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湖中島

此時厄秀拉已離開威利湖,沿著一條明麗的小溪前行。四下里回蕩著云雀的鳴囀。陽光灑在山坡上,荊豆叢若隱若現。

水邊開著幾叢勿忘我。到處都隱藏著一股躁動情緒。

她在一條條溪流上留連忘返。後來她想到上面的磨房池去。那兒有一座大磨房,磨房早已荒廢,只有一對雇工夫婦住在廚房里。她穿過空蕩蕩的場院和荒蕪的園子,順著水閘上了岸。她爬上來,來到了那一泓絲絨般光滑的水波旁,看到岸上有個男人正在修理一只平底船。那是伯金,只見他一個人又是拉鋸又是釘釘地干著。

厄秀拉站在水閘旁看著他。他一點都意識不到有人來了。他看上去十分忙碌,象一頭活躍而聚精會神的野獸一樣。她感到自己應該離開此地,他是不需要她的,他看上去太忙了。

可她並不想走,于是她就在岸上踱著步,想等他能抬頭看到她。

不一會兒他果然抬起了頭。一看到她他就扔下手中的工具走上前來招呼道:

你好啊?我緊一緊船上的接縫。告訴我,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她同他一起並肩前行。

你父親干這個在行,你是他的女兒,因此你能告訴我這樣行不行。

厄秀拉彎下腰去看修補過的船。

沒錯兒,我是我父親的女兒,她說,但她不敢對他做的活兒有所評價。可我對木工一竅不通啊。看上去做得還行,難道不是嗎?

是的。我希望這船不沉就夠了,就算沉了也沒什麼,我還能夠上來的,幫我把船推下水好嗎?

說著兩人合力把船推下了水。

現在我來劃劃試試,你看有什麼毛病。要是行,我就載你到島上去。

這水塘很大、水面如鏡,水很深。塘中間凸起兩座覆蓋著灌木與樹木的小島。伯金在池中劃著船,笨拙地保持著方向。很幸運,小船漂了過去,他抓住了一條柳枝,借著勁兒上了小島。

草木很茂盛,他看看島上說,挺好的,我就去接你來。

這船有點漏水。

不一會兒他又回到她身邊。她進了濕漉漉的船艙。

這船載咱們倆沒問題。他說完駕船向小島劃去。

船停泊在一棵柳樹下。她躲閃著,不讓那些茂盛、散發著怪味的玄參和毒芹碰到自己。可伯金卻披荊斬棘地朝前走著。

我要砍掉這些,他說,那樣可就象《保羅與維吉妮》

一樣浪漫了。

我們可以在這兒舉行一次華多式①的午餐會了。厄秀拉熱切地叫道。

①讓-安東尼-華多(1684-1727),以描繪牧歌式作品而著名。

我可不喜歡在這兒進華多式午餐。他說。

你只想著你的維吉妮。她笑道。

維吉妮就夠了,他蒼然地笑笑,不過我也不需要她。

厄秀拉凝視著他。自從離開布萊德比以後這還是頭一次見到他呢。他很瘦削,兩腮下凹一臉的可怕表情。

你病了嗎?她有點冷漠地問。

是的。他冷冷地回答。

他們坐在島上的僻靜處,在柳蔭下看著水面。

你怕嗎?她問。

怕什麼?他看著她問。他有一種非人的倔犟,令她不安,令她也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

害一場大病很可怕,不是嗎?她說。

當然不愉快,他說,至于人是否真怕死,我還說不准。

從一種意義上說無所謂,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很可怕。

可你不感到難堪嗎?一得病總是很難堪的,病魔太侮辱人了,你不認為是這樣嗎?

