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



不得不說,學好數學,是相當有用的.

柳淳囂張無比地給朱元璋講解變法的成效.

哪怕老朱都震撼了,相比起枯燥的文字,柳淳的准備,豐富有趣太多了.

簡單的兩個圓形,就把變法的好處展示的一清二楚.

"陛下,在變法之前,士紳地主大約占了不到四成的土地,可他們呢,只負擔了一成五的稅收.這里面有他們藏匿土地的問題,也有士紳官僚可以免賦的因素.總而言之,情況很明白,百姓人多,地少,負擔重……同樣種一畝田,同樣的產出,老百姓拿到的回報就比士紳平白少了一大截!"

"陛下從開國之初,授田百姓,嚴厲抑制兼並,可問題是兼並之風,屢禁不止.甚至有老百姓,主動投獻,原因就在這里!因為稅賦不公平!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老百姓給士紳地主當佃農,也比當自耕農負擔輕.士紳有強烈的兼並意願,老百姓又想擺脫沉重的賦稅,二者結合,土地兼並,也就不可避免!"

"臣推行變法之後,首先清丈田畝,將一些本屬于百姓的田產,返回百姓.然後按照土地面積,攤入丁稅,如此一來,士紳負擔的賦稅甚至比百姓稍微高一些."

經過清丈返還之後,士紳所占土地,已經不足三成,但是因為丁稅攤入了田畝之中,換句話說,就是田多交的多,不再是人多交的多.

所以士紳負擔的稅賦比例,反而更高了一些.

這個結果當然符合老朱的期望.

"陛下,臣還設想過,對田畝在一千畝以上的大戶,征收每年不少于百分之三的額外田賦,以此來抑制兼並,維護土地的公平."

朱元璋一邊聽著柳淳的講解,一邊看著手上的資料,頻頻點頭,笑容可掬,腦門上的抬頭紋都笑開了.

自從朱標一死,老朱雖然每日依舊處理政務,但不得不說,他已經失去了大半的靈魂,只是機械,麻木地做事.

有些時候,他只是想用忙碌來填充所有時間,讓自己暫時從喪子之痛中解脫出來.

可以說,在朱標死後的這幾個月,老朱像一個痛失兒子的父親,遠多過大明的皇帝.

他有時候甚至在問自己,失去了繼承人,他宵衣旰食,殫精竭慮,還有什麼價值?

柳淳的時機把握實在是精准,他在這時候送來了變法的成果,終于把老朱的注意力,拉回了政務上面.

"這是田畝的情況,你所說的商稅如何了?"

柳淳忙道:"陛下,長沙自古以來,都是商賈云集之地,貿易十分繁榮.根據臣的計算,一年之內,貢獻的商稅已經達到了五萬兩!"

"五萬兩?這麼多?"

柳淳笑道:"很正常的,這還僅僅是大宗的交易,一些街頭巷尾的小商小販,並沒有征稅."

朱元璋笑道:"他們日子也不容易,征他們的稅干什麼?不是有人常說,要藏富于民嗎!朕也要學會抓大放小!"

老朱欣然大笑,長沙雖然繁榮,但是畢竟比不過蘇州,杭州這些地方,甚至比不了松江和北平,以蘇州的情況來看,一年征收幾十萬的商稅,幾乎毫不費力.

"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如果把商稅鋪開,五年之內,僅商稅一項,就能達到一千萬兩!"


柳淳講的是真金白銀的錢!

老朱忍不住怦然心動,這麼多的錢,足夠把府庫填滿了吧?老朱不改農民的本性,柳淳卻道:"陛下,隨著財力的增加,朝廷可以做的事情,就會多許多!"

"比如可以在各地整修道路,建立起運糧大路.既能為朝廷輸送稅糧提供便利,又能讓老百姓互通有無,方便商賈交易,實在是一舉多得!"

柳淳笑呵呵畫著大餅,明初的財稅還算充足,但因為弊端太大,等到了明世宗的時候,朝廷歲入二百多萬兩,光是九邊的軍費,就需要三百多萬兩!

缺口之大,真不知道是怎麼撐過來的.

柳淳提議,及早打好基礎,對于日後的發展,絕對有好處.

錢多了,用來修路,鋪橋,疏通巷道……這樣一來,就能方便各地生意往來,漸漸形成統一的市場.然後統一商稅,統一金融體系……整個大明,就會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

這一次的變法,可絕不是多收幾兩稅,多征幾石糧食那麼簡單.

