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觀政選官的年輕人



按照大明制度,一甲三人直接授官,二甲進士中再挑選出精英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進學修習.至于剩下的進士則會去各部,各寺衙門觀政,實際就是實習.

新科進士只有進行過觀政這一環節,才算完成了選官流程,能夠被吏部授官.

而王守文王小郎君的觀政地點,就在文思院.

按照職官志的記載,文思院最主要的職責就是掌造金銀,犀玉工巧之物,金采,繪素裝鈿之飾,以供輿輦,冊寳,法物凡器物之用.

王守文被分到了這個衙門觀政,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文思院不算顯貴衙門,競爭壓力小,只要不是爛泥扶不上牆,觀政之後大多可以選官留在工部.而像戶部,吏部,通政使司這樣的顯貴衙門,即便被朝廷派去觀政考察,最後也多半會被競爭對手擠掉.除非背景真的夠硬,才可能留在京中.

京官和地方官的地位差別無需贅言.

對于王守文來說,殿試的名次不算出眾,能夠留在京中便是首要任務,至于衙門是否顯貴就不重要了.

若是在這種時候還挑肥揀瘦,那真是腦袋被驢踢了.

從翰林院到更東邊的文思院,距離並不算短.轎子落在文思院前時已經陸陸續續有官員從官署中走出.

謝慎仔細觀察,出來的多是官場老油條,至于像王守文這樣的觀政新人則沒有一個出來的.

還好,還好......

謝慎長出了一口氣.

果然過了盞茶的工夫,王守文才一臉憔悴的走出公署,正自要上轎回府,卻被謝慎招手攔住道:"守文兄,來我這里!"

王守文咦了一聲,見轎子里的確實是謝慎,不免有些驚喜.

"慎賢弟,你怎麼在這里.你不是應該在翰林院編纂史料典籍嗎?"

王守文聲音大如悶雷,嚇得謝慎連連擺手道:"你這麼大聲音干什麼,怕人聽不到嗎?"

王小郎君這才意識到謝慎這個時間出現在文思院外很不合常理,意味深長的道:"慎賢弟,你不是......"

謝慎翻了一記白眼道:"還不是為了你,快上轎子來."

王守文猶豫了片刻,還是揮了揮手示意自家轎夫先回府,自己則是三步並作兩步上了謝慎的轎子.

"少爺,現在去哪兒?"

謝慎淡淡道:"去謝府."

"哪個謝府?"

"自然是謝侍講府上."

如今大比塵埃落定,謝遷作為會試的主考官,殿試讀卷官也終于可以不用避嫌了.

謝慎此時去拜會謝遷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

謝遷如今的宅邸在南薰坊.

之所以謝遷將宅邸定在商賈較多的東城是有緣由的.

原先謝家的宅邸在鳴玉坊廣濟寺一代,因為弘治八年受皇命入閣參與政務,這才又新購置了南薰坊的宅子.

這個宅子有一個好處,緊挨著東華門.

而從東華門進入紫禁城到內閣極為方便.

謝遷如今也是上了年紀的人,自然要考慮上班路途問題.

當今天子又是聖君明主,遲到早退是要不得的,故而謝遷才會就近買下這麼一套宅子,權當做就近上班了.


這麼一番折騰,轎夫們直要跳腳罵娘了.

那小哥定轎子時明明說從翰林院到西城徐宅即可,怎麼來回折返了足足兩次?

不行,這次說什麼也得要求加價.

翰林院的老爺又怎樣?翰林院的老爺坐轎子也得給錢不是,難不成翰林院的老爺就可以賴賬了?

本是三五里的路,變成了十幾二十里,任誰也得埋怨幾句.

謝慎自然是不知道轎夫心中所想的.

他只覺得轎子越來越搖,越來越晃,直叫人頭暈目眩.

好不容易轎子落下,謝慎長出了一口氣.

再繼續這麼搖下去,非得叫人吐血不可.

至于王守文也好不到哪里去,無奈的搖了搖頭,表示這是他做過的最差的一次轎子,等有機會一定介紹一些靠譜的轎夫給謝慎.

閑話不提,卻說二人下了轎子直奔謝遷宅子而去.

這宅子由于是供謝遷上下班方便而購置的,故而並不算大,內眷也都在城西鳴玉坊老宅,並沒有跟著謝遷到這新宅來.

謝慎上前叩了叩門,來開門的是一個年約四十的門子,上次見面謝慎便在他這里吃了閉門羹,這次自然不能再失了面子.

咳嗽了一聲,謝慎上前一步道:"在下翰林修撰謝慎拜見翰林院侍講學士謝大人."

他之所以稱呼謝遷為侍講學士而不是詹事府詹事,也是有講頭的.

畢竟謝慎現在是翰林院修撰,而謝遷相當于他的上司,以下屬身份來拜見上司,謝遷就沒有理由拒絕.

而如果謝慎是以私人身份來拜見謝遷,謝遷就可以用其他的理由搪塞過去.

這其中便是說話的藝術,以及對于官場規則的理解.

那門子也是見過世面的人,自然知道只有狀元郎才能任職翰林修撰.自家老爺當年不就是得了狀元,才被禦前點封授予翰林修撰的官職嗎.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比自家老爺當初中狀元還要年輕.

當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啊.

"這位小郎君是......"

那門子的目光又從謝慎身上落到了王守文身上,遲疑道.

"這位是謝某的同榜同年,王日講王老大人的公子."

謝慎的介紹打消了門子的疑竇.王華王老大人雖然官職不高,但也是自家老爺的同鄉,而且同為狀元,其公子來拜訪自然是沒有理由不通報的.

"二位公子且稍候,小老兒前去通稟一聲."

"自該如此."

謝慎笑著點了點頭,任由那門子進府通稟了.

王守文直皺眉道:"慎賢弟,這老門子也真是事多.要是丕賢弟也在就好了,省了這許多磕絆."

"誰叫丕賢弟落到了吏部屠老大人那里呢.在吏部觀政便別想輕松了."

謝慎可不是胡亂說的.吏部本來就是六部中最繁忙的部門,加之屠滽這個工作狂成了新任尚書,其下屬四司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

......(未完待續.)