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與巡撫對飲



(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小骨灰級書蟲,洛城太守的打賞~)

拿巡撫來說,其本身是沒有品級的,只不過因為代表了朝廷的意志,擁有很大的權力,地方官都極力討好罷了.

地方巡撫一般由吏部會同戶部推選,且需要經過廷議.至于邊關巡撫一般都是由吏部會同兵部推選,早期多是兵部侍郎兼任,總領一省政務,節制三司可謂風頭無兩.

當然這種制度也在漸漸的由派遣化轉為地方化,至于官員的推選來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注1)

巡撫完全變成常設應該是在嘉靖朝,但成化,弘治時期其實這個制度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在成化朝以前,每年巡撫是要赴京議事的,但這一條規定在成化二十二年廢除,巡撫且需像其他地方官一樣攜帶家眷赴任,這等于承認了巡撫的地方化.

初期巡撫因為是臨時設置,辦公是與布政司合署的,之後由于巡撫地方化,也就陸陸續續開府建衙,巡撫衙門就成了一省權利的中心.

巡撫按臨紹興府,這可是頂天的大事.難怪裴千戶這般小心,親自來這狀元居清場.

不得不說這個裴千戶很會做人,不經意間便占據了主動和優勢,如果謝慎此刻不退讓反而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至于坐在一旁的王守文和謝丕聽到巡撫大人按臨紹興府要來這狀元居吃酒,一時都嚇傻了,恨不得現在就來拉起謝慎趕緊離開.

"原來是巡撫大人按臨紹興,方才是謝某唐突了."

謝慎心中暗罵這劉巡撫好好的怎麼不在省城杭州待著,跑到紹興來作甚?

雖然心中憋悶,可謝慎還是陪著笑臉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先告辭了,有機會再與裴千戶小聚."

裴千戶眼中露出贊許的目光,眼前這個少年明事理,知進退,文才又極好日後定非池中之物,早些結交也好在他心中留個位置.

明代武官相比文官地位低的多,甚至出現過三品將軍給五品禦史下跪的情況.

雖然謝慎現在只是一介童生,但在裴千戶眼中,謝慎絕對會考取進士,沒准運氣好還能入得翰林院.

"下次裴某設宴向幾位賠罪."

裴千戶沖謝慎一抱拳,和聲說道.

謝慎起身正要往樓下去,卻瞥到紹興知府姚務本那身亮眼的緋袍,心中暗道不妙.難道這巡撫大人已經在姚知府的陪伴下到了酒樓?

......

......

裴千戶的面容霎時變得慘白.劉巡撫來的太快,整個酒樓還沒有清場,這可如何是好?

別說得罪巡撫,就是得罪了姚知府,他這個千戶也就做到頭了.

裴千戶有些不知所措,謝慎卻是應變很快,當即迎到了木梯口屏風旁,恭候劉巡撫和姚知府.

從屏風旁望去,那劉巡撫高額寬面,厚唇大耳,端是標准的福相.加之其面容清俊,雖然已經年過五十卻顯得十分英挺.


他身著一身蜀錦便袍,頭發用木簪子隨意挽著,與一旁身著緋色官袍的姚知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巡撫上了二樓,剛一繞過屏風卻見得一個少年束手而立頗是有些驚訝.緊隨其後的姚知府見到謝慎後也是有些愕然.

"學生謝慎拜見巡撫大人,知府大人!"

謝慎卻是十分大方的沖劉巡撫和姚知府躬身行了一禮.

他實在沒有跪拜的習慣,雖然知道在大明朝遲早得下跪,但能拖一天是一天.

姚知府的反應還算比較快,當即笑著向劉巡撫介紹道:"巡撫大人,這位是余姚縣試案首謝慎,頗有才學."

劉巡撫輕咳一聲道:"抑末啊,都說紹興文才彙聚于紹興,紹興文才齊聚于余姚,今日某倒想看看這個謝小郎的才學."

抑末是姚知府的表字,劉巡撫以姚知府的表字相稱其實就是告訴姚知府,今天是私宴,不必太過拘束禮法.

姚知府頗是有些為難,不禁面露苦色.劉巡撫按臨紹興,他作為紹興知府自當全程接待,若是把劉巡撫侍候的好了,他的仕途沒准還有的救.

他知道劉巡撫喜歡黃酒,便特地包下了這狀元居打算于此宴請劉巡撫.誰曾想這裴千戶竟然辦事如此不利,連場子都沒有清完.若站在眼前的是旁人他早就命兵勇衙役叉出去了,可這謝慎偏偏是縣試案首,又剛剛幫他破獲了博生記賭坊私自鑄錢一案.此時若是趕走謝慎,于公于私都說不過去,傳將出去沒准還會得到惡名.

何況劉巡撫已經發話要考校謝慎的學問,姚知府難道能反對不成?

"謝慎,巡撫大人有命,還不在一旁陪侍."

姚知府無意中又瞥見站在不遠處的謝丕,王守文一時間卻是心中大怒.

若是謝慎一人倒也罷了,怎麼又出來兩個?這裴千戶到底辦的是什麼差!

謝慎見狀趕忙回頭沖二人使了個眼色,他們這才和裴千戶及幾名兵勇一起快步退下樓去......

姚知府長出了一口氣,此時此刻他對謝慎的好感又加了幾分.

將劉巡撫讓至雅間首座,姚知府卻是端起酒壺為劉巡撫倒起酒來.謝慎知道這種時候不能搶風頭,便雙手束立在旁.

"都坐,今日是私宴不必拘泥禮數."

謝慎朝姚知府望了一眼,見姚知府坐下方是恭敬的坐在了下首.

"這些菜肴都是下官特地為巡撫大人准備的,巡撫大人還請嘗嘗."

"唉,這些不急.老夫在杭州整日山珍海味早就吃膩了,來紹興巡查,念想著的就是這一口好酒,抑末你可別吊著老夫的胃口啊."

......

......

注1:參見《明會典》卷一二八,《兵部,督撫兵備》自弘治朝以來巡撫均于兩京各寺卿,少卿,大理寺丞,資曆較深的給事中,禦史,郎中,以及在外之布政使,按察使,參政,資曆較深的兵備副使,上等知府內推升.原職高者為副都禦史,稱巡撫某處右副都禦史;原職卑者為僉都禦史,稱巡撫某處右僉都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