿的純度,是第一次進行分析測定,這本身就是一大進步,化工向量化方向又邁進了一步,值得慶賀.

"小友,可否教教貧道."司馬承禎是大煉丹家,對化工有著特別的愛好,見獵心喜,已經挽起袖子了.

在玉真公主眼里,這實在是太神奇了,太好玩,本想要陳晚榮教她,聽了這話,只好忍著.無論如何,她不能不尊重望重天下的司馬承禎.

"能入道長法眼,是我的榮幸."陳晚榮馬上就指點起來.在陳晚榮的指點下,司馬承禎一絲不芶的照做.


他不愧是大煉丹家,這方面的底子雄厚,居然做得似模似樣,就是比起現代社會的分析師也不見得差.陳晚榮暗自驚異:"這是初學,就有如此表現,要是給他些時間,那還得了?對了,以後,我得多教道長些化學方面的知識,讓他挑起化學這副擔子,即使我不在,也不致于讓化工停頓."

最讓陳晚榮想不到的是,司馬承禎的分析結果和他的結果只差了零點三個百分點,想想自己當年學分析時,第一次和老師的標准居然差了一個多百分點.司馬承禎第一次就有如此成績,了不得了.

陳晚榮向司馬承禎灌輸更多的化學知識的主意更加堅定.

早就按捺不住的玉真公主道:"這東西挺好玩,教我,行麼?我以後不說你壞話了!"

不要說玉真公主覺得好玩,就是葉天衡他們也是見獵心喜,想來試試.想想自己第一次做化學分析,那心情比起他們一點也不遜色.

"好啊!說好了,你以後要是再編排我的不是,有好玩的我就不教你了."陳晚榮不逮住機會教訓一下玉真公主就枉自為人了.

"行,沒問題,你要是不信,我們可以拉勾!"玉真公主興奮得眼睛都噴火了.

就在這時,高力士的聲音想起:"陳將軍,陳將軍,你在這里麼?"

陳晚榮知道高力士是李隆基的帖身內侍,一刻也不會離開,他來,肯定是有天大的事情,忙打開門,只見高力士站在門口,笑道:"高公公,有何要事?"

高力士笑道:"陳將軍,皇上要你馬上進宮."

"我這就去."陳晚榮二話不說,跟著高力士就走.

望著陳晚榮的背影,玉真公主氣得直跺腳:"皇兄也是,早不來的晚不來,偏偏輪到我時派人來.沒勁透了!哦,道長,你能教教我麼?道長,你名重天下,這東西一學就會,手到擒來……"

一長串的馬屁傳入陳晚榮耳里,不由得好笑.這個玉真公主,為了玩樂事,居然猛拍司馬承禎的馬屁,還真是讓人想不到.

"高公公,皇上找我何事?"自從送走哥舒翰他們,陳晚榮這幾天一心用在打造分析實驗室上,炮兵的訓練有王忠嗣,王少華,楊思和陳再榮,幾乎不用操心.

高力士搖頭道:"陳將軍,張守珪將軍回來了,剛剛進宮,皇上就要我來.我估摸著,應該是和張將軍見見面吧!"

宮中事,無論大小都不得對外透露,高力士所說雖然

已經很難得了.陳晚榮忙致謝:"謝公公."

高力士笑道:"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要是其他的事,我也不敢說了.

"

他是個知道分寸的人,陳晚榮也不多說,和他一道進宮.來到鸞翔閣,屋里只有李隆基.姚崇和一個高大的年輕人.

"參見皇上!"陳晚榮上前施禮.

李隆基招手道:"免了,來坐.聽說你這幾天一心撲在那個化學分析室上,有進展了麼?"


"回皇上,差不多了."陳晚榮如實回答.

李隆基事無巨細均能耳聞:"你的想法很好,凡事總得有個度吧.估摸著來,不是不可以,就是要靠經驗,太難把握了,真能如你所想那般分析出准確的數值,辦起事來就可靠得多了.說遠了,來,給你引介一下,這位是張守珪.你們見見面."

有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在軍器監,李隆基自然是能對軍器監了若指掌,不必驚奇.

