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第77節:"抱薪救火"實是"拋薪救火"

;抱薪救火;實是;拋薪救火;

戰國末年,秦國日益強大,不斷侵吞東方六國,擴大自己的版圖。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占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魏安釐王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國又派軍隊攻打魏國,魏國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聯軍被殺十五萬,最後還是被打敗。魏將段干子提議割地向秦國求和,戰略家蘇代卻持反對的意見,他說:;秦國想並吞魏國,只割讓土地是無法滿足秦國的野心的,就像抱薪救火,柴沒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蘇代的話見于《史記·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比喻用錯誤的方法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一般理解是:抱著柴草去救火。抱就是抱。這不是;引火燒身;嗎?;薪不盡,火不滅;,這抱著薪的人不早燒死了嗎?

《康熙字典》;抱;字條說:;與'拋'通,棄也,擲也。;;拋;字條下又曰:;或作'抱'。;由此可見,成語;抱薪救火;原意當為拋薪救火也,就是向火勢扔柴。;薪不盡,火不滅;,是說柴不扔完,火就燒不完。

《史記·李將軍列傳》:;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廣。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史記集解》引徐廣曰:;一云'抱兒鞭馬南馳'也。;《漢書·李廣傳》也作;抱兒鞭馬南馳;。;推墮;與;抱;是同義詞,;抱兒鞭馬南馳;,就是推下胡人少年打馬向南跑。這;抱;就是;拋;。

《史記·三代世表》:;姜嫄以為無父,賤而棄之道中,牛羊避不踐也。抱之山中,山者養之。又捐之大澤,鳥覆席食之。姜嫄怪之,于是知其天子,乃取長之。;

這是個著名的傳說:姜嫄踩了一個大腳印,就懷有身孕,生下一個孩子。姜嫄認為這個孩子沒有父親,臉面上不好看,就將孩子扔在道上,可是牛羊都不踩這孩子;姜嫄又把孩子扔到山里,山里人將他收養了;姜嫄又把孩子扔到水澤里,鳥兒們飛來用羽毛給孩子當被褥,給他叼來吃的東西。姜嫄感到驚奇,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凡人,將來會有天下,就養大了他。這個孩子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後稷。

;抱之山中;就是扔到山里,;抱;就是;拋;,與;棄;、;捐;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