他思忖了一會兒說:

可能吧,不過人們知道人的生活從一開始就不那麼正確,這才是羞辱。跟這個相比,生病就不算什麼了。人生病是因為活得不合適。人活不好就要生病,生病就要受辱。

你活得不好嗎?她幾乎嘲諷地問。


是的,我一天天地過,並沒什麼所為。人似乎總在碰南牆。

厄秀拉笑了。她感到害怕,每當她感到害怕時,她就笑並裝作得意洋洋的樣子。

那你的鼻子可就倒黴了!她望著他的臉說。

怪不得挺丑的。他回答說。

她沉默了片刻,與自己的自欺欺人作著斗爭。她有一種自欺欺人的本能。

可我挺幸福——我覺得生活太愉快了。她說。

那好哇。他挺冷漠地回答。

她伸手在口袋里摸到一小張包巧克力的紙,開始疊一只小船。他漫不經心地看著她。她的舉動中透著某種楚楚動人處,很溫柔,手指毫無意識地動著。

我真地生活得不錯,你呢?她問。

那當然!可我就是不能活得順心,真惱火。我覺得一切都盤根錯節亂了套,讓你理不清個頭緒。我不知道該做點什麼。人總要在什麼地方做點什麼。

可你為什麼總要做什麼呢?她反問,這太庸俗了。我覺得最好作一個高雅的人,不要做什麼;只顧完善自我,就象一朵自由開放的花朵。

我很同意你的說法,他說,要是人能開花就好了。可我就是無法讓我的蓓蕾開放。可它也不枯萎或窒息,它並不缺營養。該死的,它壓根兒不是什麼花蕾,而是一個背時的疙瘩罷了。

她又笑了,這令他十分惱火。可她既焦慮又迷惑。一個人怎麼才能有出路呢?總該有個出路吧。

沉默,這沉默簡直讓她想哭一場。她又摸出一張包巧克力的紙,疊起另外一只紙船來。

可是為什麼,她終于說,為什麼現在人的生命不會開花,為什麼人的生命沒了尊嚴?

整個觀念已經死了。人類本身已經枯萎腐爛,真的。有許許多多的人依賴在灌木叢上,他們看上去很象樣兒,很漂亮,是一群健康的男女。可他們都是索德姆城①的蘋果,是死海邊的苦果。他們沒有一丁點意義——他們的內心滿是苦灰。

①死海邊一城市,上帝以其居民罪惡重大降大火燒之。

可還是有好人的。厄秀拉為自己辯解道。

對今日的生活來說是夠好的。可是人類是一株爬滿苦果的死樹。

厄秀拉忍不住要反對這種說法,它太圖解化,也太絕對了。可她又無法阻擋他說下去。

如果是這樣的話,能說上是為什麼嗎?她懷有敵意地問。他們倆開始發火了。

為什麼,為什麼人們都是些苦灰團?那是因為他們成熟了還不離開這棵樹。他們仍舊呆在舊的位置上,直到長了蛆蟲、干枯、腐爛為止。

他們沉默了好一陣子。他的聲音變得火辣辣的,語言甚是尖刻。厄秀拉心煩意亂又深感震驚。他們都沉思著,忘記了一切。

就算別人都錯了吧,你哪兒對呢?她叫道,你哪兒比別人強?

我?我並不正確啊,他回擊她,我正確之處是我懂得我不正確。我討厭我的外形。我厭惡自己是個人。人類是一個聚合在一起的大謊言,一個大謊言還不如一個小小的真理。人類比個人要渺小,渺小得多,因為個人有時還會正確,而人類則是一株謊言之樹。他們說愛是最偉大的事,他們堅持這樣說,真是可惡的騙子,可你看看他們的所做所為吧!看看吧,成千上萬的人在重複說愛是最偉大的,博愛是最偉大的,可看看他們做的都是些什麼事吧。看他們做的事我們就知道他們是一幫齷齪的騙子和膽小鬼,他們的話是經不住行動檢驗的。

可是,厄秀拉沮喪地說,可這並不能改變愛是最偉大的這一事實,你說呢?他們的所為並不能改變他們所說的話含有真理。你說呢?