按理說老朱是開國君主,他直接定規矩就算了,柳淳為什麼還用變法來定義他的舉動呢?

很簡單,因為他在變秦漢以來,綿延兩千年的成法.

曆代都講究輕徭薄賦,柳淳卻認為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必須弄清楚,自己的責任所在,不能白白享受百姓的供養.

因此柳淳將長沙府多征上來的糧食和稅金撥出一半,興建了學堂,主要招收寒門子弟入學,而且柳淳還設計了獎學金的制度……

"比如,如果不出意外,在幾年之內,長沙府就有望超過武昌,成為湖廣第一大財賦重地,文治也會冠絕湖廣."

老朱仔細閱讀柳淳給他的資料,頻頻點頭.

"朕還在小時候就常聽人說,有錢的人家,越過越有.朕以往總覺得是有錢人,善于經營,勤儉持家,才能讓家業越來越興旺.直到今天,朕才如夢方醒,原來是朝廷的稅收,對他們太寬厚了!他們是在占朝廷的便宜,不!"

老朱冷冷道:"他們是吃兩頭,吃過了朝廷吃百姓!對了,官字不就是長了這麼兩張嘴嗎?"

老朱越說越氣,忍不住罵道:"柳淳,你個臭小子,這些事情,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朕?你還是藏著,掖著,可惡!"

又挨罵了!

這一次柳淳沒有半點氣惱,相反,還差點笑出來!

罵我了,老朱又罵我了!

柳淳的心里歡呼,可下一秒又覺得自己太便宜了,竟然喜歡找罵!只能用力甩頭,可就是擋不住高興.

那個勤勉刻薄的朱元璋,又回來了!

柳淳看得很明白,別看朱元璋對臣子特別狠,但是他卻比大多數帝王,更愛自己的孩子.

對朱標就不用說了,哪怕太原的晉王,老爹柳三已經查出了一些端倪,但這些日子,老朱為什麼沒有動作?


很多人或許會說,你搞什麼鬼?

太子都死了,老朱難道不該發瘋,不該大殺四方嗎?

你小子慢慢吞吞,猶猶豫豫,讓大家伙很不爽,你知道嗎?

柳淳深表無奈,他不是不想快意恩仇.但問題是,古往今來,不要說太子,死的皇帝還少了?

那些死的稀里糊塗的皇帝,哪一位查得清清楚楚了?

還不都是糊塗著.新君都巴望著趕快忘了老皇帝才好,哪怕父子,都不能免俗,就拿世宗嘉靖來說,他剛死,繼位的裕王就改年號隆慶!

隆重慶祝!

也不知道他在府里放沒放鞭炮……

朱標之死,情況也差不多,老朱首先考慮的是江山的繼承人.

只要確定了儲君,他才能重新恢複狀態.

之前賜死傅家爺仨,那只是牛刀小試,先出口怨氣而已,真正的大菜才剛剛出爐,正准備上桌.

"陛下,口說無憑,臣也是等到結果都出來,才敢遞交,本來應該早些讓陛下知道,臣這些日子,心神恍惚,渾渾噩噩的,臣,臣有罪!"

朱元璋怒哼了一聲,"你是在說朕,不是說你自己!"老朱起身,緩緩踱步,"朕承認是悲傷了一些,也耽擱了一些時間,拖延了一些政務!可是,朕的兒子沒了!難道不許朕傷心嗎?"

柳淳慌忙跪倒,"陛下,臣也是為了懿文太子傷心,臣沒有別的意思."

朱元璋擺手,"不管你有沒有別的意思,朕都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朕會打起精神,該做的事情,朕心里有數!你小子退下吧,回頭寫個更詳細的方略出來,全面推開變法,勢在必行!"

得到了老朱的答複,柳淳是喜不自勝,他已經不指望能改變朱允炆的想法了,或許從老朱下手,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就在柳淳從宮里出來,朱元璋緊咬牙關,咯吱作響!

這幾個月以來,朕都在干什麼?

朕的雄心壯志,朕的勇氣都哪去了?

變法的事情不說了,就連太子的死,朕也不敢面對嗎?才殺了幾個無關痛癢的人,怎麼向太子的在天之靈交代?

"朱棡!假如你真的害死了大哥,朕絕不饒你!"

"傳旨!"

朱元璋對著暗處冷冷道:"立刻給柳三下旨,讓他全力以赴,朕要看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