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帝國碰撞 第三十八章 血染大漠(上)


的說,默啜有膽氣,不怕在戰場上搏殺,只是,的危急情勢不是戰敗一詞所能說明得了的./首.發陰山道口沒有消息,說明給唐軍攻占了,唐軍此舉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不能讓他逃走.先斷退路,再全面攻擊,一舉而殲滅他所有的軍隊,後突厥有滅頂之災!

這一情勢和當年可汗面臨的情勢完全一樣,一個不好,他就會成為第二個利!利當年覆滅一事,一直是他們心中的痛,一想起來就不是滋味.

頭腦靈活的咄悉匐也明白過來,後果實在是太可怕了,站立不住,嗵一聲摔在地上.群臣中還有好多人沒有明白過來,很是不屑的打量著他,嘴角泛著冷笑.

"快,派出有的斥候,打探唐軍的動向,一有情況,立即稟報.

"默啜勉強鎮定下來,喘口氣,接著下命令:"各部既要做好與唐軍作戰的准備,還要准備隨時撤退."

"撤?可汗,往哪里?"有大臣腦子反應慢.

默啜真不想解釋,又不得解釋:"我估計這次唐軍來勢凶猛,我們在中受降城未必抵擋得住.只有向北撤,撤到陰山南麓,依靠陰山的險要地形和唐軍周旋."

中受降城雖重要,卻建在空曠之處,他會四面受敵.撤到陰山南麓,依靠陰山的險要結陣,背後不會受到攻擊,這對他有莫大的好處.

還有一點更加重要,那就是他還;萬一有道口沒給唐軍控制住,或者是奪回幾個道口,還可以迅速撤往陰山以北.只要到了陰山以北,就不用再怕唐軍了.

眾臣領命,正要去辦理,在這時,一個斥候喘著粗氣大步進來,施禮道:"啟稟可汗,正前面發現唐軍."

"多人?"默啜急急忙忙地問詢起來.聲音拔得老高.有些刺耳.

"差不多萬人."斥候如實:"正向中受降城開來!"

"兩萬人!"默啜懸著地一顆心放了下來.緊接著又有給蔑視地侮辱感:"就憑兩萬人也敢來中受降城.也太不把本可汗放在眼里了!本可汗調集在中受降城地軍隊不下二十萬之眾.難道就怕你了?"

轉念一想.萬一這只是唐軍地一支.還有其他唐軍趕來.那麼他不能對付這支唐軍了.當即命令道:"立即派出斥候.偵測周圍百里.看有沒有唐軍."

他已經下定決心.若是周圍沒有唐軍地話.他准備把這支唐軍擊潰.最好是殲滅.讓他非常高興地是.斥候稟報周圍沒有其他地唐軍.這使得默啜下定決心:"傳令.擺開陣勢.把來面之敵給我殲滅.他們一定是貪功冒進.打掉他們再撤!"

正面這支唐軍正是陳晚榮率領地炮兵和張所部.前來收複中受降城.

出擊的命令才下達,唐軍才從隱藏地出發,進行迂回穿插,要趕到中受降城還需要點時間.炮兵是離中受降城最近的一支部隊,這收複中受降城地任務自然就落到陳晚榮肩上了.

炮兵接近兩萬,加上三千龍武軍和張所部,總共接近三萬人.在陳晚榮的帶領,正排開戰斗隊形,朝著中受降城開進.

三萬大軍排成一個個方陣,同步開進,那場面非常壯觀.

陳晚榮騎在青花背上,打量著唐軍,有些感慨:"一年前,我剛穿越到唐朝時,家徒四壁,有上頓沒下頓.當時,我那郁悶勁頭沒得說,恨不得買塊豆腐撞死算了.誰也沒有想到,一年後,我就能率領三萬軍隊和突厥人在大漠上大戰了."

正在陳晚榮轉念頭之際,擔任偵察敵情的陳再榮飛馬趕來稟報:"啟稟監軍,中受降城有突厥二十萬大軍,默啜也在那里.他們正擺開陣勢,准備吃掉我們."

這是正式場合,陳再榮不叫哥,以監軍相稱呼.

