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鐵錘 第二十節 新中國與老歐洲

聯合國秘書長與中國外長的閉門會議並不長,瓦爾德海姆與喬華已經在總原則與總方向上達成了一致,接下來自然是展開實質性工作,解決聯合國當前的信譽與經濟危機,再為調停美蘇兩國做准備。

聯合國新聞官在維也納十月二十日上午十時,舉行了發布會,透露了秘書長會見中國外長的部分會議內容,稱與中國在如何解決聯合國危機上達成高度一致,並稱中國已經提出具體的步驟准備展開援助聯合國因資金問題而陷入困頓的各個機構。新聞官還稱雙方一致認為應該充分發揮聯合國和安理會的作用。最後他著重強調,秘書長與中國一致認為美國與蘇聯之間的戰爭對世界安全與和平形勢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共同呼籲美蘇兩國從世界安全與和平的大局出發,停止戰爭行動,舉行和平談判,解決兩國之間的矛盾。但聯合新聞官並沒有對中國是否會擔任美蘇兩國的調停中間人的提問置予可否。

喬華在中午受到奧地利總理的接見後也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大力贊賞了奧地利和維也納當局接納聯合國秘書處和安理會的高尚行為,並稱《聯合國憲章》與聯合國安理會應當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中國將不遺余力地支持聯合國的一切工作。喬外長還鄭重聲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恢複國際安全與世界和平已經並且將一如繼往地進行努力。最後他還呼籲蘇美兩國停止戰爭行為,希望兩國通過外交努力解決矛盾。不過他對有歐洲記者提問的中國是否會為美蘇和談充當調停人的回答卻十分含混。

無論如何,對于那些剛剛在豪華舒適的辦公椅上把屁股坐熱的老歐洲國家首腦來說,瓦爾德海姆與喬華的會晤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人將對美國和蘇聯的戰爭采取行動,這種行動還將是從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原本外界以為喬華的歐洲之行只是對歐洲國家的外長于九月初訪華的禮節性回訪,看來,喬華此次來歐洲是“來者不善”。

新中國跟老歐洲並沒有什麼交情。夏爾·戴高樂時代的法國情況還好一點,但那都是美好的回憶,現在法國政界普遍不把中國當朋友看。英國雖然因為香港的問題與中國保持著即若即離的“特殊中立”,但中英兩國的關系也不怎麼樣,特別是二戰後英國緊跟美國霸權政策,加上意識形態因素,更視中國為敵人。第一次紅色戰爭結束之時,陳兵在蘇中和蒙中邊境上准備閃擊中國的北約集團軍群里就有英國陸軍第一集團軍。德國與中國一般,一九五五年德國被盟軍武力統一後,完全資本主義化的德國當然地敵視中國。意大利的情況也差不多。

但是歐洲的這些主要大國對華態度與意象卻在上個月來了個巨大的轉變。隨著中國高調接待美國國務卿鮑爾斯·坎貝爾,老歐洲看到了遠東海岸線上竟然已經崛起了一個巨人。在九月份歐洲訪華潮後,歐洲的政界已經初步認識到中國的強大對于他們制衡越來越可恐怖的蘇聯具有重大作用。

至于那些東歐國家,多數是典型騎牆派。第一次紅色戰爭東歐**政權被推翻後,新政府普遍跟隨美國**。但羅曼諾夫帶領蘇聯實現複興後,這些已經自稱為“自由國家”的政府又不得不親蘇,並且緊跟新蘇聯外交步伐,調整了對華政策。


無論是東歐還是西歐,它們都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威脅——集結在蘇聯西部邊境的兩百萬大軍,這些鋼鐵雄師隨時可以沿著當年紅軍反攻納粹的路線,攻入歐洲。因此東歐國家公開奉承蘇聯,暗地里卻頻頻與西歐國家接觸,商討如何防禦蘇聯可能的進HTTP://wwW.16K.cN攻。歐洲很快就發現,對付那兩百萬軍隊也許還勉強扛得住,可是美國的戰事越來越令人悲觀,一旦蘇軍完成了對美作戰,把主力調回來,歐洲將被近七百萬紅軍徹底壓垮。但是老弱的歐洲卻依然不願武裝支援美國,擔心因此引火燒身,招惹蘇聯進攻。

九月份的北京外交熱舞當中,歐洲驚喜地發現中國擁有足夠的強大的軍事實力牽制住蘇聯,她現有的經濟力量也能夠支持她打一場對蘇的全面戰爭。特別是她那可怕的陸軍部隊,只要願意,隨時可從蘇中邊境上發動對蘇聯的閃擊。這讓富有均勢外交經驗的歐洲看到了新的希望,利用中國牽制蘇聯。

當然,鼓動中國進攻蘇聯是根本實現不了的,至少目前的形勢下是這樣。然而,公然與中國進行軍事結盟也不現實。在短期內,可行的辦法就是與中國盡可能地站在同一陣線上,讓蘇聯感受到歐洲與中國有著非正式的同盟關系,使其在做出進攻歐洲時不得不因為遠東的“第二戰線”產生顧慮。

中南海的決策集體在目不暇接地接見了那些緊隨坎貝爾之後到來的歐洲外交官後,也了解到了歐洲不僅僅在經濟上需要中國,在外交甚至軍事上也需要中國。客觀上講,中國也需要歐洲,如若歐洲屈服于蘇聯,成為蘇聯的後院,中國無疑將面臨蘇聯的全面壓力。那時美國一亡,蘇聯必將全力攻華。雖然中國的“東風-東風”演習把蘇聯“恐嚇”了一下,可是如果蘇聯集全國之力侵華,對中國而言,絕對是一場災難。可以說,在對蘇問題上,中歐有著相互依賴的地方,但雙方目前的情況又決定他們不可能在軍事上結盟發動對蘇戰爭——雙方各自的內部也不願意發動戰爭。

因此,經過激烈的討論甚至爭辯後,中國的領導集體最後決定,拉攏歐洲,團結亞非拉,在聯合國的框架內調停美蘇之間的戰爭,通過多邊外交手段結束兩國的戰爭。這就是“白鴿”計劃的由來。中國為“白鴿”定了最高和最低目標,最高目標是調停成功,中國主導了聯合國,並且贏得空前的國際地位;最低目標是調停失敗,但應當通過此次多邊外交行動拖延蘇聯侵美進程,確保美國不至于過快亡國,為中國防備蘇聯侵略創造時間,同時啟動一套全面備戰計劃。

于是,外交部長喬華便被派往了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