會的,如果他們說的是真理,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實踐它。可他們一直在說謊,所以他們最終會胡作非為。說什麼愛是最偉大的,這是在騙人。你還不如說恨是最偉大的呢,因為相反的東西能相互平衡。人們需要的是仇恨,仇恨,只有仇恨。他們打著正義與愛的旗號得到的是仇恨。他們從愛中提煉出來的是炸藥。謊言可以殺人。如果我們需要仇恨,那就得到它吧——死亡,謀殺,酷刑和慘烈的毀滅,我們盡可以得到這些,但是不要打著愛的旗號。我懼怕人類,我希望它被一掃而光。人類將逝去,如果每個人明天就消失,也不會有什麼決定性的損失,現實並不受影響,不,只能會更好。真正的生活之樹會擺脫掉最可怕、最沉重的死海之果①,擺脫掉這些幻影般的人們,擺脫掉沉重的謊言負擔。

①見前面注釋索德姆城的蘋果。

所以你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被毀滅?厄秀拉說。

的確是這樣。

那世界上就沒人了呀?

太對了。你這不是有了一個純潔美好的思想嗎?一個沒有人的世界,只有不受任何干擾的青草,青草叢中蹲著一只兔子。

他誠摯的話語令厄秀拉思忖起來。這實在太迷人了:一個純淨、美好、沒有人跡的世界。這太令人神往了。她的心滯住了,異常激動。可她仍然對他不滿。

可是,她反駁說,可是連你都死了,你還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我知道世上的人都要被清除,我甯可馬上就死。這是最美好、最開明的思想。那樣就不會再有一個肮髒的人類了。

是的,厄秀拉說,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什麼?什麼都沒有了?因為人類消亡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嗎?你這是自我吹噓。一切都會有的。

怎麼會呢?不是連人都沒有了嗎?

你以為萬物的創造取決于人嗎?壓根兒不是。世界上有樹木、青草和鳥兒。我甯願認為,云雀是在一個沒有人的世界里醒來的。人是一個錯誤,他必須消逝。青草、野兔、蝰蛇還有隱藏著的萬物,它們是真正的天使,當肮髒的人類不去打擾時,它們這些純潔的天使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那多妙啊。


他的幻想讓厄秀拉感到很滿意。當然,這不過是個幻想而已,但它令人愉快。至于她自己。她是知道人類的現狀的,人類是很可惡的。她知道人類是不會那麼容易地消失殆盡的。它還有一段漫長而可怕的路可走。她那細微、魔鬼般的女人的心對這一點太了解了。

如果人類從地球上被掃除乾淨,萬物創造仍舊會順利進行,它將會有一個新的起點。人是造物主犯下的一個錯誤,就象魚龍一樣。如果人類消失了,想想吧,將會有什麼樣美好的事物產生出來——直接從火中誕生。

可人類永遠不會消失,她知道她再堅持下去會說出什麼樣惡毒的話來。世界將與人類一起完蛋。

啊,不,他說,不會是這樣的。我相信那些驕傲的天使和魔鬼是我們的先驅。他們要毀滅我們,因為我們不夠驕傲。比如魚龍吧,它們就是因為不夠驕傲才被毀掉的,魚龍曾象我們一樣爬行、蹣跚。再看看接骨木上的花朵和風鈴草吧,甚至蝴蝶,它們說明純粹的創造是存在的。人類從來沒有超越毛蟲階段,發展到蝶蛹就潰爛了,永遠也不會長出翅膀來。人就象猴子和狒狒一樣是與造物主反目的動物。

厄秀拉看著他,似乎他很不耐煩,憤憤然,同時他對什麼又都感興趣且很耐心。她不相信他的耐心,反倒相信他的憤然。她發現,他一直在情不自禁地試圖拯救世界。意識到這一點,她既感到點兒欣慰,同時又蔑視他、恨他。她需要他成為她的人,討厭他那副救世主的樣子。她不能忍受他嚕里嚕嗦的概念。可他對誰都這樣,誰要求助于他,他就沒完沒了地講這麼一通。這是一種可鄙的、惡毒的賣淫。

但是,她說,你相信個體間的愛,盡管你不愛人類,是嗎?