陳晚榮冷冷一笑:"想吃掉我,只怕默啜沒有那牙口.傳令:各部同時前進,進抵中受降城下,與突厥人決一死戰!"

對唐軍地戰力,陳晚榮有絕對的信心,雖只三萬,面臨二十萬突厥軍隊,也能擊敗之.唐軍的協調和配合非常好,優勢全部發揮出來,一個頂十個沒有任何問題,再加上有火炮和龍武軍,二十萬軍隊不可能抵擋住炮兵的進攻.


命令一傳下,炮兵個個興奮,巴不得馬上和突厥人對上.最興奮地是三千龍武軍,他們負責守衛長安,上戰場的機會少得可憐,現在,大戰就眼前,無不是抱定了好好打一仗的想法.

行進不多久,遠遠就看前面列著一個個方陣,是後突厥軍隊的陣勢.陳晚榮用望遠鏡一瞧,笑道:"突厥人的陣勢和我們大唐的陣勢怎麼這麼象?"

"那是因為他們向我們學習唄!"王忠嗣嘴角一扯:"只怕是徒具其形,而無其實."

陳晚榮有心考考王忠嗣,問道:"你說說看,差距在哪里."

"差距不少,主要地有幾個."王忠嗣想也沒有想,就回答了:"大唐軍隊有著精良的裝備,他們沒有,就算他們地陣勢再整齊對大唐沒用.大唐軍隊有著非常好的協調與配合,不同地兵種之間很是默契,可以說是一個整體,可以把我們的裝備優勢

極致,他們做不到這點."

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機動性強,指揮靈活,戰術適宜,協調與配合得法,這是唐軍地優點.在所有的優點中,就數裝備和配合與協調是唐軍最大的優勢.

因為這兩點不僅僅和軍隊有關,還與科技和文明有關.

沒有先進的科技,不可能造出精良的裝備.沒有燦爛的文明,不可能把百姓教育得好,目不識丁的大老粗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這其間的差距是不言自明的.

唐朝非常重育,而唐軍地軍官大多受過良好教育,頭腦靈活,指揮作戰反應快.

而突厥人是游民族,沒什麼科技,他們地文明哪里能和中華文明相提並論.

王忠嗣這話太精當了,陳=榮擊掌贊賞道:"剖析得在情在理.王忠嗣,你真的得快點長大,好率軍馳騁在戰場之上."

沖陳晚榮一眼,王忠嗣小小的調皮一下,接著道:"和我們正面對抗,非其所長.默啜要是聰明的話,他應該利用他們軍隊靈活地優勢與我們周旋,盡量避免正面交鋒.他舍己之長,與我們打堂堂之陣,正中我們下懷!"

"那是因為他瞧不起我們,以為我這點軍隊不夠他塞牙縫!"陳晚榮一語道破默啜的用意.

"距離夠了,可以停下來!"王忠嗣提醒一句.

陳=榮點點頭,王忠嗣立即傳下號令,唐軍停下來.炮兵開始准備打炮事宜,把油幕拿下,一尊尊火炮露了出來,整齊的排列著,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威武.

突厥陣沖出一騎,來到陣前,道:"請你們地將軍說話."

陳晚榮騎著青花出陣,問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要你們的將軍出來!"這個突厥兵士很是傲慢.

隨陳晚榮出陣的陳再榮很是不痛快:"你叫出來就出來?"彎弓搭箭,對著他的頭顱射過去.勁風撲面,突厥兵士忙低頭,箭矢擦著他地頭皮飛過,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是陳再榮手下留情,要不然早就要了他的性命.這個兵士嚇得臉色發白,陳晚榮厲喝一聲:"快說,不想說滾回去!"

"大突厥可汗有令:你們已經給我們三十大軍包圍了,放下武器,饒你們性命!"個兵士轉述默啜的話,要不是適才吃了虧,他一定會趾高氣揚,現在不時瞅著陳再榮手里的弓箭.

夠狂!

陳晚榮心里生出一股怒氣道:"回去告訴默啜:今天將是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一天!和我們交戰,將是他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


一千多門火炮已經准備好,一旦發威,將是山崩地裂般地威勢.炮兵自從擴大以來,還沒有出戰過,默啜今天決定和炮兵開戰,必然遭到炮兵的迎頭痛擊,不後悔都不行.

