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



按照慣例三場中,第一場的四書五經試十分重要.而且第一場四書五經試題量充足,三道四書題,加上四道經義題,絕對是考驗硬實力.

第二場考的內容很雜,有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科一道.第三天考策問,共五道.這些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最多就是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所以許多體力不好的考生都會卯足勁頭拼下第一場來.第一場的時文只要作的出挑,第二場第三場只要不是差的令人發指就絕對會榜上有名.

謝慎身子骨雖然不算健朗,但也沒到弱不禁風的地步,考下鄉試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這並不影響謝慎把主要精力放在四書五經試上.

這一年來謝慎對于朱子集注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來是縣學系統化的進學提供了支持,二來是縣學孔教諭和鄭訓導的功勞.

有名師的指點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這一點謝慎深有體會.

加之謝慎平日里讀書也很刻苦,底子薄這個問題便迎刃而解.

四書五經試凡總有三道考題,謝慎緩緩啟開試卷,只見第一道題目赫然出現在眼前.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這題目出自《中庸》,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君子當恪守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

謝慎淡淡一笑,提筆寫到:"自古帝王之治,聖賢之道,不外一中.中者,舉天下萬世所宜視為標准者也.然芸芸之眾,率恭然不能自立.而豪傑奇逸之士則又不免矯持太過,而不能以大中為歸.

即中矣,而卒不能曆久不渝,貫始終而如一,則物俗為之累也.惟君子能祛物欲之累,介然有以自持,此其所以難能可貴與."

稍頓了頓,謝慎筆尖一挑,陳然接道:"夫子答子路之問強,而複進之于君子有曰,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信哉,其能強也.且吾嘗見天下之變,所以撓吾中立者多矣."

文章的起承轉合幾乎完美,接下來便是最重要的環節,收束了.

謝慎屏氣凝神寫到:"夫惟有定識以燭于幾,先有定力以持于局外,然後甘言好訶不足以誘之,群疑眾謗不足以動之,權謀詭術不足以誤之,禍福利害不足以亂之.而要其本原,在能取物欲之私而勝之也.故曰自勝之謂強."

完美,此處應有掌聲!

謝慎暢快的深吸了一口氣,緊緊攥住了拳頭.

洋洋灑灑一片千余字的文章寫完,少年卻是大汗淋漓.

誰說寫文章不是體力活的?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精力都融入到其中,沒有把自己帶入.

好的文章首先感動的一定是作文者自己,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感動閱卷的房師!

接下來的兩道題目,一道出自于大學,一道出自于孟子.

大學題是"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孟子題是"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這兩道題目都是規規矩矩的大題,不是投機取巧的截搭題.

謝慎一時來了狀態,這兩篇文章寫的亦是十分順暢.

最後謝慎就開始寫經試.

明代並不要求讀書人通讀五經,只需要選學一門即可.

謝慎治的是詩經,是詩書禮易春秋里面的超級大熱門.

熱門有熱門的好處,學習資料多,背起來壓力不大,題目也不會很偏.當然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競爭太過激烈.

經試的四道題目自然都是關于詩經的.


由于對詩經太過熟悉,謝慎非常順暢的完成了四道題目,開始搖起筆杆.

這太尷尬了....

謝慎只用了三個時辰便把一天的工作完成了,接下來他就陷入了百無聊賴的境地,要麼選擇修改文章,要麼選擇神游休息.

謝慎顯然還沒有自負到神游的地步,只得心中哀歎一聲開始通讀文章,看看哪里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少年只能安慰自己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再精彩的文字也會有瑕疵,加之他這篇文章雜糅了不少明清名家片段,還是需要整合剔除一些的.

但是修改也用不了一整天的時間,又用了一個半時辰,謝慎終于發現文章改無可改了.

雖然文學沒有完美,但謝慎就是覺得這篇文章是完美的,是超凡脫俗的.

輕叩了叩桌案,謝慎滿意的長吐出一口氣.

便在這時風云突變,電閃雷鳴,緊接著便是滂沱大雨澆灌而下.

八月的天氣說變就變,前一刻還是晴空萬里,秋高氣爽,現下就已經大雨傾盆.

謝慎顧不得許多,連忙將寫好的文章卷好,收在食盒中.

這可是他小生聊作疏狂作出的極品文章,如果因為一場大雨化成泡影那可太冤了.

雖然他大可以再寫幾篇,但絕不可能和之前的一模一樣.

好在謝慎反應迅速,試卷和時文題紙只淋濕了一角並無大礙.

唉,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謝慎方才揚起的得意便被一場暴雨澆灌個乾淨.

......

......

江南的雨說停就停......

就在謝慎被大雨弄得狼狽不堪時,雨卻停了.

雖然如此,但淅淅瀝瀝的雨水仍然順著屋簷和棚頂的窟窿滴下來,彙聚成一條雨線.

謝慎搖了搖頭,從食盒中取出一塊餅子送入口中.

雜糧餅子壓的很瓷實,但口感確實太差了些.

隨著家境的轉好,謝慎飲食上已經不再像原先那麼粗獷,這餅子確是有些難以下咽了.

不過飯還是要吃的,早飯用過後謝慎已經幾個時辰沒有吃東西了.如果不及時補充體力的話,很可能會直接暈倒在號舍.

好不容易挨到了收卷,謝慎終于可以離開恐怖的號舍回到家中,好好休息一番.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十二日.謝慎又是早早來到貢院前侯考,准備第二場考試.

只是此刻他的心境已經大為不同.

進入到號舍中,隨著考卷發下謝慎便開始奮筆疾書,不多時便將試題全部作出.

又得等了啊.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