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6年:《觀察》絕響(1)

1946年:《觀察》絕響

1月10日,舉國矚目的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蔣介石鄭重承諾:“人民享有身體、信仰、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然而話音未落,1月11日就傳出了羊棗(楊潮)猝死杭州獄中的不幸消息。1月28日,國民黨方面宣布廢除《管理收複區報紙、通訊社、雜志電影、廣播事業暫行辦法》及《郵電檢查施行細則》等。但《大公報》2月9日指出“郵電檢查制度迄未廢除”。

1月31日政協閉幕,會上通過的《和平建國綱領》規定確保人民有言論出版的自由,“現行法令有與以上原則抵觸者,應分別修正和廢止之”,並具體規定,廢除戰時實現的新聞、出版、電影、戲劇、郵電檢查辦法。

著名記者羊棗

在蔣介石信誓旦旦作出承諾之後,一年當中至少有263家言論機關被封。從1月12日到8月8日,北平、上海、廣州、西安、昆明、重慶等地,有195家報刊、通訊社、印刷所、民營廣播電台被查封,兩家報紙被勒令停刊,兩家報紙被停止郵遞,9家報紙被特務搗毀,僅廣州一地就有10多萬冊刊物被沒收,20多名記者、教授被特務毆打,47名記者被捕,3位記者和1位讀者遭殺害。

其中,5月29日一次就在北平查封了《解放》報等77家報刊、通訊社;6月5日和29日,兩次在廣州封閉報紙、雜志、出版社近50家(6月29日一天,國民黨當局就一口氣查封了廣州文化出版社、廣州書報雜志供應社、現代出版社等13家文化機構,以及香港《華商報》廣州分社、《正報》廣州營業處、《人民報》和抗日名將蔡廷鍇發起的《現代日報》籌備處等);6月18日一次在天津封閉雜志21家;8月3日,離李公樸、聞一多連遭暗殺不到一個月,昆明46種刊物(包括聞一多他們生前主持的《民主周刊》及《人民周報》、《時代評論》等)一天之內被封閉;8月8日一次在上海封閉了54家民營廣播電台;據8月31日《大公報》報道,僅8月份上海就查禁了109種雜志,既有黨派背景的《再生》、《群眾》等,也有無黨派的《民主》、《人民世紀》等。

羊棗彌留之際與夫人沈強合影

盡管黑云壓城,這一年的編年史上,依然湧動著文化界和新聞出版界爭自由的潮流——

1月9日,重慶《新華日報》刊出大學印書局、世界書局、開明書店、作家書屋等35家出版社聯名發出《重慶出版業致政治協商會議意見書》,提出廢止出版法、取消期刊登記辦法、撤銷收複區檢審辦法、明令取消一切檢扣、取消寄遞限制等五項要求。茅盾、巴金等21位作家也聯名發表《陪都文藝界致政治協商會議各會員書》,提出廢除文化統制政策等九點主張。1月中旬,羊棗死後,上海60多位新聞記者聯名向國民黨當局提交了抗議書。31日,羅忠信等30多位新聞記者在《新華日報》發表《成都新聞記者呼籲言論出版自由書》,一口氣提出了18條意見。

2月初,上海37家雜志社、出版社聯名發表“致全國政協會議意見書”,提出十點意見。15日,北平市出版業聯合會成立,通電全國,提出了貫徹政協決議,制止北平當局對出版業的迫害,切實廢止出版物登記制度,制止各地郵局限制和檢扣書刊,徹底取消特務機關等五點要求。

同月,廣州4家雜志被禁後,他們也發出了抗議的聲音,認為這是“中國政治能否民主的試金石”。

3月18日,北平29家出版社、雜志社聯名發出《北平出版業為抗議摧殘出版發行自由緊急呼籲》,提出保障言論出版自由的六項要求。23日,上海書業公會260家會員聯合向參政會提出“免征營業稅”和“改進郵寄辦法”等四項要求。25日,上海雜志界聯誼會發表《為抗議摧殘言論、出版、發行自由宣言》,聲援重慶、西安、北平、廣州等地遭迫害的同業,全力支持北平出版業聯合會的要求,署名的有《新文化》、《國訊》、《文萃》、《民主》、《文藝複興》、《世界知識》等25家雜志社。

3月28日,南通《國民日報》記者孫正平被特務殘殺,割鼻挖眼,拋尸河中。南通文藝協會等五團體臨時代表會發表“告各界人士書”,鄭振鐸在《民主》周刊連寫二文,嚴正抗議。