"滾!"陳再榮喝一聲,手中地弓箭對准了兵士,兵士忙撥轉馬頭,急急忙忙的去了.

"射他地馬!"陳晚下令.

陳再榮二話不說,一箭射去,正中馬腿,戰馬一聲悲嘶,摔在地上.突厥兵士滾鞍落馬,也顧不得戰馬,慌慌忙忙的跑回去.

本想在氣勢上壓倒唐軍,沒想到陳晚榮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反倒弄了個灰頭土腦,默啜很是氣憤,拳頭握得緊緊地:"我記住你了,我一定要你好看!"

等到兵士稟報完畢,默啜再也忍耐不住了,下令:"默矩,你率軍攻陣."

默領命後,率領後突厥軍隊沖了過來.

游牧民族沒有什麼組織紀律性,中國古代史書說記載他們打仗有利則進,不利則作鳥獸散.他們尤其喜歡的是單兵作戰,彼此之間互不支援,各打各的.

匈奴如此,鮮卑如此,突厥也如此.不過,在歸順唐朝的數十年間,突厥人學到不少唐軍的戰法,尤其是陣勢方面,他們更是以唐軍為師,進步很大,排著整齊的戰斗隊形沖來.

突厥人一排接一排,密密麻麻的沖過來,好象湧動的海潮一般.不得不說,在冷兵器時代,這陣勢夠厚重,即使善戰的唐軍要想擊潰他們,也需要花費很大功夫.

不過,他們今天的對手是炮兵.火炮是熱兵器,而他們還在使用冷兵器的打法,必定吃大虧.

"哥,他們這麼沖來,那是給我們火炮送禮的,等著挨炸吧!"陳再榮角一扯,譏嘲起來.

那是必然的結果,陳晚榮也不多說,回到陣中.楊思勖尖細的聲音響起:"預備!放!"手中的令旗揮下,火炮發威了,一千多顆炮彈飛上天空,直朝突厥軍隊飛去.

一千多顆炮彈帶著尾焰在天空飛行,場面極為壯觀,好象一張巨網朝突厥陣中罩去.

默啜在陣中看見如此情景,不由得大是驚奇,眼睛不由得睜大了.不僅他好奇,所有見到這一幕的突厥人誰個不好奇呢?

默看在眼里,驚奇的想:"這是什麼?怎麼這麼明亮?"

他的念頭剛轉完,炮彈落在人群中,一個接一個的火球閃現,爆炸聲四起.一千顆炮彈的爆炸,其威勢不必多說,自然是驚天動地,響聲遠遠地傳了開去,數十里可聞.

軍隊地陣勢厚重,人挨人,一顆炮彈就可以炸死每一顆炮彈爆炸,就好象巨石砸進水里砸出空洞一般,那里的人瞬間消失,只遺下殘肢斷臂,還有破碎的內髒.

光是這一輪,就讓突厥軍隊傷亡好幾千.

如此重大的傷亡,足以震懾他們了.然而,讓陳晚榮意外地是,突厥軍隊跟沒事似的,仍是在前面,直到前進了一陣子,這才突然混亂起來.

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使用如此大規模的火器進行正面對抗,突厥人地科技水平低得可憐,哪里搞得明白.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對于他們來說,那不過是炸雷打響了,沒什麼了不起的.等到他們發現身邊的同伴已經不見了,看見地上破碎地尸體時,這才明白過來不對勁,要不亂都不行了.

突厥軍隊陣勢的前進時,陳晚榮不明所以.直到他們混亂了,大喊大叫時,陳晚榮這才明白過來,不由得好笑.

"加把勁!"王忠嗣嫩的聲音響起.


就在突厥軍隊混亂之際,二輪炮彈飛了出去.這輪爆炸過後,突厥軍隊徹底混亂了,原本還有些象樣的隊形蕩然無存了.也不知道是誰尖叫一聲:"撞邪了!快逃!"

呼啦一下,亂哄的朝後隊沖去.