我壓很兒就不相信什麼愛不愛的,倒不如說我相信恨、相信哀。愛跟別的東西一樣,是一種情緒,你能對此有所感,這樣很好,但是我不明白它何以能夠變得絕對起來。它不過是人類關系中的一部分罷了,而且是每個人與他人關系的一部分。我簡直不明白,為什麼要要求人們總去感受到愛,比對悲傷與歡樂的感受還要多。愛並不是人們迫切需要的東西——它是根據場合的不同所感受到的一種情緒。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在乎別人的事?她問,如果你不相信愛,你干什麼要替人類擔憂?

為什麼?因為我無法擺脫人類。

因為你愛人類。她堅持說。

這話令他惱火。

如果說我愛,他說,那是我的病。

可這是不想治好的病。她冷漠地嘲弄道。

他不說話了,感到她是要汙辱他。

如果你不相信愛的話,那你信什麼?她調侃地問。只是簡單地相信世界的末日,相信只有青草的世界嗎?

他開始感到自己是個傻瓜。

我相信隱藏著的萬物。他說。

就不信別的了?除了青草與鳥雀你就不相信任何看得見的東西嗎?你那個世界也太可憐了。

也許是吧,他說著變得既冷漠又倨傲。他受到了冒犯,擺出一副傲慢的架式,對她敬而遠之。

厄秀拉不喜歡他了,但同時她感到一種失落。她看著蹲在岸上的伯金,發現他象在主日學校里一樣呆板、自命不凡,這樣子讓人反感。但他的身影既敏捷又迷人,讓人感極其舒暢:盡管一臉病態,可他的眉毛,下頦以及整個身架似乎又是那樣生機勃勃。

他給她造成的這種雙重印象令她恨得五內俱焚。他有一種難得的生命活力,這種特質令他成為一個別人渴望得到的人;另一方面,他是那麼可笑,竟想做救世主,象主日學校的教師一樣學究氣十足、呆板僵化。

他抬起頭來看看她,發現她的臉上閃爍著一層奇譎的光芒,似乎這光芒發自她體內強烈的美好火焰。于是他的靈魂為奇妙的感覺所攫取。她是被自身的生命之火點燃的。他感到驚奇,完全被她所吸引,情不自禁向她靠攏。她象一個神奇的女王那樣端坐著,渾身散發著異彩,幾乎是個超自然的人。

關于愛,他邊說邊迅速矯正著自己的思路。我是說,我們仇恨塵世是因為我們把它庸俗化了。它應該有所規定,有所禁忌,直到我們獲得了新的,更好一點的觀念。

他的話增進了他們兩人之間的理解。

可它指的總是一回事。她說。

哦,天啊,不,不是那回事了。他叫道,讓舊的意思成為過去吧。

可愛還是愛,她堅持說。她的眼睛里放射出一道奇特、銳利的黃光,直射向他。

他在這目光下猶豫著、困惑著退縮了。

不,他說,不是。再別這樣說了。你不應該說這個字。

我把它留給你去說,讓你在適當的時候把這個字從約櫃①中取出來。她嘲弄地說。

①一個藏有摩西十誡的神聖櫃子,以色列人攜之出埃及。

他們又對望了一眼,厄秀拉突然背過身去,然後走開了。他慢慢地站起身來到水邊,蹲下,自我陶醉起來。他掐下一朵雛菊仍到水面上,那花兒象一朵荷花一樣漂在水面上,綻開花瓣兒,仰天開放。花兒緩緩地旋著,慢慢地舞著漂走了。

伯金看著這朵花漂走,又掐了一朵扔進水里,然後又扔進去一朵,扔完了,他就蹲在岸邊上饒有興趣地看著它們。厄秀拉轉過來看到此情此景,一股奇特的感情油然而升,似乎發生了什麼事,可這一切都一目了然。似乎她被什麼控制住了,可她又說不上來是什麼。她只能看著花兒在水上打著旋,緩緩漂然而去。這一隊白色的伙伴漂遠了。

咱們到岸邊上去趕它們吧,她說,她怕再在這兒困下去。于是他們上了船。

上了岸,她又高興了,又自由了。她沿著岸邊來到水閘前。雛菊已碎成幾瓣,這兒那兒散落在水面上,閃著白色的光芒。為什麼這些小花瓣令她如此動情,以某種神秘的力量打動了她?