"見過張將軍!"陳晚榮施禮相見.

"見過陳將軍!"張守珪還禮.

見禮畢,兩人這才重新就座.李隆基掃視一眼三人,道:"今天把你們三人找來,就是要說說朕的想法.來年一仗,對大唐至關重要,朕思之再三,有上下兩策.現在,朕就對你們說說,你們看看,若有需要改進之處,就指出來.

"兵者,凶危之事!容不得疏忽大意,你們有想法,一定要說出來.朕也提醒你們,這構想,朕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只能出朕之口,入你們之耳,不得對他人說起.違者,滅族!"

這是最高軍事機密,如此處置,誰也沒有異議.不過,陳晚榮卻是意外:"皇上,如此極密之事,臣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朕叫你聽就聽著!"李隆基臉一肅,他的說話讓人無法拒絕.

陳晚榮只得應一聲,心里大是奇怪:"如此極密之事,皇上為何說給我知道?姚崇是當朝宰相,雖是文官,也通兵法,他知道是天經地義的事.瞧這架勢,皇上打算讓張守珪統率三軍出戰,他知道也很正常.可是,我呢?難道……"越想越驚疑.

李隆基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道:"自從反叛之後,默啜擁兵四十萬,控地萬里,突厥故地盡歸默啜所有.原本臣服大唐的回紇諸部亦歸默啜.大漠遼闊,無遮無攔,要想在大漠上對默啜進行致命一擊,非數十萬大軍不可,因而,朕決定,來年這一仗,投入五十萬大軍."

略一停頓,道:"五十萬大軍,這在我大唐曆史上還沒有過.沒有不要緊,就開個先例!"

李靖滅突厥一戰,唐朝出動十幾萬軍隊.武則天反擊後突厥,最多出動四十五萬軍隊,不過,一無所獲.一次調動五十萬軍隊,在唐朝曆史上的確是規模空前了.

這也顯示出李隆基的決心:務必殲滅突厥主力,永靖北地!

"三十年來,大唐與突厥的戰爭不斷,雖然取得不少勝仗,大挫其銳氣,然而,大多是擊潰之戰,並沒有殲滅其主力,傷皮不傷骨,北地不甯."李隆基往下說:"朕決定,來年這一戰,借著突厥南下之機,把其主力予以殲滅.沒有了軍隊,默啜就算是大漠上的雄鷹,他也飛不到九天之上!"

"皇上聖明!"張守珪頌揚一句:"臣在北地這些年,深知突厥之患有多深.並不是大唐打不過突厥,而是因為大漠廣闊,突厥一旦戰敗,立即逃躥,大唐要追也追不上."

游牧民族自小生長在馬背上,騎射嫻熟,來去如風,驃悍迅捷.打不過,馬上逃,想追也追不上,這是突厥的長處.

其短處就在于,游牧民族只知盤馬彎弓,不知科技為何物,有學者戲稱"科技對游牧民族來說,實在是太難了!"這話很有道理,他們缺乏先進的科技,缺鐵,沒有很好的組織紀律,這是他們的短處.

一旦遇到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華夏軍隊,他們只有吃敗仗的份.趙武靈王擊破胡人,匈奴是如此,秦始皇大破匈奴是如此,漢武帝擊破匈奴,還是如此,李靖滅東厥也是如此!

華夏王朝更迭,一個王朝滅了,另一個王朝興起.同樣的,大漠上也在上演著相同的故事,一個游牧民族沒落了,另一個游牧民族崛起,然而,他們演繹的故事相同.匈奴遇到強悍的秦漢軍隊,突厥遇到善戰的隋唐大軍,他們只有一敗再敗的份.

兩宋王朝創造的財富遠遠超過了隋唐,科技更加輝煌燦爛,卻在契丹,女真,蒙古這些異族面前無能為力,實是讓人扼腕!

同樣的民族,同樣擁有先進科技,雄厚財力的華夏,卻不能打敗人數上遠遠不如匈奴和突厥的契丹,女真,蒙古,實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異數!

"因而,來年這一仗,務定要全殲默啜的大軍!"李隆基右手重重砸在地圖上,發出砰的一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