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 第41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1)

地雷戰中的科學家

《地雷戰》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電影,電影表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在華北地區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獨特的戰法。地雷戰打得鬼子聞風喪膽,在地雷戰中,人民抗日武裝發展壯大起來。

有人不禁要問,當時的中國北方莊稼漢對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軍中也極其缺少地雷制造的專業人員,他們怎麼能夠將地雷制造得如此精妙,運用得如此神奇?

鮮為人知的是,華北地雷戰中,有一批科學技術人員。這些科技人員為地雷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其事跡與前方戰士同樣可歌可泣。

冀中抗日根據地,地處大平原,沒有山脈、湖泊,被日軍重點駐兵的三條重要鐵路包圍著,又靠近日寇統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成為開展游擊戰最為艱難的地區。1938年春,抗日戰爭處于艱難時期,八路軍急需槍支彈藥,在這種條件下,抗日軍民被逼出了地雷戰這個適合冀中平原的戰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一沒有人會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這個時候,冀中軍分區司令員呂正操想到了科學家,他找來了冀中軍區二分區參謀長的張珍。

張珍原名張學淵,曾在輔仁大學化學系當過教師,他認識不少北平、天津的愛國技術專家。張珍接受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的命令,秘密潛回北平,找到他的輔仁大學同學孫魯,動員他和自己一起尋找、動員科學家到抗日根據地工作。孫魯回到天津老家,在英租界找到熊大縝(熊大正)。孫魯向熊大縝介紹冀中情況,熊大縝找到導師葉企孫。

說到地雷戰中的科學家,首先得說一說葉企孫。

葉企孫,名鴻眷,字企孫。1898年生于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前清舉人,國學造詣很深,對西方現代科學也頗有研究。葉企孫,1907年入敬業學校,1913年入清華學校,1918年在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國學習,1920年6月獲芝加哥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23年6月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考察過歐洲高等教育和科研。

葉企孫先生是中國物理學事業的鋪路人。著名科學家華羅庚、吳有訓、熊慶來、周培源、王淦昌、錢三強、錢偉長、李政道、楊振甯、趙九章、彭桓武、王大珩、陳芳允、鄧稼先、朱光亞、黃祖洽、周光召、唐孝威等,都曾受過葉企孫老師的培養。

1929年,清華大學理學院成立,葉企孫擔任院長。抗日戰爭期間,葉企孫任教于西南聯合大學。抗日戰爭勝利後,繼續擔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1948年葉企孫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院系調整,他離開清華大學到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磁學教研室成立後,他擔任室主任,為新中國磁學研究隊伍的組織和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195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室(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前身)成立,葉企孫任副主任委員和兼職研究員,協助竺可楨先生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自然科學史研究機構,培養了不少優秀科學史研究人才。;文化大革命;中,葉企孫受到迫害,1977年1月13日在北京含冤逝世。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