看,他說,你疊的紫色紙船正護送它們,儼然一支護船隊呢。

幾瓣雛菊遲遲凝凝地向她漂來,就象在清澈的深水中羞赧地跳著交誼舞。它們那歡快的白色身影愈近愈令她動情,幾乎落下淚來。

它們何以這樣可愛?她叫道,我為什麼覺得它們這樣可愛啊?

真是些漂亮花兒。他說,厄秀拉那動情的語調令他難耐。


你知道,一朵雛菊是由許多管狀花冠組成的,可以變成一個個個體。植物學家不是把雛菊列為最發達的植物嗎?我相信他們會的。

菊科植物嗎?是的。我想是的。厄秀拉說,無論對什麼她總是不那麼自信。一時間她很了解的事物會在另一個場合里變得可疑起來。

這麼說,伯金說,雛菊是最民主的了,所以它是最高級的花,因此它迷人。

不,她叫道,決不是。它才不民主呢。

是啊,他承認道,它是一群金色的無產者,被一群無所事事的富人象一圈白邊兒一樣圈著。

可惡,你這種社會等級的劃分太可惡了!她叫道。

很可惡!這是一朵雛菊,只談這個吧。

行。就算爆了個冷門吧,她說,如果一切對你來說都是冷門就好了,她又嘲弄地補上一句。

他們無意識中拉開了距離。似乎他們都感到吃驚,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人顯得懵懂起來。他們的小小沖突令兩人無所適從,變成了兩股非人的力量在交鋒。

他開始感到自己錯了。他想說點什麼家常話來扭轉這種局面。

你知道,他說,我在磨房這兒有住所嗎?你不認為我們可以在這兒好好消磨一下時光嗎?

哦,是嗎?她說,對他那自作多情的親昵她才不去理會呢。

他發現了這一點,口氣變得冷漠多了。

如果我發現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充裕,他接著說,我就會放棄我的工作。這工作對我來說早就名存實亡了。我不相信人類,盡管我裝作是它的一員。我壓根兒不理會我所依靠的社會信仰。我厭惡這行將就沒的人類社會有機群體,因此干教育這一行純粹是沒用。我能脫身就脫身,也許明天吧,變得潔身自好。

你有足夠的生活條件嗎?厄秀拉問。

有的,我一年有四百鎊收入,靠這個生活很容易。

赫麥妮怎麼辦?厄秀拉問。

了了,徹底了結了——吹了,永遠不會破鏡重圓。

可你們仍然相互理解?

我們很難裝作是路人,對嗎?

他們不說話了,但都很固執。

這豈不是折衷的辦法?厄秀拉終于說。

我不認為這是折衷,他說,你說怎麼個折衷法兒?

又沉默了。他在思索。

非得把一切都甩掉不可,一切——把一切都拋棄,才能得到最後想得到的東西。他說。

什麼東西?她挑釁地說。

我不知道,也許是自由吧。他說。

可她希望他說的那個字是愛。

水閘下傳來刺耳的犬吠聲。他似乎被這聲音攪亂了思緒。

可她卻不去理會。她只是感覺到他心緒不甯。

我知道了,他壓低嗓門說,是赫麥妮和克里奇來了。

她要在房子裝上家具之前來看看。

我知道,她說,她要監視著你裝飾房間。

也許是吧。這有什麼?

哦,沒什麼,沒什麼,厄秀拉說,但是我個人無法容忍她。我覺得她是個騙子,你們這些人總在說謊。她思忖了一下突然冒出一句:我就是在乎,她幫你裝飾房子我就是不樂意。你總讓她圍著你,我就是不樂意。

他皺起眉頭沉默不語。

也許,他說,我並不願意讓她裝飾這兒的房間——我並不願意她纏著我。可我總不能對她太粗暴呀,何必呢?不管怎麼著,我得下去看看他們了。你來嗎?

我不想去。她冷漠但猶豫地說。

來吧,對,來吧,也來看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