默也是吃驚不已,不過,他還要指揮,騎在馬上,大聲吼起來:"穩住!穩住!"只是,兵敗如山倒,兩輪轟炸的結果,比起突厥軍隊以往沖鋒五次地傷亡還要大得多,誰不膽寒,哪里穩得住陣勢.

不需要陳晚榮下達命,炮兵都知道這是良機,無不是手腳飛快的裝彈打炮,也不需要楊思揮動令旗,裝好就打.

炮傾泄在突厥陣中,爆炸聲此起彼伏,突厥人死傷無數.

默地;子不錯,即使傷亡慘重,也沒有嚇破膽,仍是在大叫大吼,不時用彎刀砍翻潰逃的兵士,就是穩不住陣腳.

突然,他地戰馬一聲悲鳴,亂蹦亂躥起來.默矩拼命想住,可是戰馬就是不聽指揮,徑自朝來路飛奔.

炮彈的爆炸聲非常驚人,戰馬要是沒有經過訓練地話,乍聞之下必然驚最初幾輪炮彈打來,突厥人的戰馬就有些驚慌,不時嘶鳴.好在突厥人的騎術不錯,還能控制住.

隨著炮彈的傾泄,戰馬終于禁受不住,驚奔亂躥起來.

不僅默矩的戰馬不聽指揮,如他一般的戰馬不知道有多少.就連默啜的戰馬也悲鳴亂躥起來,慌得默矩拼命控馬,可是,平日里非常聽話的戰馬根本不理睬他,無論他使出何種手段,還是不能平靜下來.

原本平靜的突厥軍陣***了,到處都是驚奔悲鳴的戰馬,到處都是與戰馬作斗爭的突厥兵士.突厥人把馬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從小就在馬背上過日子,馬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好的伙伴,非常聽話,今天這般的事情還沒有出現過,真是黴到家了.

如此變化,大出陳晚榮他們的意料.按照陳晚榮和王忠嗣,楊思勖商定的計劃,先用火炮轟炸,等到把突厥人的陣勢打亂之後,再下一部分炮兵看守火炮,其他的發起沖鋒,就可以擊潰默啜.

哪里想得到,戰事完全不是按照他們設想的那樣進行,突厥人只沖鋒一陣就亂了,而且是全亂了!

反觀唐軍的戰馬,只是眼睛半睜半閉,耳朵豎起,好象轟鳴的火炮是動聽的樂章一般,很是享受.

陳晚榮眼睛瞪得老大,死盯著突厥陣中的變化.突然,一拍腦門,大叫一聲:"王忠嗣,你率領四千兄弟保護火炮,其他的弟兄們跟我沖!龍武軍,和龍武軍出身的弟兄們居中,從突厥正中殺過去."

突厥陣勢已經全面混亂了,正是進行最後一擊的良機.

經陳晚榮一提醒,楊思勖他們馬上明白過來,調整隊伍.

按照原先的設想,火炮至少要轟炸許久,才能遏止住突厥的沖鋒,兩翼布的騎兵護衛,步兵和弓弩手在火炮後面.

火炮利遠襲,要是敵人沖近了,弓弩仍是大有作為,正是考慮到這點,陳晚榮才在炮兵中保留了三千弓弩手.

現在得把騎兵和龍武軍,以及龍武軍出身的四千炮兵調到正中來.幸好唐軍的動作很快,沒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陳晚榮把頭盔一戴,全身為明光鎧罩得嚴嚴實實的,抄起馬槊,高舉在頭,大喝一聲:"弟兄們:為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

默啜在五回道上屠殺十萬邊民一事,是唐人心中的痛,陳晚榮以此激勵,唐軍無不是仇恨心大起,大聲呐喊:"為五回道上冤死的兄弟姐妹們報仇!"

在陳晚榮的率領下,唐軍排著整齊的戰斗隊形,對著突厥大軍一往無前的沖了過去!

他們雖是炮兵,不過,陳晚榮要求在打炮以外,仍然進行搏殺沖鋒的訓練,在這方面,炮兵並不比別的軍隊差.

望著隆隆前進的唐軍,王忠嗣嘴一噘,很是不高興:"又不讓我去!偏心,就是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