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



(求收藏,求推薦票!)

謝丕也道:"距離府試還有足足一月,慎大哥這麼早啟程絕不僅僅是害怕倭患吧."

謝慎苦笑道:"既然都說了要帶你們玩的盡興,自然不能食言.在這余姚城待得膩了,不妨去府城耍耍."

"高,實在是高.若不是慎賢弟扯到倭患上,孔教諭肯定不准許我們這麼早提前去府城."

王守文直是對謝慎佩服的五體投地.作為縣試上榜的學子,謝慎他們當然有權力決定何時前往紹興府參加府試.但他們同時也是三味書院的學生,是孔老夫子的學生.孔教諭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組織學子一起前往紹興府參加府試,這個時間通常在開考前的五日.

要說嘛這件事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一方面孔教諭認真負責,另一方面便恰恰相反,他有些多管閑事了.

孔教諭的這個習慣持續了足足二十年,自然也不會因為謝慎他們做出改變.但謝慎扯出倭患之事,孔教諭只當他們對府試重視,怕因意外耽誤了赴試,自然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得允准他們提前前往.

三人約定了翌日一早啟程,便先各自回家了.

竹樓之中,謝陳氏和水芸正在剝菱角,見謝慎回來皆是面露喜色.

謝陳氏沖謝慎招手道:"小郎回來了?快這邊坐."

謝慎撓了撓頭道:"大兄呢?"

謝陳氏歎息一聲道:"你大兄要跟著商隊去杭州府售賣姚江茶,恐怕得去上個把月吧."

"哦."

謝慎心中暗暗叫苦.這事情趕得還真是巧.他要提前去紹興府准備參加府試,大兄偏偏也趕在此時去杭州府販賣茶葉.這樣一來家中就只有大嫂和水芸兩個女人.好在余姚城的治安還不錯,不然謝慎真有些不放心.

"大嫂,明日我便要和同窗一起赴府城參加府試了,你和水芸在一起一定要互相照拂啊."

謝陳氏微微一愣,旋即道:"怎麼,府試不是四月嗎,恁的這麼早便要去."

謝慎淡淡道:"我怕路上遇到倭患,還是早些到府城的好,反正也不差這幾天."

以謝家現在的經濟實力當然不會在意多出十幾天的住宿銀錢,謝陳氏點了點頭道:"奴家懂了,小郎你也要照顧好自己啊,考完了府試便早些回來."

謝慎如今已經成為了謝家的希望,謝陳氏自然對其寄予厚望.自打謝慎奪得了縣試案首,往日里那些流氓惡痞再不敢到謝方的茶鋪斗勇鬧事.而那些早與謝家不往來的親戚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跳了出來,趕著與謝家結交.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嫂嫂放心好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謝陳氏沖水芸使了個眼色道:"你去陪小郎收拾收拾行囊,這些剩下的菱角我一個人剝就好."

"嗯."水芸輕應了一聲,便跟著謝慎一起上了閣樓.

"公子,你真的要走嗎?"小娘子輕咬薄唇,幽幽說道.


謝慎只覺得好笑,攤開雙手道:"不過是去府城參加府試,又不是不回來了,瞧把你嚇得."

"那...那倭寇真的如公子說的那麼可怕嗎?"

水芸之前一直在王家莊子里做事,可謂是典型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即便能夠聽到一些關于倭寇的傳言也都是王家仆人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之下准確性自然不能得到保障.相較之下,她更想從謝慎口中得到關于倭寇的信息.

"這些倭寇行事狠辣,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皆是焦土連連,白骨累累."

提到倭寇,謝慎自然是恨得牙癢,緊攥的拳頭上青筋暴露.

"那公子一定要小心啊."

水芸的面色一時變得煞白.經過謝慎的一番描述,倭寇完全就是無惡不作的惡棍,她著實為謝慎的安危擔心.

"放心好了,現在紹興府倭患的壓力還不大,若是在甯波府那邊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如果謝慎沒有記錯的話,弘治一朝,紹興府都沒有經曆過大的倭患.雖然也有零星的襲擾,但畢竟不能構成大的威脅.當然在倭患最嚴重的嘉靖朝,便是紹興府也被倭寇多次襲擾,百姓苦不堪言.

因為倭寇的存在,東南海防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明朝廷本就不算富裕,長此以往國庫更是見底.

在謝慎看來一味的嚴禁海防並不能杜絕倭患,畢竟整個東南沿海都是經濟富裕之地,經商者不計其數.這些商人既不能設立集市,又不能下海通商,收益自然大受影響.他們既然賺不到錢,索性就造船下海當起了"倭寇".既然朝廷不允許他們經商,他們便去搶好了!

所以明朝中後期尤其是嘉靖朝的倭寇里,有不少都是大明商人.他們黑白通吃,燒殺搶掠,比真的倭寇還可惡.

所以治理倭寇問題絕不能一味的海禁,這其中還有許多可以斡旋的東西.當然這些得是掌握了足夠的權柄後才能談論的,眼下謝慎需要做的是先考好府試.

"我有些累了,就先睡了.麻煩幫我整理下衣物,我明日一早就走."

謝慎淡淡一笑,便去歇息了.

燭火搖曳,小娘子水芸身著薄衫默默為少年收置著此行的衣物.

......

......

翌日一早,謝慎便爽利的起床,一番梳洗後和大嫂謝陳氏,水芸一起用早飯.

來到大明朝後,謝慎便得到大哥大嫂的悉心照顧.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雖然謝慎並不是原來的那個謝慎,但經曆過這麼多事情後,他早已把大哥大嫂當做最親近的人.此番離別,雖然只有短短一月,謝慎卻是頗為不舍.

用完早飯,謝慎與大嫂,水芸一一道別,隨後便毅然轉身離開了竹樓.

大街上王家的馬車早已等候多時,王守文和謝丕坐在馬車上沖謝慎招手,少年再回首看了一眼竹樓,不舍的跳將上了馬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