同月,上海書業公會260家出版社和書店向國民參政會提出免征營業稅、改進郵寄辦法等四項要求。

4月6日,上海《周報》發表《聲援重慶、西安、北平、廣州被壓迫同業宣言》,要求政府保證言論自由。

4月10日,由27家雜志組成的廣州雜志聯誼會發表《為維護言論出版自由緊急呼籲》。5月6日,又發表《抗議五四特務暴行宣言》,譴責官方組織游行搗毀《華商報》、《正報》分社、兄弟圖書公司和大公報廣州營業處的暴行。

5月18日,重慶82位記者為同業屢遭迫害向全社會發出呼籲,表示“我們不能沉默,也不應該再沉默了。”26日,北平出版業聯合會為抗議國民黨當局縱容特務的暴行,發表宣言,提出四項要求。28日,北京周鯨文、張東蓀、張申府等42位知識分子聯名呼籲立即停止內戰。同月,上海徐鑄成等102位新聞記者聯名發出致記者公會的公開信,呼籲保障言論、出版自由和新聞從業人員的人身自由。

站著走完全程——《民主》休刊號

6月10日,沈鈞儒、趙超構、徐鑄成、巴金、葉聖陶等39人聯名發表《我們要求政府切實保障言論自由宣言》。16日,羅隆基、史良等89人聯名發表告國人書,反對內戰。接著,馬敘倫、陶行知等164位有影響的知識分子發表呼籲和平的公開信。上海各界4271人聯名通電蔣介石、毛澤東,呼籲全面停戰。22日,昆明《民主周刊》、《時代評論》等13家期刊聯合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國民黨當局迫害言論自由的法西斯政策。23日,馬敘倫、雷潔瓊等請願代表和《新民報》記者浦熙修、《大公報》記者高集在南京下關慘案中,被毆打受傷。第二天,張友鸞、鄭拾風主持的《南京人報》不僅發表了《暴行目擊記》,而且發表字字千鈞的六字短評:“今日無話可說!”26日,重慶244位新聞從業人員聯名抗議國民黨特務在南京下關毆打新聞記者的暴行。

創辦《觀察》周刊的儲安平

7月12日,成都各報記者推出代表向國民黨當局請願,要求采訪自由。

李公樸、聞一多相繼在昆明遭暗殺後,各地報刊紛紛報道,上海、重慶等地文化界奮起譴責當局的卑鄙暴行,許德珩、史良等80人還在重慶成立陪都李聞血案後援會,並發表宣言。

《觀察》周刊創刊號

8月23日,廣州新聞記者一致拒絕出席市長記者招待會,抗議其封鎖新聞。24日唐弢、柯靈主編的上海《周報》出了第49、50期合刊後宣告休刊。休刊號上刊出了《上海雜志界聯誼會為抗議〈周報〉被迫停刊宣言》,一份發行量上萬份的周刊就這樣消失了。

10月7日,上海各報、各通訊社記者20多人聯名提出采訪自由的要求。

10月31日,鄭振鐸主編的《民主》周刊因不斷遭受國民黨當局沒收報刊、逮捕報販等迫害,出了第34期後被迫停刊,鄭振鐸、葉聖陶、羅稷南等17位知識分子在休刊號上發出了“我們的抗議”。同一期還發表了《上海雜志聯誼會致政治協商會議第三方面代表備忘錄》,譴責國民黨當局對言論界的壓迫,提出法律問題和三條“我們的要求”。《民主》周刊站著走完了全程。

也正是這一年9月1日,儲安平經過半年的籌備,在上海創辦了《觀察》周刊,成為百年言論史上最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在《我們的志趣和態度》中坦言:“這個刊物確是一個發表政論的刊物,然而決不是一個政治斗爭的刊物”。“我們所感覺興趣的‘政治’,只是眾人之事——國家的進步和民生的改善,而非一己的權勢。同時,我們對于政治感覺興趣的方式,只是公開的陳述和公開的批評,而非權謀或煽動。”

《觀察》以其“獨立的、客觀的、超黨派的”追求迅速成為“全國自由思想分子的共同刊物”,它的70多位特約撰稿人幾乎都是一流的學者、專家、教授、報人,他們撰寫的專論是《觀察》的一大特色,儲安平本人金石般的政論也把那個時代的“文人論政”推向了最後一個新的高峰。《觀察》以其堅定的道義擔當、獨立的品格為書生論政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公共平台,悲壯地完成了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謝幕演出,成為百年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