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會當凌絕頂



(求收藏,求推薦票!)

謝慎皺了皺眉.雖然心中不悅,但他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取出筆墨紙硯來,謝慎開始閉目養神.

距離開考應該還有一段時間,如果能夠利用這段時間小憩一番,對于靜氣凝神提高注意力還是很有幫助的.

這就是早進入考棚號舍的好處.來的晚的考生,甚至連屁股都沒有坐熱,考題就發下來了.可以想象必定有許多考生手忙腳亂一番忙乎,心態不好的,很有可能直接暈厥過去.

縣試雖然有幾百名考生,但在謝慎看來這根本不算什麼.

考試考得就是心態,若是心態都崩了,還談什麼破題承文.

等了半柱香的工夫,嘈雜聲才漸漸隱去.謝慎聽到清脆的梆子聲,緊接著便是官員的唱喝聲.

"你便是謝慎?"

少年聞聲睜開眼睛,見到一個留著八字胡的年輕小吏正攥著考題盯著他.

"學生便是謝慎."

"恩,這是題目.寫完後放到號舍右面的小幾上,等我來取."

小吏說完便繼續去發題了,謝慎緩緩展開題目,並不著急.

今日只有一場考試,考的是八股時文,也是本次縣試最重要的部分.本縣吳縣尊雖然崇尚詩詞,但那畢竟是小道.本朝承襲宋朝科舉制度,八股文的地位無可動搖.

當然,就本次縣試而言,最後一場考試考的是試帖詩.不過,這于考試成績而言是錦上添花.

謝慎啟開試卷定睛一看,碩大一張宣紙上只有五個大字--"生財有大道."

這個題目不是變態的截搭,很好.......

謝慎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考慮該如何破題.

題目本身很簡單,出自《大學?傳十章》.

經過孔教諭長時間的特訓,謝慎早就對大學倒背如流.

他將這一段在心中默誦出來......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呂氏曰:國無游民,則生者眾矣;朝無幸位,則食者寡矣;不奪農時,則為之疾矣.量入為出,則用之舒矣."

這段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要想國富,必先民富,要想國足,亦必先民足.這就是生財有道.

等等,謝慎忽然覺得這段話很熟悉,似乎在哪里看過......

他前世雖然是曆史研究生,但文史不分家,學曆史的沒有一個古代文學差的.加之謝慎本人酷愛八股文,專門讀過不少名家的作品集,其中就收錄了許多老辣的八股文.

似乎張居正寫過一篇類似的文章,題目就是生財有大道.

而這題目似乎是隆慶朝一場會試的考題,怪不得考官喜歡出截搭題,這直接出題目,重複率還真是挺高的......


謝慎努力使自己回憶文章的細節,隱隱的竟然在草稿上默記了出來.

"善理財者,得其道而自欲焉.蓋務本節用,生財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國孰與不足乎?且夫聚人曰財,國而無財,非其國矣;理財曰義,財而不義,非其財矣......然則有國家者,豈必外本內末,其財可聚也哉?"

謝慎將張居正寫的這篇八股文回憶了個七七八八,雖然其中難免有疏漏遺忘之處,但其精髓都被謝慎默記在了紙上.

經過孔教諭的特訓,即便他自己來寫文章,也能達到一個中上的高度.但既然有大牛的文章可以直接用,謝慎自然也不想去冒險.縣試的案首至關重要,要想在今後的科舉之路越走越順,這第一步必須走好!

經過稍稍潤色,加入一些修飾語言,一篇脫骨于張居正張江陵的時文便被謝慎寫于紙上.

不過謝慎從讀題到成稿用的時間實在太短了,現在交卷過于顯眼.故而他決定挑挑文章的小毛病,至少可以再重新謄寫一遍,讓字更好看一些.

這些日子謝慎一直在苦練書法,一手蠅頭小楷確是極為俊秀.

經過又一輪謄寫,謝慎終于滿意的呼出一口氣.字是人的臉面,在明代更是如此.許多考生文章寫得很好,但就是因為字跡潦草被考官直接拋棄.

這種能夠加分的地方,謝慎絕不會讓他扣分!

又磨了半個時辰,估摸著差不多了,謝慎便把考卷折好放到右手的小幾上.

閑來無事,謝慎索性繼續小憩了起來.

若是旁邊號舍滿頭大汗浸濕考卷的學子看到此情此景,非得一口老血噴出來.

都是學子,人和人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過了半柱香的工夫,來巡視的小吏便收走了謝慎的試卷.

雖然他有些驚訝謝慎的撰文速度,但余姚是科舉強縣,總有神童出現,故而小吏驚訝過後也未多想,只當本縣又出了一個神童.

答完題交完卷卻也是不能立刻離開的,要等考試時間到統一退場.

謝慎索性掏出一塊水芸特地為他烤制的馕來,他十分珍惜的咬了一小口,只覺得整個口腔都溢滿了香氣.

好不容易挨到了考試結束,謝慎隨著滾滾人流沿著考棚前的小道緩行.行至縣學正堂前,隔著攢動的人頭,謝慎瞥了一眼至聖孔夫子的畫像,心中頗是感慨.

無數學子投身舉業,真正能夠魚躍龍門報效朝廷的有幾人呢?

出了縣學,謝慎正自獨步前行,便聽到身後有人在喊他.

"慎賢弟,你考的怎麼樣.這題目倒是簡單,只不過不好破題.我緊趕慢趕總算在小吏敲梆子前把文章作出來了.我猜應該能過關吧."

王守文顯然心情不錯.

"你可不要驕傲,還是先多溫溫書,接下來還有好幾場大試呢."

對于王守文,謝慎可不怎麼放心.此君屬于典型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若是他運氣好些,縣試興許就過了.但若是運氣不好,折戟沉沙也不好說.

謝丕點了點頭道:"是啊,守文大哥還是應該多多溫書,至少那末場的試帖詩還是要准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